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如何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

時常有朋友向我諮詢跑步,而上來通常會讓我推薦一雙跑鞋,我起初跑步的時候也想過這個問題,選一雙什麼樣的跑鞋呢?

一、不同階段不同選擇

跑步時,腳落地的反作用力大約是體重的三倍,為了吸收這個緩衝,並且保護腳部和膝蓋,初跑者通常需要一雙專業的緩衝跑鞋。隨著跑步能力的進階,配速提高了對跑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時候可以適當選擇輕量兼具緩衝的跑鞋,既能提高速度,同時也避免受傷。再進階到大神水準時,就可以考慮專業的競速跑鞋了,這種頂級的競速鞋重量約150g左右,很酷吧?而緩衝好的跑鞋重量通常在350g左右,在一場42公里的比賽中,200g意味著雙腳要乘上數千倍的步數,所以從一雙鞋也能基本判斷出這個跑者的水平高低。總之,不是緩衝好或者更輕量的跑鞋就好,重要的是按自己的配速和訓練量選擇一雙滿足現階段的跑鞋。以亞瑟士為例,初學者建議KAYANO或NIMBUS,進階者建議GT2000,BQ精英就可以選擇TARTHERZEAL或者SORTIEMAGIC。

二、不迷信品牌

世界四大跑鞋是老黃曆了,本身這些所謂的排名也都是營銷手段,每個品牌都有自己專有的材料技術和黑科技,隨著近年跑步的盛行,各大品牌也加強了跑鞋細分類目的產品力,雖然各家技術不同,但是差別並不大,非要華山論劍也難較高低,小眾品牌並不一定就好,大眾品牌不一定不好,Brooks也是四大跑鞋之一,可至今都沒有進入中國市場,這樣的企業是否有長足能力研發出好產品讓人存疑,很多市場都是百花齊放的,不能說愛馬仕就一定比路易威登好,品牌的加持改變不了跑步成績,要相信博爾特穿特步也一樣是閃電。

三、上腳試穿

網購的前提是在實體店裡試穿過了,每個品牌的鞋碼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品牌的不同鞋子尺碼也不一樣,一定要親自試穿才可以,我就犯過這樣的錯誤,按照之前的尺碼買了一雙心頭好,結果只穿了兩次就送給朋友了,便宜了那個張棟樑,實體店試穿的時候可以感知鞋底的回饋,鞋面的包裹性,透氣性,鞋型合不合腳,長時間跑步腳會脹,鞋碼要預留出一點兒空間,然後網購也好代購也好才不會有問題。

四、喜歡就好

跑鞋是一個設計師可以盡情發揮創意的產品,新材料,大膽的配色,比任何鞋都更接近概念和未來,也能表達出穿著者的審美和個性,除了跑步以外,搭配日常出街也可以起范,Off-White就多次聯名NIKE出各種跑鞋,還有國貨李寧,跑鞋和搭配的裝備會讓比賽更有儀式感,我也習慣在比賽前選一雙新跑鞋,儘管吃過虧受過傷,至今還沒長記性,不撞南牆不回頭,我是撞了幾次都不悔改,誰讓自己喜歡呢?活該!

我的第一雙跑鞋是非常不專業的樣子貨刀鋒戰士,底不耐磨不說,而且雨天還非常滑,跑了大概兩三百公里就丟掉了。

為了備戰首個馬拉松,第二雙跑鞋認真研究之下,我選擇了KAYANO22,第一次穿上的感覺真的是踩屎感,初跑者我也都會推薦亞瑟士這個系列,今年已經出到25代了,一個字,穩!

備戰重慶馬拉松,第三雙跑鞋是金星6,當時被鞋跟大面積的GEL膠迷惑了,實際效果並不如KAYANO。

第三雙跑鞋是悅跑圈分紅女子跑贊助商送的,平時偶爾訓練穿,較輕,比賽沒有穿過的。

第四雙是備戰2016北馬選擇的聖康尼KINVARA波士頓火柴人,這雙就是輕量化兼具緩衝的鞋子,我很喜歡,當時也第一次跑出了336的好成績。

第五雙是備戰2016深圳馬拉松的競速鞋,不知道天高地厚,妄想藉此衝擊330,結果過了半程就開始走了,跑完就忍痛割愛了。

第六雙是備戰2017大鵬馬拉松選擇的LunarEpic Flyknit,包裹性好,現在也經常穿著訓練。

第七雙是備戰2017年香港馬拉松的AirZoom Elite 8港馬配色,也是一雙輕量兼具緩衝的跑鞋,跑過幾個馬拉松,還不錯。

第八雙是備戰2017年北馬的UltraBoost,一直渴望嘗試阿迪的Boost技術,果然不同凡響,個人PB正是這雙跑鞋帶來的,這雙鞋出街搭配也不錯,椰子沒風靡的時候,坎爺就穿這個。

第九雙是顏值最高的一雙競速鞋,跑完北馬買來紀念的,後來17年深圳馬拉松穿著比賽再次遭遇滑鐵盧。

第十雙是寶安馬拉松贊助商送的,穿過一兩次,壓箱底了,我也是個品牌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跑跑RUN 的精彩文章:

TAG:韓跑跑R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