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紀曉嵐被流放烏魯木齊,因他給親家寄了封信,信中裝了點鹽和茶葉

紀曉嵐被流放烏魯木齊,因他給親家寄了封信,信中裝了點鹽和茶葉

紀曉嵐是清朝的一位大才子,因為才華橫溢,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我們對於他的熟悉,大多通過電視劇中了解,他與和珅鬥智斗勇的故事。有一次,他被朝廷流放烏魯木齊,也與和珅有關係。

當時,紀曉嵐給自己的親家寄了一封信,信中沒有文字,只裝了一點鹽和茶葉,卻被又奸又滑的和珅識破了,將他告到了乾隆那裡,乾隆最終決定將紀曉嵐流放到烏魯木齊。

此事發生在乾隆33年,清朝發生了一件大案。兩淮鹽政官員給乾隆上書,說前任鹽政從商人那裡收繳有庫銀27萬多兩。乾隆從沒有聽說有這項收入,命戶部一查,也沒發現兩淮鹽政曾上繳過這樣的收入。

這項收入以前應該是被地方官員貪污了。乾隆非常震怒,下令徹查此案,派出欽差大臣前往盧見曾、普福、高恆等兩淮鹽官的家中突擊查抄,以掌握證據,這個盧見曾正是紀曉嵐的兒女親家。

紀曉嵐雖然是一個較為清正的官,但也不想女兒的婆家就此遭殃,他決定透露消息給對方,以便於親家提前轉移財產和贓物。但他又不敢直接派人去傳話,以防止被人家抓住把柄。

終於,紀曉嵐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取出一點食鹽、一些茶葉,放入一個空的信封之中,用漿糊把口封好,沒有放紙進去,信封內外沒有寫一個字,派家人連夜送往遠在山東德州的盧見曾府上。

在盧見曾收到這封無字信後,感到很詫異。這個盧見曾也是個進士出身,聰明異常,仔細思考後,終於弄明白。原來,紀曉嵐告訴自己「鹽要查(茶)封」。朝廷要派人來查鹽稅案了,盧見曾迅速將財產轉移一空。

雖然,此事紀曉嵐做的天衣無縫,但還是被他的死對頭和珅抓住了把柄,最終上告到乾隆皇帝那裡。按照清朝的法律,近侍官員漏泄常事的,杖一百;漏泄密事者的,斬首。紀曉嵐按律當斬,但乾隆也有愛才之心,捨不得殺紀曉嵐這個大才子,最終將他流放發配到邊疆烏魯木齊,他的親家盧見曾被拘捕入獄,後來病死於揚州獄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縱覽 的精彩文章:

我國唯一無紅綠燈城市,由八百年前丘處機設計,是世界最大八卦城
她是慈禧太后的妹夫,一兒一孫當了皇帝,他節儉的自曬煤丸過日子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