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中耳炎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中耳炎

豬膽粉劑治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豬膽1個,白礬9克。將白礬搗碎放入豬膽內,陰乾或烘乾,研成細末,過籮,先用3%的雙氧水洗凈耳,拭乾膿液,然後用筆管吹入豬膽粉劑,每2-3天用藥1次。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治化膿性中耳炎。

用明雄黃、白礬治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明雄黃(雄黃)2克,白礬2克,搗成粉末。用香油或菜油調均勻,然後用火柴棒纏上一點藥棉,蘸上藥將棉球放進耳朵內,待稍干後取出,這樣放進2-3次見效。一般藥棉放進後,在鼓膜上會結上藥痂,感到不舒服,千萬不要亂搗,實在不行、用手在耳外揉搓幾下。

用蜈蚣黃連治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蜈蚣3條,黃連6克,香油50克。先將香油倒入鍋內,用小火慢炸,待葯汁已浸入油,去藥渣,把冰片2克加入香油內,溶解後滴耳。

用明礬散治慢性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取豬膽1個(豬膽不能破裂,原膽汁要保留在內),在膽上部開一小口,塞入一些明礬(醫療、化工商店有售),使明礬全部浸沒在膽汁里,然後用線在開口處扎牢,再把豬膽掛在通風處晾乾。經過一段時間,待膽汁幹了以後,就把膽內的明礬倒出,研成粉末,即成「明礬散」,使用時,取一段空心麥草桿,在麥草桿中放入少許藥粉,叫旁人把麥草管的一頭伸進患者耳道里,另一頭用嘴吹,用麥草管內的藥粉吹入耳道深處。每天吹葯2-3次,直到耳內沒有膿液、耳道內乾燥為止。

用龍骨、枯礬治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煅龍骨、枯礬各等份。上藥分別研末,過120目細篩,然後將二葯混合拌勻裝瓶密封,放陰涼乾燥處備用。用藥前先用3%雙氧水把耳道內膿液及分泌物洗凈,患耳周圍用75%究竟常規消毒,停2-3分鐘後,用消毒棉簽擦乾耳道,然後取塑料管或麥稈蘸取藥粉,輕輕吹入耳道,每天1次。如滲出液較多,可早晚各用藥1次,直至痊癒。

白礬、食鹽等治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白礬3份,食鹽1份,樟腦2份,冰片2份,共為細末,裝入瓶中備用。用藥時,先將耳孔中膿液用乾淨棉花蘸凈,再將黃豆大的葯面撒入耳內,最後用約1.5厘米長的大蔥塞住耳孔,每天1次。

瘦豬肉、豆腐治中耳炎

【配方及用法】瘦豬肉500克(切絲),豆腐250克,大蔥250克,石菖蒲200克。上4味煮在一起,熟後吃肉、豆腐並喝湯。每次適量,一次食不完可分次服。一般連食3劑即獲顯效。

【備註】對藥物過敏以及體質虛弱的老年人慎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盛好方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偏方,有病不用慌」——濕疹

TAG:康盛好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