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不懂嗎?沒關係,猜吧!

看不懂嗎?沒關係,猜吧!

馬莉在美國辦畫展,在同學校友圈引起不小的震動。這倒不在於畫展辦在美國矽谷有多響亮,而在於,一個中文系畢業的曾以寫詩聞名的文學人,卻愛上了繪畫,而且是油畫,並且還畫得相當專業,這讓同學校友吃驚之餘,對她跨界發展的藝術才能多了幾分欽佩。

馬莉是中山大學中文系七七級的畢業生,後在《南方周末》編輯部工作。兩年前,她曾因創作了100幅中國詩人肖像畫並在北京大學展出而一鳴驚人。這次在美國矽谷舉辦的《異類的吶喊——馬莉矽谷油畫作品展》,展出的作品與上一次的相比,明顯風格不同。如果說百位詩人的肖像作品雖有變形誇張仍不失寫實的話,這次矽谷展覽的作品就全是抽象作品,沒有寫實的痕迹了,這或許更與馬莉那些浪漫而朦朧的詩情相吻合。

但這就引出一個問題:看不懂。在同學校友為畫展的留言中,有祝賀的,有敘舊的,有欽佩的,也有回顧百位詩人肖像畫展的,但論及本次展覽作品的極少。倒是一個同學留了一句大實話:

「說實話,哥看不懂你的畫,但喜歡![玫瑰][玫瑰]」。

看不懂也能喜歡,這或許正是當代抽象藝術審美的特點之一。

當代抽象藝術起源如果從畢加索那一代算起的話,至今也有百多年歷史了,但傳入中國也就二三十年。無可否認,以觀念性和抽象性為特徵的當代藝術,對傳統寫實藝術的衝擊是顛覆性的,以至現在歐美大學的美術專業里寫實繪畫課程都難得一見。

當代藝術之所以大行其道,從市場角度而言,是因為其主題的朦朧和隱晦,足以吸引人們去關注、思考、爭辯,從而無限放大和吸聚注意力,而21世紀最稀缺的資源就是注意力。

傳統寫實藝術平鋪直敘、主題明確,一目了然,固然減少了審美的曲折和領悟過程,但是否同時也缺少了曲折中探究、分歧中爭論、頓悟後快感這些審美樂趣呢。而在市場中,越是具有爭議性就越是吸引注意力,就越是容易受市場追捧,價格自然也會越高。

著名雕塑《維納斯》是寫實藝術,明白無誤就是一個美麗的女人體,但人們偏偏圍繞其缺失的胳膊大做文章,胳膊是怎麼缺失的,甚至有胳膊美還是缺胳膊美,都引來不少的爭論。在這些爭論中,這座雕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價值也越來越高。

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足夠寫實的了,但人們還是不斷挖掘出可資爭辯的素材,如畫中人蒙娜麗莎的原型是作者的妻子?情人?女友?還有那「蒙娜麗莎笑之謎」,是歡笑?陰笑?含蓄的笑?悲傷的笑?懷孕的笑?這些爭論莫衷一是,也不可能有結論,但卻將這幅畫的注意力一波一波地掀起,價格由此上升到了天價。

幾年前,一幅名為《2008,北京》的油畫,畫了五個衣冠不整的女人,其中四個圍坐麻將桌旁,一個站立旁邊。市場傳播中說這幅「詭異」的油畫中,四個女人隱喻美俄中蘇,站立那個代表台灣,五人各懷鬼胎,互有算計。創作原意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這個爭論卻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畫家的作品,炒高到200萬元。

寫實作品尚且如此,當代藝術本來就是以畫家個人的觀念或情緒表達為主要特徵的,其中不乏下意識之作,其主題的隱晦是與生俱來的,而隨著當代藝術的發展,將實的物象誇張變形,再發展到抽象,甚至符號化,由此畫的主題愈發隱晦難測,也就難怪許多人大呼「看不懂「了。

但沒關係,看不懂就猜,猜就會有分歧與爭論,每個人都會因個人的審美或經歷的不同,而對畫的主題作出不同的解讀。在這個過程中,觀者不自覺地參與到畫的主題創作中來了,參與猜的人多了,注意力就更大了,而這,正是當代藝術家們希望達到的效果。

馬莉還是「厚道「的,她沒讓同學們多猜,將畫展命名為《異類的吶喊》,並在宣傳展板中說明:

鳥類昆蟲是億萬年來與我們共生於這個星球上的「異類」,它們被人類傷害著,以驚人的速度消失著。畫家借昆蟲之口發出吶喊:「人啊人,你們別再任性!」

主題已經明說了,沿此看畫,至少可以將目光鎖定在動物、昆蟲、植物、環保這些概念上,於是,我們隱隱看到了——

一些看似互不關聯,筆劃雜亂的圖形,卻在無形中聚零為整,一脈貫穿;

一些看似信手塗抹,色塊凌散的圖象,卻在無序處內涵充溢,意蘊悠長……

終於,我們好像看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RT國際網 的精彩文章:

TAG:ART國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