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教委就「外婆」改「姥姥」致歉:將恢復,來聽聽原作者怎麼說

上海教委就「外婆」改「姥姥」致歉:將恢復,來聽聽原作者怎麼說

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官方微信平台消息,6月23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科書「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處理意見。意見指出,上海市教委責成市教委教研室會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並與作者溝通,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

6月23日晚上,南都記者聯繫上被改動的作品《打碗碗花》作者,陝西作協專業作家,國家一級作家李天芳。她表示,文章被改動之前,她並不知情。她說,每個作家都有他使用語言的習慣,文章修改可商量,但最好是事先溝通一下,這是出版機構對作者基本的尊重。

「這個詞不管叫姥姥也好,外婆也好,都在我們認知範圍之內。」她說,作家寫作的語言習慣會關注其普遍性,有鄉土特點和地域特點是難免的,「每個人的文章都是希望別人能理解,能夠更好地溝通。

上海教委就教科書「外婆」改「姥姥」致歉:將恢復

6月20日,有網路自媒體發表文章,稱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課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發了網路討論。

21日晚上,上海教育出版社官方回應稱是為了落實該學段識字教學任務的需要,並表示,關於稱謂,儘管「外婆」「姥姥」沒有絕對的地域區分,但通過此事,出版社認識到,語文教材編寫除了要考慮學生識字規律和增強學生對文化多樣性了解外,還要充分考慮地域文化和語言習慣。

南都記者獲悉,23日,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了解有關情況後,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教育出版社查清事實,向公眾說明有關情況,並進一步提出以下處理意見:

一是責成市教委教研室會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改,向作者和社會各界致歉,並與作者溝通,將該文中「姥姥」一詞恢復為原文的「外婆」一詞,同時依法保障作者權益。

二是按工作計劃,今年9月起,小學二年級將使用國家統編語文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科書停止使用。

三是要求全市教材編寫工作要從中吸取教訓,充分尊重作者原文原意,切實依法維護作者正當權益。

四是我委將進一步加強教材編製的管理與指導,提高教材審查能力,提升教材質量。

23日晚,上海教育出版社公開致歉,表示在收錄該課文時未與作者溝通;在修改課文時只考慮了識字教學的因素,未徵求作者意見,沒有充分意識到地方用語習慣,確實存在不當之處。

關於上海小學語文教材將「外婆」改「姥姥」一事的致歉

近日,網路輿論關註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語文教科書第24課《打碗碗花》原文的「外婆」被改成了「姥姥」一事。上海市教委對此高度重視,要求我們查清事實,迅速整改。

我們認識到,在收錄該課文時未與作者溝通;在修改課文時只考慮了識字教學的因素,未徵求作者意見,沒有充分意識到地方用語習慣,確實存在不當之處。為此,我們向社會各界及作者本人表達誠摯歉意。

我們儘快改正,並在今後的教材編寫、出版工作中吸取教訓,充分尊重作者原文原意,依法切實維護作者正當權益;進一步加強教材編製的管理與引導,提高教材審讀能力,提升教材質量。

衷心感謝社會各界對上海基礎教育教材建設工作的關心。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年6月23日

【對話】

被改文章《打碗碗花》作者李天芳:我事先都不知情

南都:你的文章經歷了風波,加上上海教委的這個回應,你是怎麼看的?

李天芳:這個詞不管叫姥姥也好,外婆也好,都在我們認知範圍之內。不是說哪個字,說出來都不懂。我作為作者,我有權選擇我認為合適的詞。

今天(6月23日),上海教委專門為這個事情發了回應和處理意見,教委的主任也給我打電話,上海教育出版社也派人到西安來,大概下午兩三點左右,他們當面致歉了。他們希望能進一步解決好這個問題。這件事情關鍵在於,他們改動文章,我事先都不知道,文章修改是可以商量的,但最好是事先溝通一下,這是出版機構對作者基本的尊重。

《打碗碗花》原文作者,陝西作協專業作家,國家一級作家李天芳,出生於1941年。

南都:你是怎麼看「姥姥」改動成為「外婆」的?

李天芳:這兩個詞,實際上姥姥也好,外婆也好,每個人都能聽懂,連小孩子都能聽懂,就是外祖母的意思。我一直在陝西作協搞專業創作,退休前擔任陝西文聯副主席,《打碗碗花》這篇文章是我在1980年寫的,最早是發在天津的《散文》雜誌,已經很多年了。發了以後,接受了各種採訪、轉載,當時在全國範圍內影響很大。我覺得,既然我寫了那篇文章,可動可不動的地方,那就不應該再動了。那就是尊重作者的原意。

南都:在你老家是怎麼喊外祖母的?

李天芳:我們喊外婆喊得多一些,也喊姥姥,無所謂,咱們南方北方對這個稱呼,不是截然分開的。有些方言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大家還在用,是有生命力的,以外婆和姥姥為例,很難說哪個是方言,都是大家承認的。

南都:有打算進一步追責嗎?

李天芳:他們今天就是為這個事情當面向我致歉,他們是有進一步解決的意思,還沒有涉及到具體做法。我也只能跟你說到這個地方。

南都:你的文章很多都收錄了語文教材,作為作家,在寫作時在用語方面有什麼要求?

李天芳:我覺得絕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使用語言的習慣,有自己的偏好,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這跟出生環境、生活領域,有很大的關係。每個人的文章都是希望別人能理解,能夠更好地溝通的。不管是給孩子們還是成年人看,都是希望使用語言的習慣得到認可。在使用語言上,我們要注意它的普遍性,不能被大部分人的歪曲,有鄉土特點和地域特點都是難免的。

采寫:南都記者 蘇海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邁向數碼化 渣打申請虛擬銀行牌照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