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玻璃動物園》:田納西?威廉斯的自傳和自況

《玻璃動物園》:田納西?威廉斯的自傳和自況

很難說《玻璃動物園》是田納西·威廉斯(TW)虛構出來的一個戲劇。因為從故事來看,其中的人物和社會背景,都與TW的家庭成員極為相似。母親阿曼達像是TW的母親艾文娜,勞拉身上有他那個患有精神病的姐姐露絲·威廉斯的影子。故事發生的地點,恰好是TW早年生活過的聖路易斯。TW對這個城市沒有絲毫的好感:「這是個冷漠、自命不凡、做作、偏狹、愚蠢和粗野的地方」。

《玻璃動物園》里所發生的事情正是我們家在聖路易斯·恩賴特大街6254號生活的真實寫照……的確有一個吉姆·奧康納被帶回家給我姐姐。劇中的湯姆是我的哥哥,阿曼達·溫菲爾德當然是我的母親。

——達金·威廉斯(TW胞弟)

在劇中,湯姆作為家中唯一一個男丁,負責起了承擔家庭所有開支的重任。即便如此,他的母親阿曼達並沒有對此表示出任何感激。他總是覺得倉庫的工作不體面,嫌湯姆收入太少。對女兒的自閉憂心忡忡,而且還在張羅著要給女兒相親。

假若說這一切只是一個母親的「正常」而「合理」的表現的話,那麼阿曼達總是回憶起自己年輕時的「榮光」,則多多少少有些「病態」。在她的回憶中,她是一個萬人迷,總會有數不清的小夥子圍繞在他的周圍大獻殷勤。而她似乎只要微微點頭,就能享盡人間一切富貴。

阿曼達:所有上門來找我的那些男客人都是種植園主的兒子,所以我猜想自己會嫁給其中一個,在一大片土地上,由一大群用人伺候,成立家庭,生兒育女。可是做男人的求婚,--做女人的接受!

可是到頭來,她也只嫁給了一個普普通通的電話接線員。而這個接線員,也在多年前離家出走了。缺席的男人,最後留給家人的線索,只有「你好,再見」這幾個字。所以,父親的缺席,讓湯姆早早地成為了家庭的頂樑柱,並一再忍受母親的「精神控制」。

阿曼達:我嫁給一個在電話公司幹活的人!就是在那兒眉開眼笑的那位先生! 她指指相片。)一個電話接線員--卻愛上了長途旅行!眼下他在旅行,我連他在哪兒也不知道。

在眾多分析《玻璃動物園》的論文里,大量的觀點指向了黑奴制和農業社會與工業社會的轉變。

有人認為阿曼達所代表的是舊時南方農場主的後裔,他的兒子在家裡是個掙錢工具,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黑奴」的替代品。因此,湯姆在結尾處的出走,象徵著一代人——無論是白人、黑人——的覺醒和自覺。

還有分析認為,在工業化時代大舉壓境的轉捩點上,阿曼達所熟悉的往昔時光,正在慢慢消逝。她所代表的那種舊時貴族生活——英格蘭貴族保守黨的後裔——正在被新興的資產階級所取代。因此,她只有牢牢地控制住自己的孩子,用強迫式、壓制式的教育,來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到劇本的結尾,勞拉愛情失敗,湯姆離家出走,則象徵工業文明無可避免的來臨。

上述兩種觀點,大致都是成立的,但也沒有太多的說服力,簡而言之,都是「階級鬥爭為鋼」的那一套馬列主義的說辭與大話。

《玻璃動物園》里的湯姆,是一個全知型敘事角色。也就是說,全劇的故事,是他的回憶。那麼湯姆的視角和觀點,才是解讀劇本的關鍵。更何況,整個故事並沒有展現阿曼達一家人拮据的生活,湯姆和勞拉對於生活的「反抗」才是重點。

湯姆:首先,我把時間撥回去。我把時間倒退到那個古怪的時期,三十年代……在西班牙,有革命。在這兒,只有喊叫和混亂。在西班牙,有格爾尼卡。在這兒,有工人鬧事,有時候在本來太太平平的城市裡鬧得還挺凶,就象在芝加哥啦、克利夫蘭啦、聖路易斯啦……這就是這齣戲的社會背景。

勞拉因為殘疾,一直自卑。她熱衷於收藏玻璃的動物製品,聊以自慰。可當她的「愛慕對象」打碎了一個獨角獸之後,她驀然發現,原來沒有了角的獨角獸,和玻璃馬沒有區別。而獨角獸本身也是人們所幻想出來的「神獸」。所以,勞拉是自顧自地談了戀愛。

