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摸金校尉」盯上了宜興一古墓,據說墓主人來頭不小

「摸金校尉」盯上了宜興一古墓,據說墓主人來頭不小

宜興塍里村西王墳

被「摸金校尉」盯上了!

GIF

PS:

別被「盜墓筆記」騙了!

「摸金校尉」其實

就是幫盜墓賊!

西王墳是一座目測高至10米左右的土墩古墓。

墩體東南側約20多平方米的面積上,密布近10處大小不一蜂窩似的橫向孔洞。(上圖紅色圈出的為探洞)

這些孔洞與墩體西側雜草從生的兩處陳舊孔洞相比,確實像是近期形成的。

此外,東南側墩體上,有明顯的大面積人工挖掘痕迹。

在塍里村,說起西王墳,村民幾乎人人知曉。但是西王墳的稱呼只是當地百姓的口頭傳說,他們又稱其為西王墩。這座土墩墓官方稱之為「黃泥墩古墓遺址」

在一處綠植繁盛的地方可見,高高突出地面的饅首形制,是典型的土墩墓外部特徵;墩上綠樹蔥鬱,與周邊農田迥然不同。

墩的東側,由丁蜀鎮人民政府、丁蜀鎮文物管理辦公室、丁蜀鎮塍里村聯合樹起一塊藍底白字的公告牌,上書「黃泥墩屬古墓遺址,未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挖掘,如有違反者,一經查處將嚴肅處理。」公告上還公布了舉報電話。

古墓多坎坷

News Watch

很多人一直在打這座古墓的主意

早在公告牌樹起來前,每天深更半夜墩上總會傳來動靜,大家都不敢外出探個究竟。

2016年發現的盜洞

2016年,盜墓達到猖獗的地步:黃泥墩頂部最深的盜洞深達7至8米,為防止盜洞垮塌,盜墓賊在盜洞內用木架支撐;

更有甚者,為了掩人耳目,有些盜墓賊甚至用泡沫塑料刷上泥土顏色堵住盜洞,以防巡查人員發現;

而挖盜洞取出的泥土,同樣使用了「障眼法」——將之偷偷灑到附近的鐵路沿線。

報警後,盜墓總算消停了

發現有人盜墓後,村民曾打電話報警。

陳舊的孔洞

無錫、宜興兩地文管部門聯手於2016年夏對黃泥墩進行前期勘探,將墩頂多個盜洞填平,並於當年12月30日樹起了公告牌。

「公告牌樹起來後,盜墓行為有所收斂。」村裡一位老阿姨說,當時公安、考古都來了,村裡也安排專人定期巡查,盜墓總算消停了一段時間。

土墩墓直徑可達60米

經實地步測,這座土墩墓直徑竟然可達60米左右,憑此規模與建制,推測墓主人身份應非普通平民

此外,西王墳與鄰近的西王村地名,種種因素疊加,或許是貪婪的「摸金校尉」對黃泥墩古墓賊心不死的原因。

南側墩體的孔洞

用竹桿向南側墩體的孔洞內探測,深達4、5米,後經向考古人員求證:考古探洞應該是垂直鑽探,這種橫向打法,確證非考古所為

所幸已被填平的盜洞依然平整,用竹桿撥動土體,堅實而非假意偽裝。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News Watch

宜興是除南京之外的六朝考古重鎮之一。

因為遺迹較多,本地及外地的盜墓者聞風而動,也成了盜墓重災區

考古人員曾在1萬平方米的下灣遺址發現250多個盜洞,整個山坡上都是盜洞,觸目驚心;

2018年3月,宜興湖?鎮警方也破獲了位於狀元墳山竹園內的一起古墓盜竊案,3名案犯共竊得一張青銅弩、一枚銅鏡以及三隻瓷碗。

被盜文物

盜墓如此猖獗,

讓人不免對黃泥墩古墓的安危

捏了一把汗……

GIF

力保古墓周全

市文管部門迅速通知宜興文管部門採取措施,與此同時,及時向國家文物局反饋古墓現狀,積極對上爭取經費與主動挖掘許可,力保古墓周全。

黃泥墩古墓如何保護?

墓主人又是什麼來歷?

禧寶將持續關注,

為你解開被盜掘古墓之迷

……

來源:無錫觀察 無錫日報 無錫新傳媒

記者:單紅

圖片:呂楓

編輯:西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錫日報 的精彩文章:

TAG:無錫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