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女博士跳樓自殺,媽媽眼中她總是不夠好,語言暴力只會加重傷害

女博士跳樓自殺,媽媽眼中她總是不夠好,語言暴力只會加重傷害

01

前兩天讀到一篇文章,講了一個女博士的悲劇。

這是一個常春藤在讀的女孩,在普通人眼中,已經非常優秀了。然而,在她的母親眼中,似乎遠遠不夠好。

這個母親是位事業有成的藝術家,對於自己唯一的女兒也異常地高標準嚴要求。

這一次,她去美國看望女兒。

跟以往一樣,母女倆沒說兩句話,媽媽又開始了她對女兒的「鞭策」。

面對母親的挑剔,女兒忍不住問:

我是不是永遠都沒法讓你滿意?

母親依然沒有正面回答女兒的問題,而是反問: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好嗎?

聽完母親這句話,女兒轉身,決然地從陽台跳了下去,最後沒救回來。

這個母親不愛自己的女兒嗎?認識這對母女的人為之扼腕嘆息。原來做媽媽的在外人面前,其實很為自己的女兒自豪。但是不知道為何,當著女兒的面,卻無法說出一句肯定的話來,只能惡言相向,最終釀成惡果。

02

感喟之餘,我忍不住想起我認識的一個媽媽,她的類似做法。

她在表揚兒子的時候表現的非常克制,動不動就要批評兒子幾句。她說:

我不給他隨時敲邊鼓,提點提點他,他就飄飄然了怎麼辦?以後誤入歧途了、管不了了怎麼辦?

我理解她的意思。上面那位藝術家母親,當初應該也是這樣想的吧?

很多父母都有同樣的觀點。

他們並非不愛自己的孩子。正是出於愛,他們會通過言語上刻意的「提點」,企圖會讓孩子更聽話,變得更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那不是「提點」,而是種語言暴力,是對孩子的羞辱。短期看,也許會讓幼小的孩子變得乖順,但時間久了,就會如同熬鷹,一點點摧毀掉孩子的意志。

這些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有的會因為父母的殘忍而心生憎恨,不惜跟父母纏鬥、抗爭。那個跳樓的常青藤女博士,其實就是在拿命去向媽媽發出自己絕望的吶喊。

但是更多的孩子,只會變得怯懦。他們日復一日,帶著沉甸甸的羞恥心,活在他們內心的困境里。

比如下面我要分享的兩個真實案例。

03

小小是我認識的一個女性朋友。長得很好看的那種。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總覺得她生下來就拿到了一張大王牌。

然而,她卻把自己過得很糟。

她曾經這樣評價自己:我不喜歡自己。我覺得我的長相也就一般吧。體重也是個問題。我跟我媽長得太像了,這讓我最難忍。

我很驚訝於一個所有人公認的美人卻如此自卑。後來知道了,她有一個很苛刻的母親。這母親獨自撫養女兒長大非常辛苦,為了女兒她終身未嫁。

誰也不能否認,她是愛女兒的。但是,她經常對女兒說的話卻是:

站直了!看你什麼樣子!

整天就知道吃吃吃,都胖成豬了真難看!

這個題怎麼又錯了,你的腦子呢?

你這麼笨手笨腳,以後靠什麼怎麼養活自己?

了解了這樣的背景,再對照這個女孩對於自己的極低評價,以及容忍他人對自己頤指氣使,我一點都不覺得驚訝了。

母親對待她的方式,導致了她深重的羞恥心。

然而,這個早已經習慣了被母親打擊和羞辱的女孩,她不僅沒有怨恨,還處處替母親說話。她說她的母親有多麼不容易,之所以那麼刻薄都是為了她好,希望她能變得更好、更優秀一些。她還試著列許多例子,要證明她小時候的確很頑劣、很讓人操心,試圖將媽媽的暴虐全部歸罪到自己身上。

我心疼她,卻覺得拿她毫無辦法。

04

另外一個故事的主人公,則是我的一個遠房親戚。

他娶了個人們口中的「惡妻」。不管他如何努力,都無法讓妻子真正高興。

那個脾氣火爆的女人,動不動指責他「不像個男人」,不夠好。

我見過那女人指著這個親戚的鼻子罵,中間似乎都不帶喘氣兒的。

然而這個男人只是垂頭喪氣,彷佛被釘在了原地無法動彈,無法反抗,只是任由那女人如同機關槍般的言語攻擊。

他怎麼了?