而湯姆這個角色更加複雜。他一直在與家庭責任以及社會關係做鬥爭。在人物的設定上,湯姆既是兒子、哥哥,也是長輩、父親。他所處的這種格格不入的窘境,在表面上是因為父親的缺席造成的。實際上,卻有更深層的原因。

湯姆在故事開場前,有幾句意味深長的話:

湯姆 嘿,我口袋裡揣著把戲,袖子里藏著花招。可我跟舞台上的魔術師正好相反。他給你們的是貌似真實的幻覺。我給你們的呢,是可愛的幻覺掩蓋下的真實。

這幾句台詞的關鍵詞是,「幻覺」、「真實」。假若說,勞拉那碎掉的獨角獸變成了馬,是「幻覺」破滅,「真實」顯現的話,那麼關於湯姆的「錯覺」和「真相」又是什麼?

在TW的筆下,湯姆一直在有意無意地逃離家庭,他要去電影院看電影。這是他「逃避」家庭責任的「錯覺」。而關於此的「真實」則是,湯姆是一個同性戀。

作為一個同性戀作家,TW一直在竭力表現自己的同性戀意識。可在當時美國的社會環境下,石牆事件之前,麥卡錫主義大行其道,美國文藝圈對同性戀的反對,是公開的。甚至還有「威爾士鎖門法令」的高壓線。

威爾士鎖門法令:只要舞台上出現同性戀人物,或出現讚揚、支持同性戀的台詞,劇院就要被查封。

在這種態勢之下,TW只能隱晦地用各種戲劇手段來表現同性戀角色的「反抗」。在本劇中,湯姆不停地要去看電影,並且常常深夜才回家。他的母親不得不懷疑自己的兒子在外面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這並非聳人聽聞。在TW的回憶錄里,他就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經常夜巡街頭,等待同性戀。而電影院,也是同性戀交友的場所(參見《費城故事》)。

阿曼達: 我認為你一直在干你感到害臊的事。所以你才有這樣的舉動。我不相信你天天夜晚去看電影。沒有人一夜接一夜去看電影。凡是頭腦正常的人,誰也不像你假裝的那樣經常去看電影。人們不在將近半夜的時候去看電影,電影也不是在深夜兩點的時候散場。

所以,湯姆之於家庭的抗爭,之於經濟的抗爭(幻覺),歸根結底,是之於同性戀身份的抗爭(真實)。

在TW的作品序列里,勞拉、湯姆這一對角色,不只出現了一次,在此之前,TW撰寫了短篇小說《一個玻璃中的女孩的畫像》。在這個故事裡,勞拉是主角,而湯姆則是講述人,除了引出故事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而到了《玻璃動物園》中,湯姆則變成了故事講述者和角色,而勞拉的故事,則是TW所使用的「障眼法」,掩蓋了他真正的表現同性戀意識的「戲法」。

湯姆:你可看到他們在垃圾箱或電線杆子後面接吻.

這就是我在沒有變化,沒有冒險的平淡生活中所能得到的慰藉.

今年,冒險和變化即將來臨,它們好象就在附近向孩子們招手呢.

如孕育在伯希特斯加登上空的迷霧裡,隱藏在張伯倫的雨傘中.

西班牙有格爾尼卡戰役.

但是我們只有最新的搖擺音樂,美酒,舞廳,酒吧,電影和色情,它們象掛在黑暗中的枝形吊燈,以短暫的,騙人的彩虹照耀著世界——

全世界都等待著炮轟襲擊!

1944年,《玻璃動物園》完稿,翌年首演,收穫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TW卻並不滿意戲劇工作者未能呈現其「同性戀意識」的深意。於是,在1949年,他又以湯姆和姐姐的故事撰寫了短篇小說《關於小提琴》的事件。

在故事中,姐姐是一個具有鋼琴天賦的少女,在月經初潮後,遇見了小提琴手理查德·邁爾斯。小鹿亂撞之下,姐姐無法演奏早已爛熟於心的旋律。不過,這又是TW的障眼法。他真正著力表現的,是同樣愛上了理查德的弟弟,並用大量篇幅表現了弟弟發覺自己是同性戀的複雜心理。

5年之後,TW的舊話重提,可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在《玻璃動物園》中不方便說明白的同性戀問題,可以在短篇小說中一吐為快——而這個寫於劇本完稿五年後的小說,也是正確理解《玻璃動物園》的關鍵

——一切的一切,都是TW的自傳,也是TW的自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看演出 的精彩文章:

TAG:一起看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