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在「棒棒龍舟節」暢想與表達

在「棒棒龍舟節」暢想與表達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民俗節日。自古以來,人們在端午節有吃粽子、掛菖蒲、佩香囊、賽龍舟等習俗。那麼,孩子們在幼兒園如何過端午節才更有意義?端午節帶給孩子們的發展價值又是什麼?

立足幼兒生活環境,基於幼兒生活經驗

幼兒園怎麼過端午節,這還得從孩子們生活的地方說起。我園地處杭州蔣村西溪區塊,入園的孩子們大部分從小生活在這裡,對本土的習俗和文化耳濡目染。而在蔣村,端午節最主要的風俗和最盛大的活動便是划龍舟、賽龍舟了,它在乾隆下江南時被御封為「龍舟盛會」,遠近聞名,自2009年起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期間,蔣村人划龍舟要持續好多天,要進行一系列非常講究的儀式和程序,內容包羅萬象、豐富精彩。

孩子們從小感受著這些民俗文化,在生活中經歷著這些民俗活動,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對「蔣村龍舟」,孩子們有很強烈的熟悉感,當教師在班級播放「賽龍舟」視頻時,他們便紛紛叫嚷起來「我爸爸也會划龍舟」「我也去看過龍舟比賽」……可見,孩子們對蔣村龍舟既有著濃厚的興趣,又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正契合了我們開展端午節活動基於已有經驗的生活化原則。

梳理節日教育目標,突出情感體驗積累

有的幼兒園節日活動重視的是一種形式,往往呈現出「節日到真熱鬧,節日過丟一邊」的狀態,對節日的文化寓意和對幼兒生命成長的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缺失文化內涵。我們認為,傳統節日活動對於幼兒最根本的價值在於它的文化寓意,是幼兒能夠感受到的民族精神。因此,孩子們過端午不僅僅是把成人經歷的事情也模仿著經歷一遍,而是需要從生活的環境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通過幼兒可以感受和理解的方式來加以體驗,從而實現文化感知、情感積累。

「蔣村龍舟」的多樣化造型,船槳、船身上的圖騰,文劃、武劃、潑水、載泥壩等不同的劃法技巧,龍舟音樂、樂器及其演奏的熱鬧氣氛,龍舟賽中蘊含的你追我趕、團結一致、奮勇向前的「龍舟精神」等,這些都是孩子們可以感受並從美術、音樂、語言、健康、社會認知與交往等維度進行多種探究嘗試和多元表達的重要載體。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傳統節日活動,引導幼兒了解節日的含義和當地的民俗風情,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以及對周圍人與事物的親近關愛之心,並在此基礎上逐步體會和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

分段實施教育活動,支持幼兒主動探究

在我園,端午期間還有一個全園孩子人人熟知的園本節日,那就是「棒棒龍舟節」。孩子們結合「蔣村龍舟」,分階段持續深入探究,獲得快樂成長。

第一個階段是前期經驗準備。孩子們對民俗文化的理解與喜愛,建立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經歷過了,體驗到了,才會內化於心,才會有更多想要表達的願望和可以表現的內容。

首先,尋訪調查,積累感知經驗。教師通過QQ群、家園聯繫欄向家長宣傳幼兒園「棒棒龍舟節」活動的目的和意義,發動家長帶孩子到西溪濕地尋找並了解西溪龍舟。教師還帶領孩子們到龍舟製作工坊實地調查,近距離地看龍舟、摸龍舟、坐龍舟。通過一次次的尋訪調查,孩子們對蔣村龍舟有了更多的了解,充滿了探究慾望。其次,直擊現場,豐富情感體驗。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實地觀看龍舟盛會使幼兒獲得了直接的感知經驗,在這樣的情境中,愛家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再其次,訪談討論,交流已有經驗。訪談指的是教師與幼兒個體之間的交流,它有助於教師及時發現幼兒個體的經驗和需要。討論指的是在教師組織下的幼兒集體之間的相互交流,它有助於教師了解幼兒的整體情況、已有經驗,增進相互學習,尋求共同興趣。這些討論為下階段做龍舟和玩龍舟遊戲作了鋪墊。

第二個階段是自主探究表現。我們認為「棒棒龍舟節」是屬於孩子們自己的節日,應該讓他們自己做主,因此,我們為孩子們創設了更多自由發揮的時間和空間,注重促進他們主動建構和自主探究,將節日活動與一日生活自然融合,支持他們的自我調整、自我實現和多元表達。

首先,孩子們自己設計「節日暢想策劃書」。有了前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孩子們在策劃節日活動時具有明確的目的,帶有自己的情感傾向。如在龍舟節活動策劃中,孩子們的想法五花八門,有的想搭龍舟,有的想表演賽龍舟,有的想做龍舟。最後通過集體分享,師幼共同確定活動內容,並明確活動進行的先後順序,最終形成一份班級龍舟節暢想策劃書。其次,支持和幫助孩子們實現活動設想。完成「節日暢想策劃書」之後,孩子們盼望著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做過多干預,而是鼓勵他們自己探索嘗試,努力解決問題,在其需要時適當給予幫助。如許多孩子想做龍舟,為此教師組織了製作龍舟討論會。孩子們根據意願分成塗塗畫畫組和剪剪貼貼組,經過自主協商,還形成了裝飾龍尾組和剪龍鬚組。再其次,鼓勵孩子們多種方式的創意表達。教師鼓勵和支持孩子們在充分感知體驗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各種方式表達感受和感悟,引導他們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於是就有了繪畫類、製作類、搭建類、遊戲類、表演類等多樣化的表達和各式作品展示。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蔣村龍舟盛會少不了本土的家長,因此在我園的「棒棒龍舟節」活動中,教育主體既有快樂自信的小主人,也有真情互動的大朋友。家長與社區人員也積极參与進來,共同為節日活動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和力量,共同促進孩子們健康發展。

傳統節日經過本土化、生活化、個性化的實施,為孩子們創設了輕鬆、愉悅的節日氛圍。讓每個孩子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快樂自主地參與到節日活動中並獲得情感上的積累和升華,是節日活動最重要的教育價值。

(作者單位:杭州市西湖區蔣村花園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24日第3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教育機器人:智慧學習環境的關鍵點
改革,圍著「兒童自主學習」轉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