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屈原:極高寒的理想,極熱烈的愛情

屈原:極高寒的理想,極熱烈的愛情

湖南被稱為「屈賈之鄉」,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屈原、賈誼是什麼樣子的?除了端午節、吃粽子,作為湖南人,我們還了解屈原多少?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文人騷客如燦爛星空。

但其中第一顆星是誰?是屈原。

也就是說,屈原,是我國第一個文學家。

「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必推屈原。從前並不是沒有文學,但沒有文學的專家。如《三百篇》及其他古籍所傳詩歌之類,好的固不少;但大半不得作者主名,而且篇幅也很短。」——梁啟超《屈原研究》

傅抱石《屈子行吟圖》

(2011年北京保利春拍1900萬元落槌)

1

時代背景

屈原出生於公元前342年(採用湯炳正《屈賦新探》考證結論),正處於「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的大英雄時代」。

公元前500年——前300年之間,中華文明有老子、孔子、莊子、孫子、墨子、孟子;希臘文明有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印度文明有釋迦牟尼。。。。。。

這一大撥思想家的出現,基本框定了人類幾千年的社會生活、精神文化的格局,至今無法突破。

今天中國人一生行事做人仍跑不出「儒、釋、道」的範疇,人們戲稱中國人年輕時候都是儒家(爭取功名)、中年時都是道家(無為養生)、老年時都是佛家(慈悲為懷)。

現代英國哲學家說,西方哲學發展幾千年,都在為柏拉圖做註解。

而「中國文學家老祖宗——屈原」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那個人類文明大英雄時代的必然,是那個時代選擇了他。

2

失意的政治人生

屈原,羋,屈平,原,是楚武王的後代。(戰國時期古人的的稱謂分為姓、氏、名、字。現在姓和氏是一回事,字不用了。)

與秦宣太后羋月屬於同時代的人,且同屬楚國人(可能還都是楚武王的後代)。

不同的是秦宣太后羋月是成功的政治家,不僅是歷史上第一個太后,而且還是「太后專政史上第一人」。

宣太后以母后之尊的地位,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然後設計將之殺害,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使秦國可以一心東向,再無後顧之憂,她的功勞不遜於張儀、司馬錯攻取巴蜀。——馬非百《秦集史》

屈原卻是一個失意的政治家。

他的政治生涯可總結為「一疏兩放」。

2.1

一疏:變法失敗被懷王疏遠

對於屈原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史學家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比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中說:

「繼吳起之後,在楚國主張變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是在楚國推行「法治」的政治家,他在文學方面成就太大了,所以他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為他的文學成就所掩。」

張正明在《楚文化史》中說:

「楚國的哲學思想,萃於老子。。。。。老子學派的發展有兩個趨向,其一發展為莊子哲學,其二發展為稷下精氣說,稷下精氣說在南方的代表是屈子哲學。。。。。。莊子是文采很好的哲學家,而屈原是富有哲學思想的文學家,只是屈子哲學為屈原所作楚辭的盛名所掩,未受後世重視」

等等不一枚舉。

可為什麼變法失敗了呢?

主要因素是我方戰友楚懷王智商太不在線!

圖解補充說明:

為什麼說屈原太高潔?

懷王安排屈原出台新的法令,同事上官大夫想打探一下消息,看看新法草稿,想看就讓他看唄,「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與小人相處要用小人的辦法,不能用與君子相處的辦法。可屈原不懂這個道理,堅決不給上官大夫看,因此被懷恨在心。

屈原後來自己也反思了這個問題(見《漁父》),反思的結果為:還是要做一個純粹的君子。

《漁父》節選

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漁父: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譯:聖人不拘泥於某一種處境,而能夠隨著世俗的改變而改變。)

屈原:。。。。。。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譯:哪能夠讓自己的潔白,蒙受世俗的塵垢?)

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譯:清水可以洗我的帽子,如果是濁水,我就洗腳啰)

為什麼說楚懷王太糾結?

上官大夫的挑撥很低級:「大王安排屈原執行變法,大家都說變法是屈原的功勞,屈原也自以為楚國離開了自己就不行,沒大王啥事兒」。基本沒啥技術含量,更談不上蘇秦張儀等縱橫家的權謀。領導不與下級爭功,因為下級的功勞就是領導的功勞,這是每一個管理者的基本常識。

懷王的爹楚威王和爺爺楚宣王都是一代明君,按道理教出來的孩子不應該這麼缺乏領導力。

可懷王就是這麼沒有領導力。

估計懷王是個極度自卑又極度自負的孩子,強烈的希望自己能達到父輩的水平,但奈何能力確實有限,即無軍功又無文治,好不容易決心通過變法名留青史,但上官大夫告訴他:下面的人認為功勞都是屈原的!沒您啥事兒!

