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外媒:美國農民或正成全球貿易最大輸家,「二師兄」將無路可走?

外媒:美國農民或正成全球貿易最大輸家,「二師兄」將無路可走?

我們近日提及,貿易從來就不是一方能搞定的事,在多國市場的合圍下,美國市場在一些領域中或正走到崩潰甚至必須要服軟的邊緣。因為市場的選擇是多向的,在世界經貿中,大多數產品都不具備唯一性,市場就是衡量產品的金標準。一旦失去市場,或者失去了爭取市場份額的時間,受損的終將是保護主義的一方。我們就以農業和食品加工領域為例,美國經濟的已遠大於「自損八百」的標準了。

圖片來源The Fiscal Times

截止目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歐盟、俄羅斯、印度、土耳其等多個經濟體紛紛展開對美國相關農產品徵收或提高關稅務的計劃。對此,伊利諾伊州農場主斯科特·哈爾平近日表示,「每一天,有關貿易和關稅的消息在擊打著美國農民家庭。對美國農業來說,眼下是不確定的時期。」北達科他州種植大豆的農場主蒙特?彼得森則表示,「很多美國農民想知道一些已經確定的合同銷量。」路透社專欄作家Karen Braun則認為,美國農民可能正在成為全球貿易博弈中最大的輸家,而美國大豆或將受到永久的創傷。

相比於大豆等植物蛋白類產品出口受打擊程度來說,美國養殖「二師兄」-生豬的農場主近期已遭受了看得到摸得到的損失,這就是錢包越來越小,賺得錢越來越少,利潤微乎其微。分析師們指出,美國幾家大型豬肉加工商的利潤降至三年來低位,根據分析公司HedgersEdge的計算,僅6月15日當周,美國豬肉加工業者每加工一頭肉豬就得虧損5.41美元。這是自2015年5月11日止當周平均虧損7.31美元以來最大的虧損金額。

BWC中文網觀察團隊注意到,一些肉製品加工企業只能從美國農民身上盤剝微不足道的利潤了。比如,泰森食品及Smithfield Foods 等加工商可能會藉由減少支付養豬戶的款項,並調高豬肉批發價格,以阻止利潤下滑。但另一個選項--透過削減工廠營運以降低投入成本,則是一項頗為棘手的作法,因為肉豬數量適逢季節性吃緊,且時值四座新廠競相搶食市場大餅。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養殖生豬的農場主受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豬肉產品最大的兩個客戶墨西哥市場和中國市場都對美國豬肉及相關產品提出開徵了關稅計劃。比如,墨西哥肉類生產商聯合會本月稍早前表示,墨西哥將對美國豬肉徵收20%的進口關稅,屬於正當防衛。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向墨西哥出口80多萬噸火腿和其他豬肉產品,價值15億美元。出口到中國的豬肉產品總價值達11.6億美元。

就在美國養殖生豬的農場主或受到巨大經濟損失過程中,其他經濟體的農民們或正在坐收漁人之利。德國《農業日報》近期表示,「歐盟豬肉生產商成為大贏家!」歐盟農業專員菲爾·霍根稱,「墨西哥將進一步開放市場,從歐洲和其他國家進口更多的豬肉。這關係到35萬噸豬肉。」「墨西哥選擇信任歐盟而不是美國。」

圖片來源twitter

跡象表明,美國農業經濟的受損程度已波及包括種植業、養殖業在內的全領域。而這些產品,都具備鮮明的季節性和周期性,一旦市場積壓嚴重,像豬內臟等美國人並不受吃的產品或面臨產能過剩而垃圾成災的景象。有一種調侃是,美國經濟非但沒能保護自己的貿易,反倒因為「二師兄」無外安放,而犧牲了環境和美國農民的錢袋子。(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全世界炒房客或正在蜂擁至這個城市,是賺錢機會還是經濟陷阱?
中國市場正在進入一個新賺錢周期,或將出現四個新信號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