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真人秀背後的整形美容百態:愛美無可厚非 手術需有資質

一場真人秀背後的整形美容百態:愛美無可厚非 手術需有資質

文/金羊網記者甘韻儀

圖/金羊網記者湯銘明「每天晚上我都要等他睡著了再起來卸妝,第二天訂好鬧鐘起來化一個淡妝再躺回去。「

這一幕像極了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的經典橋段。來自珠海的黃小姐今年29歲,對愛情極其不自信,只能在濃妝艷抹中找存在感。這一次,她在6月23日來到廣州某醫院參加真人秀選拔,希望獲得免費整容名額。

記者發現,一個場真人秀背後,有與「整容」相關的人生百態。

年輕女性佔9成 最低年齡才19歲

「醫學整容」,雖然很多人仍抱有各種疑問,但已然不是什麼新鮮事,到底誰在追隨「一刀變美」?這個真人秀,成為觀察這群人的社會窗口。

記者獲悉,在報名者當中,近9成為女性,年齡多集中在30歲以下,其中年紀最小者為19歲,最大者為46歲。

選手職業分布廣泛,有企業家、職業經理人、網紅主播、設計師、全職太太。

海選現場,平時讓她們不自信的面容,反而成為了「制勝點」,大膽向評委等展示自己的「丑」,以及頗為曲折的心路歷程,希望獲得一次機會。記者在現場獲悉,評委將綜合選手表現現場評分,入圍者將獲得免費整形變美的機會。據了解,本次活動將最終挑選到10名18周歲以上的成年選手。

25歲不到的王小姐,多次在全國攝影大賽中獲獎,但因從小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頸,導致面部畸形,在相親過程中屢遭歧視,感情一直受挫。

35歲的陳女士,長相清秀的臉上,疑因不當使用祛斑物質而被腐蝕,留下了滿臉疤痕致使面部毀容,長期不敢出門見人……

29歲的黃小姐,希望不再需要早早起來化妝,掩蓋真實面容,只為討男友歡心……

儘管故事不同,但對外表不滿的焦灼,對「變」的期待,充斥著整個秀場。對於「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等話題,她們往往「笑笑而過」,「或許整的不是容貌,而是生活的不如意,如果足夠堅強,何須整容面對?」有觀者說。

畢業季/暑假臨近 學生整容熱再現?

每個人對美醜都有不同的標準,總有人會深陷「臉到用時方恨丑」的無奈,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包容度的提升,現在整形美容似乎越來越大眾化。記者發現,當天參加真人秀的,還有部分是學生。

往年這個時候,隨著暑假和畢業季的到來,學生群體也將掀起一股整形熱潮,甚至很多都是家長陪同來的,由此引起很多爭議。

去年,有媒體報道,深圳市二醫院美容門診負責人王麗妮醫生在一天時間內,門診接到了七八名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來諮詢做雙眼皮、隆鼻手術。深圳市人民醫院醫學美容科主任劉立剛說,醫院主要有手術和非手術兩種醫學美容,包括割雙眼皮、隆鼻、隆下巴、瘦臉等。來做此類手術的高考生佔了10%-15%,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做雙眼皮、隆鼻等手術,希望孩子上了大學之後,能夠不被其他同學發現做過整容手術。

愛美之心無可厚非,但是目前市面上很多美容機構魚龍混雜。如果選擇了不正規的美容機構、醫生或藥物,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整容醫生 還要問問心理醫生?

有醫生提醒市民,整形美容一定要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按照醫學科學規律進行,生病期間、有重大病史或正在成長發育的未成年人等不能接受整容手術。另外,不要通過微信朋友圈等非法途徑購買藥品並注射,不要選擇美容院、美甲店、微整形工作室等非法醫療機構進行醫療美容整形手術,避免因貪圖便宜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有心理專家指出,有些人需要的或許不是整容,而是心理調節。北京安定醫院心理諮詢科副主任醫師黃建軍表示,想去整容的人士,應該先了解自己為什麼要去整形;他們或許會發現,最需要的並不是整容,而是心理調節。

據了解,國外臨床整容門診首先會讓求美者和心理醫生接觸,讓心理醫生判斷求美者所需要修整的是容貌或心理。不過,目前國內很多機構尚缺乏這道程序。

(甘韻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