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藥王」——孫思邈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藥王」——孫思邈

提起妙應真人孫思邈,或許大家都不陌生,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出生,從小聰明過人,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

這樣一位救死扶傷的歷史名人,為我國醫學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一直被華夏兒女廣為傳頌。而如今,某教某法師對於他的生年和卒年都沒有弄清楚,就根據一部典籍妄圖將孫思邈真人的功績隨意歸屬挪用,未免有失偏頗,經不起推敲。故筆者參考諸多文獻後認為,該法師的整個考證及結論極不可靠,且不負責。

依據《新唐書》與《譚賓錄》、《說文》三書公認孫真人卒年一致,又《簡明中醫辭典》載:孫氏卒年為公元682年,為永淳元年壬午,則孫氏年齡為一百零二歲。

以上文獻中,卒年幾乎完全相同,但我們所爭論的焦點,卻不在卒年,而在於其出生年存在說法不一、模稜兩可之處。幾部文獻在這一點上莫衷一是,仔細思考,發現其中往往有後人宗教化情結,對孫真人出生年進行了篡改模糊,故筆者認為其中所載不足為據。

在此筆者擬綜合唐代文獻中關於孫思邈真人的史料 ,借鑒先賢的一些考證方法,重新對孫思邈真人的生年事迹加以考證,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孫思邈真人。

先將兩部「新舊唐書」進行比較,《新唐書》在「洛州總管獨孤信」前加上「周」字,說明獨孤信見到孫思邈時已為北周。故獨孤信見到孫思邈只能是公元557年,按照此時間推斷,孫思邈真人已達十多歲,因古時超過年歲再論「聖童」頗為不當,而未及十歲,稱之聰穎過人,也不可能被感嘆「器大難為用」。故孫思邈約出生於公元540年到545年之間,其他說法均不妥。

許多學者依據孫思邈真人的學生盧照鄰寫的《病梨樹賦序》為引,原文載:「開皇辛酉歲生,今年九十二矣」;但就此時間推斷生年應為公元581年,即隋開皇元年,此年乃辛丑年。

可是如果孫思邈真人確為隋代生人,他又怎麼見得到北周初年就已然自盡的獨孤信呢?倘若按照公元540年到545年之間推斷,那麼此時的孫思邈真人已然一百三十多歲,而在《病梨樹賦序》中孫真人卻稱自己九十二。實際上是因為古人的觀念里,「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見晉嵇康《養生論》)也就是說過了一百二十歲按照古人的觀點,就成了不祥之兆。因此孫思邈真人故意把自己年齡說小,免於麻煩,但年齡可以說小,干支卻不會。所以筆者由此斷定孫思邈真人的生年為540年到545年,孫真人約生於公元541年,卒於682年可謂長壽。

由此我們再談到《千金要方》中有孫思邈真人在開皇六年治療蛟龍病的記載,如果孫思邈真人生在開皇元年,6歲孩童怎會治病?無異於滑稽之談。經查《千金要方》,原文為「治蛟龍病開皇六年三月八日,有人食芹得之,其人病發似癲癇,面色青黃,因食寒食餳過多,便吐出蛟龍,有頭有尾,從茲有人患此病。令服食寒食餳三斗,大驗。」並且唐宋之際文風,趨向於故事性趣味性,著作都有神仙鬼怪、先知先覺等,很多離奇的故事都加在歷史人物身上,是為詭筆,作為正史的《舊唐書》也不例外。誠如孫思邈真人在《千金要方·後序》中所說,「世俗妄人……以附致為奇」。因此我認為書中部分記載並不可盲信,需要剔除作者的個人宗教觀色彩進行辨析。

同時筆者根據孫思邈之子孫行的墓誌篆書《大周孫府君墓志銘》得出一個孫真人生平的可考信息——孫真人從未致仕過(孫行為史書中有載的孫思邈唯一之子)。《大周故太子中允孫公志文並序》載:孫思邈立身於世,然志歸蒼茫大道,業從於醫。醫在古時歸為雜家,「一儒二道三陰陽四法五名六墨七縱橫八雜九農」,故明《醫學入門》謂「思邈為名進士,因知醫見貶為技流,惜哉!」

那麼繼續看孫真人的生平,從《孫思邈傳》的記載中可知,孫思邈第一次見到唐太宗是在貞觀初年,這次他並未接受太宗所授的爵位,而在此後的多年中孫思邈真人究竟在做什麼,史籍缺載,但是從唐人一直稱其為處士中可以明確知道,孫思邈真人並沒有在朝中為官過。直到李泰被封為魏王,孫真人也不在朝中,因此也無從談起他在魏王府共職,顯慶四年(659)高宗要拜其為諫議大夫,這次依然被孫真人謝絕,以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孫真人終其一生,沒有擔任過任何官職。

不過據李宗閔《馬公家廟碑》載:公之五代祖曰士儒,為隋江、毫二州刺史,亳州生伯達,入唐舉進士,為淮河內尉,樂黃老長生之說,棄官從孫思邈真人游隱於茅山。由此我們可知孫思邈家學淵源,對黃老之術頗有了解,且與茅山淵源博深,唐朝以李耳為祖尊奉太上老君,黃老之道的社會地位相當崇高,並且從前文提到獨孤信在於少年孫思邈真人交談才說:「此聖童也,但恨其器大,適小難為用也」意思是說,孫思邈真人天資聰明,長大以後可成大器,但其思想則不符合統治階級的需要,即他崇尚的不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學,而是帶有隱士之風的老莊道家學說,也因如此「周宣帝時,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

據《舊唐書》與《新唐書》記載:孫真人曾言,過五十年,當有聖人出,吾方助之以濟人。這正是道家修士的預言口吻,並且崇信道家的唐太宗見到孫真人時說:故知有道者誠可尊重,羨門、廣成、豈虛言哉!。亦是以道家所崇仰的古代仙人羨門高與廣成子用來形容孫真人。同樣在《舊唐書》及《耀州志》中,也都記載了孫真人著有《老子注》、《莊子注》等道家經典註解。

又於《病梨樹賦》盧照鄰稱孫真人:君道洽今古,學有數術。高談正一,則古之蒙莊子;深入不二,則今之維摩詰……則甘公、洛下閎、安期先生、扁鵲之儔。此處也稱出孫思邈與道家仙人洛下閎、安期生並齊的道家形象。

而在後期的記載中,從《輿地紀勝》卷146與《蜀中名勝記》卷11《千金翼方》卷13可知,孫思邈在貞觀七年(633)二進蜀地魏家煉丹,前後十年,並且至今的蜀地還有孫真人活動的遺迹。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孫思邈真人一生淡薄名利,以道家老莊之學為其主要思想,肩負起懸壺濟世的重擔,又時刻不忘自身修行。為世間留下了《千金方》等醫學著作,功成身退隱入山中一心求道。這樣一位飄然若仙的有道之士,請不要將他的功績隨意歸於他教。

(作者/九色離羅 編輯/蕭岳鋒 校對/羅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三年之約共升仙 白鶴來迎同沖舉
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天師府修復重建三十年影像記錄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