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和「剃髮令」、「閉關鎖國」一樣,清朝歷史上的又一敗筆

揭秘:和「剃髮令」、「閉關鎖國」一樣,清朝歷史上的又一敗筆

如果您翻看清朝的疆域地圖,便會發現,在東北大地上,有兩條構成個「人」字形的線段,這便是爭議頗多的「柳條邊」。不過這「人」字要落在實地上,那可就大了去了。

這「人」字形的撇捺交點位於遼寧省開原縣北的威遠堡鎮。從威遠堡鎮向北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法特東亮子山,作為「人」字的一豎(為北段);從威遠堡向西南至山海關,構成「人」字的一撇(為西段);由威遠堡向東南至海邊,構成「人」字的一捺(為東段)。東段和西段將整個遼河平原包括在內,全長近1000公里。

那這個「柳條邊」到底長啥樣呢?

康熙年間的文人楊賓,到東北寧古塔來看望被流放的父親時,便親眼目睹其風采,並寫在了《柳邊紀略》里。據他記載說:柳條邊為為寬、高均為一米,總長度為1300餘公里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條三株,柳條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內二尺,外剩四尺。各柳條之間再用繩連結,稱之為「插柳結繩」,外側挖一口寬8尺,底寬5尺,深8尺,其橫斷面為倒梯形的壕溝,壕溝與土堤並行。

那麼清人為何要修這「柳條邊」?它修築於國之腹地,很顯然沒有前朝長城那般抵禦外敵的功能。對此,史家給出了結論。

一來,在滿清統治者看來,東北是他們的「龍興之地」,為防止其「龍脈」受損,必須加以管控封禁。二來,就是獨佔東北地區生產的皇室貴族所需要的人蔘、貂皮、鹿茸、東珠、鰉魚、松籽、榛子等特產,以及供每年采捕供物及皇帝巡幸時圍獵所用的圍場。

為防止百姓私自跨越柳條邊,進入東北地區,滿清統治者便在沿線上每隔一段距離就開一座門,稱之為「邊門」,同時設立哨卡,派兵駐守,實行軍事化管制。

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這柳條邊就是紅線,就是雷區,如果不經邊門,穿越過去就是犯法,就要受到嚴懲。而且也不是說你想過就過的,你還必須持有當地官府簽發的印票(即通行證),上面要寫明持票人的姓名、年貌、臉色等內容,驗證核准後方可進出,並且還要從指定的邊門出入。

而出入邊門的車馬還是收稅的,出是200文,進是400文,甚至就連死人出葬通過,也要納稅。比現在的出國還要難。

柳條邊這麼一搞,徹底堵死了挖參、獵茸、採集山貨的百姓的謀生之路,更是給沿邊的百姓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比如遼北的昌圖地區,那時還沒設縣,辦事、購物都習慣去開原,可在柳條邊修起來之後,不能直行了,往西繞法庫門需要230多里,往東繞威遠堡門,也得多走幾十里,百姓叫苦不迭。

不過,大清的皇帝們對此卻是洋洋得意,每次到東北來祭祖或是巡視,都會駐足柳條邊上,品味祖先的傑作,作詩以吟誦。比如1682年,康熙皇帝第二次東巡,路過柳條邊,詩興大發,隨即就寫了首《柳條邊望月》:「雨過高天霽晚虹,關山迢遞月明中。春風寂寂吹楊柳,搖曳寒光度遠空。」後來乾隆皇帝1743年的首次東巡,路過柳條邊,同樣寫有讚美詩句,是為《入英額門》。

柳條邊的建造,從公元1638年開始,歷經皇太極、順治、康熙三朝,用時整整43年,在這期間一直都是嚴格執行封禁政策。但在乾隆一朝,便開始有所鬆動了。

乾隆五十七年,直隸、山東地區大旱,大批逃荒的災民被堵,聚集山海關,頗有鬧事的苗頭。乾隆皇帝趕緊下詔「又何必查驗禁止」,允許災民出關進入關東禁區,給政策放寬開了個頭。以後,乾隆五十九年,嘉慶二年、五年、六年又連續發大水,這一鬆弛的禁令,前後延續施行了11年。

再後來,緊接而來的便是闖關東大潮,斷斷續續約250萬人,從海上、陸上湧入關東禁地。

此時柳條邊的實際作用,已經弱化得形同虛設了。從嘉慶一朝起,已日趨有名無實,之後的各朝皇帝只是為了撐住祖輩的面子,才勉強地維持著它的存在。到清末時,隨著大清朝的日薄西山,它連一片柳葉、一段壕牆都沒留下。

柳條邊從修築到廢棄,折射出它的始作俑者們,剛從深山裡走出來,雖君臨天下,但骨子裡卻依舊還是奴隸主和部落酋長,狹隘、自私、偏執、短視,缺的是海乃百川的包容,缺的是高瞻遠矚的睿智。

柳條邊,與「跑馬圈地」、「剃髮令」、「閉關鎖國」一樣,都是滿清統治者們撰寫的歷史大書中的一大敗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媛媛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曾統領五斗米教佔領舟山,數次起兵反晉,後成為海盜的代名詞
一千多年前,這個國家就已經實行「一國兩制」了,還是個少數民族

TAG:媛媛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