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惶惑的《四世同堂》

惶惑的《四世同堂》

一個小小的引子

惶惑地讀完了《四世同堂》的第一部,第一次讀老舍的《四世同堂》。這是一個老北京衚衕里的故事,以祁家人為主,講的是日本侵華時期,北京小老百姓的故事。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民意不一定可靠。書里有一句話:「我就直勸他,反正咱們姓祁的人沒得罪東洋人,他們一定不能欺侮到咱們頭上」。這是日本入侵之後,老舍筆下一個普通百姓的發聲。他覺得,他自己沒欺負日本人,日本人應該也不會欺負他。雖然只是一個人的聲音,但應該代表了那個階層普遍百姓的思想。想起了以前上中學時候,課本上對「張勳復辟」「袁世凱稱帝」等等歷史事件的評價都是——不順應民意。其實未必如此,當時首先讀書識字的都不多,能明白事兒的就更少了。「張勳復辟」期間,多少人又翻出了落滿了灰的大清龍旗,然後在院子里繼續喝茶乘涼。有一句話叫「飽暖思淫慾」,對於最底層的人,不飽不暖,淫慾都沒時間尋思,更別提誰當老大了。

儒家思想影響更深的是普通百姓,而不是讀書人。有感於:「知識不多的人反倒容易有深厚的情感,而這情感的泉源是我們的古遠的文化。一個人可以很容易獲得一些知識,而性情的深厚卻不是一會兒工夫培養得出的。」 中國古代讀書人是繞不開儒家思想的,即使一個人出生就給送廟裡去當和尚,接受佛教思想,他也繞不開儒家學說。佛教的各種經文,沒有啟蒙教材。小孩兒,你要認識字兒,你得從《三字經》這種啟蒙讀物學起來。中國古代的家族相當於一個儒家思想控制下的自製社會,有家法有家丁。在這種思想影響幾千年下,你想了解中國文化,別看那些腦袋燙的跟雞窩似的年輕小伙,或者扇著扇子口若懸河的大學者,看看廣場上乘涼散心的大爺大媽。在我們大東北,時常聽到大爺大媽口中說的「這孩子真孝順」就是來自遠古的文化的影響。畢竟我們自古以來宣傳的就是「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

愛國是一個人最根本的情懷。一個想法不一定對,愛國主義其實也是一種自信自大主義。每個國家都以自我為中心,首先地圖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展開的,其次所有的歷史地理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並且別的國家發表個什麼事兒,拐個彎兒都往自己身上想。印度把自己當做中心,把中國當做邊遠國家,當年來傳教,以為我國是愚昧未開化的人。同樣的,我們中國也把周邊的人都叫什麼胡、夷、狄、韃子……反正沒好詞兒。愛國就像愛自己,自己是中心,想不愛都難。

我們這兩代人是中國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兩代人。我們父母那一代人基本都只生了一個孩子。他們是一種特殊的文化人群。時常看到有人說獨生子女嬌生慣養,生活不能自理。其實我反倒覺得,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獨立生活能力很強。不是我們依賴父母,而是父母依賴子女。古代大家庭制,一個孩子遠離他鄉,家裡還有一堆,即使不是自己這一房的孩子,同輩的也有好幾個。我們這一代孩子遠離他鄉,父母基本就要抱頭痛哭了。我們這代人以後有了下一代,也不知道如何處理兄弟姐妹的關係,因為基本都沒見識過。這是非常獨特的兩代人,期待歷史學家、人類學家的評價和解釋。

