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長大以後都不喜歡聽新歌了?

為啥長大以後都不喜歡聽新歌了?

33歲是個坎

歐洲的在線音樂網站 Deezer 發布了一項調查,發現 1000 個英國人有 6 成會反覆聽自己喜歡的那幾首歌,基本不帶換的,還有 25% 也表示不會嘗試自己喜歡的音樂流派以外的風格。

24 歲左右是搜索新歌的高峰年齡,有 75% 每周會聽10首以上的新歌,而有 64% 則表示他們每個月會關注到 5 個新的歌手。但是在此之後,人們追音樂潮流的勁頭就開始減弱了。

這些不聽新歌的英國人給出的主要理由還是「太忙了」。Deezer 調查中有 19% 的人聲稱新歌太多追不過來,16% 的人是因為工作太忙,也有 11% 說為了照顧孩子沒時間聽新歌。大約有 47% 的受訪者稱,他們其實還是想要多聽些新歌的,但前提是自己能有更多時間來追潮流。

無獨有偶,2015 年 Skynet&Ebert 博客在對美國音樂 Spotify 用戶和 Echo Nest 的數據進行分析時就發現,人長大後音樂品味也會變得「成熟」起來。

青少年聽歌口味受流行樂的支配,生怕被新潮流所拋棄,所以嘗試聽各種流派的歌,甚至假裝喜歡也是有可能的(peer pressure)。而在長大以後,聽歌這件事受流行的趨勢影響逐步減少,直到三十歲時聽歌的品味開始變得穩定下來,所以在 33 歲以後就基本不聽新歌了。

除了沒時間關注新歌,不聽新歌還主要是因為懷舊。

GIF

giphypingu

有時候一個人單曲循環了 N 年的歌,往往是因為這些歌曲能夠喚起一些回憶,可能是很久以前的某個時期發生的事,或者是會記起某個人,而音樂跟人的記憶密切關聯是早已被證實的。

青春期聽的音樂對你的聽歌品味影響深遠。

一項研究顯示了聽歌是如何刺激我們大腦的:當你聽到喜歡的歌曲會讓你的大腦產生愉悅的反應,釋放出多巴胺,5-羥色胺,催產素和其他感到快樂的激素。而人在青春期時期荷爾蒙分泌旺盛,會對這些反應變得更加敏感,再加上懷舊的影響,就導致,十年後的你跟十年前的你在聽歌喜好方面很可能差別不大。

今年,經濟學家 Seth Stephens-Davidowitz 就發現,如果某一首歌最初發行的時候,你剛好處於青少年時期,10 年之後,這首歌還會是你的同齡人中最受歡迎的一首。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們在聽歌方面就跟造型打扮一樣,當你找到標誌性造型時,基本也就不再折騰了。

(END)

- 本文作者:秦佩璇 -

- 題圖來自:giphythe simpsons-

- 與有氣質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TAG:好奇心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