所以一經挑撥,馬上「怒而疏屈平」,最後是自己要進行的變法,結果卻不了了之。

2.2

兩放:外交政策分歧導致被兩次

懷王時期,戰國局勢為:第一梯隊:秦、楚兩雄;第二梯隊:齊、燕、趙;第三梯隊:其他小國。

針對這種局勢,楚國保守勢力主張:「坐觀秦幹掉其他國家,然後秦楚和平相處,畢竟我們歷代聯姻,二十年前才送了羋月嫁給秦惠文王呢,有感情基礎」

屈原主張:「秦乃虎狼之國,不可信,應聯齊抗秦

糾結的楚懷王在「抗秦與不抗秦」之間搖擺不定。

楚國這種內部形勢被秦相張儀所利用。到楚國一陣上下忽悠。

然後,眾所周知,楚懷王簡直是被張儀給玩殘了!(具體事例見下表,身為楚人後代,簡直是看不下去)

而屈原在楚國重大歷史選擇時,看清張儀的險惡居心,堅持「聯齊抗秦」,總是與楚懷王意見不一致,而結果總是證明屈原當初的選擇是對的,楚懷王是錯的。懷王及其兒子頃襄王惱羞成怒,放逐屈原於漢北與江南

3

文學成就斐然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政治上失意的屈原,流放漢北、江南20多年,正好是40多歲到60多歲的黃金年齡。

此時的屈原,擁有幼年時紮實的知識儲備,少年時「世界第一座高等學府」稷下學宮的教育影響,青年時坎坷的政治人生,中年時無所事事的流放工作狀態。

當這一切遇上「河流、陽光、鮮花、濃郁的香氣、嫵媚明亮的女子與男子、戴著獰厲華麗面具的巫鬼神靈的歌舞、如慕如怨的婉轉旋律曲調……」這樣艷麗神秘的沅湘大地時,《離騷》《九歌》《天問》《九章》《漁父》《遠遊》《招魂》《卜居》等作品破勢而出,成就了「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屈原!

屈原放逐江南路線圖

大體是:從郢都(現湖北荊洲)出發,過夏水,入長江,然後溯江而上,經洞庭,入辰陽,沿辰水抵漵浦、枉渚(現常德市南邊、流入沅水的小水灣),後下沅水,輾轉至長沙,又沿湘水北上至汨羅自沉。

《楚辭》在文學上的成就,歷來史學家、文學家給予的讚美多如牛毛,2000多年來,基本全是溢美之詞,挑剔的評論家難得在此件事上意見一致。

劉安稱《離騷》兼有《國風》、《小雅》之長,它體現了屈原「浮游塵埃之外」的人格風範,可「與日月爭光」。

司馬遷為屈原作傳,不僅照錄了劉安的上述警句,還進一步把《離騷》和孔子刪定《春秋》相提並論。他稱前者「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班固評論屈原辭賦「弘博麗雅,為辭賦宗。」

梁啟超首推屈原為「中國文學家的老祖宗」。

余光中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

黃永玉繪,《山鬼》

梁啟超說「屈原腦中,含有兩種矛盾原素:一種是極高寒的理想,一種是極熱烈的感情。」

極高寒的理想,大家都能理解。

極熱烈的愛情,我想是仁者見仁了。因為史料中沒有任何關於屈原家人的隻言片語,我們無從揣度他的愛情。

梁啟超對此理解為屈原對「楚國」的熱愛。

可我更願意理解為屈原對「自己人生理想追求」的熱愛,對「自己所嚮往的人生」的熱愛。

我想,跟蘇格拉底等大多數偉人一樣,他們愛的是他們畢生想成為的那個「美好的自己」,以至於最後以死成全。

徐悲鴻繪《山鬼》

這種極高寒的理想、極熱烈的愛情,在《楚辭》中有鮮明的體現。我們挑一些經典句子,誦讀體驗一下其中的美感。

《離騷》節選: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譯:我前面的路程還很漫長,

將上天下地去尋找知音。

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

譯:趁年盛去割除癰疽吧,

為什麼不壯一壯器宇?

去追趕日月吧,快跨上龍駒,

我甘願做您的前驅。

即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茣。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譯:毀壞我蕙草做的佩帶,我又把芳芷拿來替代;

這些是我的衷心所愛,叫我死九次也不悔改。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代其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譯:日與月急匆匆腳步不停,

春與秋相交替永無止境。

想黃葉在西風裡一片片飄零,

怕美人啊也要添一絲絲霜鬢。

《山鬼》節選

怨公子兮悵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間。

譯:心怨公子啊不該忘返,

莫非戀我啊不得空閑。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鳴;

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譯:雷聲隆隆啊雨色黃昏,

猿猴夜啼啊聲聲斷腸;

風聲颯颯啊樹木蕭蕭,

思念公子啊空自悲傷

參考資料:

董楚平:譯註《楚辭》

梁啟超:《屈原研究》

張正明:《楚文化史》

廖化津:《屈原南行考》

蔣勛:《九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我瀟湘 的精彩文章:

TAG:愛我瀟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