一些有瑕疵的書評

剛看完第一部,不敢說寫書評。膽怯地就著目前的段落大意,稍微瞎編兩句吧,湊個字數兒。要是十年前看這本書,我能氣憤地把床單撕了。日本人欺負我們,我們自己人也欺負自己人。那些個漢奸,如果十年前看,恨得我牙都痒痒。這幾年,慢慢的聽了很多故事,我能理解很多人當時的選擇了(當然很多漢奸還是應該往死里罵)。我姥姥給我講她上學時候必須學日語,東北那時候是滿洲國,日本人控制。她現在還會說不少日語,唱日本歌。沒人認真學日語。她哥哥那時候去當警察,為了養活一家老小。他也告訴我姥姥,不用好好學,過三年就沒用了,過三年日本鬼子准被打跑。後來,姥姥的哥哥被當漢奸處理,打死了。歷史上有很多這種小人物,像書中的白巡長、祁瑞宣等,他們想反抗,他們也恨,但他們逃不過那句「上有老、下有小」。婚後的我更能體會這種人到中年的危機了。老舍筆下的小人物真的很感動人。在任何一個時代,小人物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歷史書裡面鮮有記載,小說里基本也都是大人物的故事。我想,大概百年後修史的人對我們當前生活的這個時間的記載,也會局限於省長市長做了什麼,講了什麼。省長市長走在我面前,其實我都不認識。我們小人物關心的不是市長,而是菜市場,關心的是飯後去哪兒溜彎兒。感謝老舍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那個年代,小人物的生活。

一些不深刻的領悟

世間萬物,大部分都是商業宣傳。看到書中講北平陷落之後,祁老太爺中秋節前在外面逛盪「在街上的「香艷的」果攤中間,還有多少個兔兒爺攤子,一層層的擺起粉面彩身,身後插著旗傘的兔兒爺——有大有小,都一樣的漂亮工細,有的騎著老虎,有的坐著蓮花,有的肩著剃頭挑兒,有的背著鮮紅的小木櫃。」我忽然覺得世間萬物,真的大部分都是包裝、廣告、商業宣傳。 高腳杯、咖啡杯、水杯、茶杯、啤酒杯、烈酒杯、雞尾酒杯、果汁杯……面霜、眼霜、早霜、晚霜、身體乳、頸霜、手霜、腳霜……這些一切的一切,在戰爭來臨,有哪些還真的有意義呢?自從去年開始下定決心過「極簡主義」生活,對物質的要求越來越少,才發現自己精神生活實在是太匱乏了。想要擁有富有的精神生活,一定要學會過濾掉無處不在的商業宣傳。

人在無理時更容易生氣。有感自:「她想用玩耍,用瞎扯,去解脫自己,但是毫無功效。哭聲向她要求繳械投降。不能!不能投降!她須把怒火發出來,以便把裹住她的心靈的蛛絲。」 有理時,看別人鬧,覺得不失為一種可愛。鬧就鬧吧,反正是無理取鬧。但當人無理的時候,會大發雷霆。一般情況他們只是生自己的氣,覺得自己太沒用了,怎麼就想不出道理呢?昨天看了個故事,一個男人打遊戲輸了,對著自己懷孕六個月的老婆拳打腳踢好幾個小時。打遊戲輸了就家暴?果然無理時候容易暴躁,這樣不好,不好。

一些很認真的摘抄

他像一株老樹,在院里生滿了枝條,每一條枝上的花葉都是由他生出。

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人一灰心便只看到別人的錯處,而不看自己的消沉

一個亡了國的人去安慰另一個亡了國的人,等於屠場中的兩頭牛相對

知識不多的人反倒容易有深厚的情感,而這情感的泉源是我們的古遠的文化。一個人可以很容易獲得一些知識,而性情的深厚卻不是一會兒工夫培養得出的。

一些很真誠的感謝

回來還在調整作息,開始工作了,時間上就沒那麼多賦閑,更新慢了很多。還是要再接再厲。感謝所有人的支持。這個號其實就是個日記,記錄一下自己的成長。我建議大家都搞個日記,即使記流水賬呢。我時常翻看自己兩年前寫的讀後感、小文字,一邊嘲笑自己當年的幼稚,一邊感慨當年的年輕。誰知道了,兩年以後我再讀上面的文字,說不定自己也笑掉大牙呢。

學姐老吳

2018年6月22日 於 Redmond, W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姐老吳 的精彩文章:

TAG:學姐老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