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廚師的培養與成長

廚師的培養與成長

本文整理自李志順大師的文章

李志順

中國烹飪大師

全國餐飲業"三名"認定師

全國餐飲業國家級評委

國家高級烹調技師

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會執委

河南烹飪大師

非物質文化文化遺產"廚師之鄉"長垣烹飪技藝傳承人

隨著百姓收入的增加,從當初的吃飽、吃好到今天講究健康飲食,對廚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廚房也從髒亂狹小、煙熏火燎,到如今的電磁爐灶無聲無煙,廚師的工作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餐飲行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人才短缺,烹調技藝良莠不齊。

我從1979年入行,十年學技術、十年做管理、十八年開飯店,對廚師的培養與成長感悟頗深!雖然廚師隊伍在快速發展壯大,但是廚師們的學識、技藝並沒有滿足現代飲食的要求。

有人學廚三兩年便自封大師,用這個精、那個劑去抓人口舌,不認真研究烹飪技藝。更有人上了幾天學習班就成了「高級管理人才」,忽悠投資者開辦新店,店還沒開他就賺得盆滿缽滿,門店賺不賺錢與他無關。開飯店門檻低,租個門面,找個廚師班子,就能開張大吉。所以餐飲行業出現了一批「短命老闆」,當今餐飲企業的平均壽命還不到三周歲。

隨著中央厲行節約政策的實施、各項成本的不斷遞增,食客對綠色食品需求的不斷提高。廚師們才感到真正的廚藝根本無法速成。古人都講「天下事唯有制味最難,善制味者便可治天下」。可見要成為烹飪高手有多難,想成為行業翹楚更是難上加難!我對培養廚師的最基本要求是學習鍛煉三個三年加一年,共十年。

一、三年基礎理論學習。沒機會去專科學院,最起碼頭三年不能只是學習實踐操作,需要自我學習與提升,全面掌握烹飪理論基礎知識。

二、三年崗位實踐,找對自己的角色,站灶還是冷盤等。要對這個崗位充滿熱情,全身心投入。

三、三年學習與提升,這個階段可以去投師、訪友,但絕不可以頻繁跳槽。學習與交流是為了完善原有的知識與技藝。

有了九年的學習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再實踐總結一年,就滿足了精英廚師要求。

對現代廚師三個成長目標的建議:

第一,高超技術型廚師

烹飪技藝嫻熟精通,有拿手絕活與技能。能稱師帶徒、傳授技藝,是烹飪技藝高手、行業中的翹楚,最終成為一代大師名廚。

第二,技術管理型廚師

精通廚藝又擅長廚政管理,會傳幫帶,有超強的自學能力。所帶的廚師隊伍能打「硬仗」,為飯店創造豐厚的利潤。

第三,專家學者型廚師

技術精湛,學識淵博,能理論指導實踐,最終以文載道傳播烹飪文化,擁有自己的學術觀點及專著。

當然,成功是非常艱難的,需要有一個好的導師,最重要的是自己從內心深處對行業有無限的崇敬與熱愛。守住自己內心的凈土,向自己的理想與目標堅持不懈,努力進取,方能實現!

END

愷賢廚藝大課堂,提升廚藝,打造爆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食卡 的精彩文章:

甜蜜小史——中國古代製糖趣談

TAG:奧食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