學了心理學以後才知道,他這種情形叫做「強迫性重複」。

很小的時候,他的父母就在言語上羞辱他。我見過那陣勢。他的父親將他的成績單握成一團扔到地上,指著他鼻子大罵:

枉費我還每天輔導你功課!你說你怎麼回事?養著你簡直就是浪費糧食。我怎麼就生出你這麼沒出息的孩子!你就不能聰明點?你哪裡像我的兒子?……

能說這個父親不愛兒子嗎?不,恰恰是愛,所以好像格外嚴厲一些。

後來這個兒子長大,娶了妻子。他妻子指著他鼻子罵的架勢,跟當初他父親罵他的樣子沒什麼不同。

事實上,正因為兒時遭受了那些言語上的羞辱,他才娶了他的妻子,一個像他的父母那樣難以取悅的女人。

有著健康童年的人,見到這樣的女人早就會躲開了,哪怕是婚後才發現這女人的真實面目,也總會有反抗的行動。

他卻相反。

他不但習慣了這樣被對待,甚至潛意識裡還希望重溫童年的創傷,希望這次扭轉乾坤。

可惜問題是,這種「強迫性重複」往往不能消除創傷,只會加重傷害。

05

上面的例子讓我們清楚地看到,打擊和羞辱帶來了什麼?要麼孩子奮力反抗;要麼孩子習慣了被羞辱。最糟糕的是,這些孩子的情感世界會遭受嚴重創傷,自尊極低,並有受虐傾向。

所以,我們能怎麼辦?

第一,父母管好自己的嘴,杜絕給孩子貼標籤的行為。

我見過太多父母,反覆斥責孩子笨、懶惰、邋遢、粗心或者其他缺點,言語中充滿了對孩子的貶損。

比如「你看誰像你,整天毛手毛腳的!」「就你這樣,還是別學XX,學了也是浪費錢」「你怎麼笨成這樣」「你幹什麼事都拖拖拉拉!」……這些都是貼標籤的行為。

如果父母說的這些缺點屬實呢?那麼父母的再次斥責,沒有什麼新鮮的作用,只不過證實了孩子對自己的評價罷了。

如果孩子尚未意識到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呢?那麼父母的評價,必然會說服孩子相信自己的確很糟糕

而後,這些缺點和問題,就會根深蒂固,孩子於是變得氣餒,並喪失改進的勇氣。

所以,父母這樣做,值得嗎?

第二,發自內心欣賞孩子,以及學會具體誇孩子

我知道有父母仍然會擔心,如果自己不給孩子製造點兒挫敗感,以後會耐不起挫折。

這些父母可能忘了,不需要父母刻意製造挫折,孩子長大的過程自然而然就會感受到許多的挫敗感。

一個孩子到底憑得什麼去克服挫折呢?靠得是他心裡的能量和底氣。而這些能量和底氣,來自父母的欣賞和恰當評價。

孩子小時候,他們對自己是充滿不確定感的,需要在別人眼中看到並確認自己的價值。

等到一定階段,孩子成長成熟了,就像這個內在結構,被很多真心的認可和鼓勵打好了地基,他了解自己了,他才能獲得:「我很好」、「我能行」這樣的信念。

這些信念,才是孩子未來克服各種人生挑戰的真正武器。

所以,請發自內心接納、欣賞你的孩子。

你當然不需要虛假地誇孩子「你真棒」「你真厲害」。你只需要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並且具體的描述出來就好了,比如:「你今天把碗洗的很乾凈,不錯!」「你一筆一划寫字的時候,看著特別工整!」「你扮鬼臉逗妹妹笑了,很有大哥哥的模樣呢!」……

這些句式不外乎告訴孩子,當你如何做的時候,結果最好。從這些言語中,孩子就既能感受到你的溫暖鼓勵,又能明白下一步如何努力方向才對。

知道嗎?你的眼光,對孩子來說就是一束光。

這束光照見的是糟糕,這個糟糕就會在孩子的生命中無限放大。

這束光照見的是努力、進步……以及美好,那麼,這些優點和這些美好,就會真正成為孩子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看你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最後的提分機會,學會這6條小技巧,或許能提高30分
孩子寫作業太慢,原因有7種,趁早改是關鍵!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