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創造101,一夜燃燒,一切未知

創造101,一夜燃燒,一切未知

在《創造101》決賽的帶動下,整個杭州的氣氛都是傳染性的,散發著夢幻味道。

置身其中,難免會感到自己是某個重大事件的見證者,如果有pick的偶像,那麼,還將成為這個事件和時刻的參與者。

決賽地點在杭州市郊的瓜瀝鎮文體中心。看起來破舊的樓房上掛著孟美岐的巨幅海報,商業中心的電子屏幕里滾動播放著她的視頻。這一切要價不菲,但有什麼關係,粉絲們都處在偶像即將C位出道的巨大希望中。

直播8點開始,粉絲們5:30就集合完畢,在廣場上排起長長的隊伍。酒店裡總是能看到穿著粉紅應援色外套的粉絲,她們之中有人從上海連夜趕來,只是為了見證自己偶像出道的一刻。

在另一端,無數人拿著手機為女孩們投票點贊。《創造 101》的相關話題幾乎席捲了所有社交媒體。

而與這種追星狂熱並存的,是圍繞在參賽選手周圍的爭議。

決賽將爭議和質疑的聲音拉高至頂峰。

楊超越決賽的舞蹈表演被評價成「划水」。「楊超越的現場真的太不行。」李子璇的粉絲說,「還佔了別人的位置」。王思聰則在微博上直言:Ycy(楊超越)的出道是侮辱了其他10個人。侮辱了她們的努力,她們的汗水,她們的業務能力。

而楊超越粉絲則認為這種批評大半來自階層上的差異。他們把菲茨傑拉德的話背得滾瓜爛熟,用作反擊的武器——「每當你想要批評別人時,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創造101》,這檔本來不被外界看好的節目,意外突破了圈層,讓那些平日不關注娛樂、綜藝的人也加入了這場全民討論。他們給這些選手的表現賦予了更多社會屬性和意義,甚至上升到階層的爭論。

這很難不讓人想到2005年的「超女」浪潮。而這兩場偶像浪潮的製造者是同一個人——龍丹妮。

13年前,如果在西單乘車,八成會被粉絲攔下來,要求給他們的偶像投上一票。而在《創造101》決賽的現場,粉絲們也拿著向日葵、燈牌等應援物,大聲對坐在看台上的我們:請你們一支持王菊/賴美雲啊!

除此之外,《創造101》的本土化改造也帶有湖南味道。第一期的等級初評定加入了battle元素,被看做是超女時代「PK」的變種。接下來特地增加的踢館賽、幫幫唱環節和獲勝隊人氣選手復活本隊選手的操作也讓人恍惚間回到了被超女支配的夏天。

決賽場上李宇春的出現,更像是一種隱喻和對照。13年前,李宇春也曾經現在賽場上等待自己的命運。而如今她已經成為一個真正的偶像——站在台上就可以掌握觀眾呼吸的人。

而站在她對面的那些女孩,命運仍然待定。《創造101》雖然是一個聲勢浩大的畢業典禮,但這種意義上的「成團出道」也並不足以成為未來星途的保障。

在可以批量生產之後,偶像的生存周期正變得越來越短。那些名字在隨著爆款綜藝街知巷聞之後,下一茬的偶像們就會趕到了輿論中心。

C位出道的孟美岐和第二名吳宣儀,此前是在韓國出道的宇宙少女組合成員。但她們的知名度遠遜於同隊的程瀟。強東玥也曾經入圍2016年《超級女聲》全國12強,也在2017年的《中國有嘻哈》中獲得全國70強,但這種綜藝節目帶來的知名度未能延續。

未能出道的李子璇早在2016年就獲得《加油!美少女》的冠軍,但最終還是做回了伴舞的工作。她的粉絲告訴我:這次決賽沒能成團,只怕之後的路和之前一樣,還是不好走。

幾乎所有行業內的人都同時抱有懷疑和希望地追問,成團出道後,這些女孩的命運如何?再次掀起全民偶像製造浪潮的《創造101》會像2005年的《超級女聲》一樣生產出有持久生命力的偶像嗎?

但對於在這個夏天投入追星的粉絲來說,這個問題無足輕重。

正如新鮮出爐、帶著灼熱溫度的團名「火箭少女」一樣,粉絲曾經是她們的助推器,曾經為她們熱烈燃燒過,就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EOS主網終上線
劉強東帶著老婆去牛津,說他永遠不知道怎麼成功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