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科醫生必須知道的中國中西醫骨科發展史

骨科醫生必須知道的中國中西醫骨科發展史

編者按

中國骨科起源於醫學的兩大支,即祖國(傳統)醫學和西方醫學。

本期,德醫骨科和您一起重溫一下中國中西醫骨科發展史,一是對我國骨科界的前輩及其所做的貢獻進行追憶,二是希望幫助廣大骨科醫生能進一步了解過去,以便更好地開創骨科事業的未來。

我們先從中醫骨傷科聊起。中醫骨傷科是研究防治人體皮、肉、筋、骨損傷與疾患的一門科學。古屬「折瘍」、「金鏃」範疇,又稱「接骨」、「正骨」、「傷科」等。中醫骨傷科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對保障人民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影響。

中醫骨傷科的起源

(遠古~公元前21世紀)

在烘火取暖和烤炙食物的基礎上,人們發現熱物貼身可以解除某些病痛,產生了原始的熱熨療法。在傷處撫摸、按壓以減輕癥狀,摸索出一些簡易的理傷按摩手法。

對傷口用樹葉、草莖及礦石粉等裹敷,逐漸發現具有止血、止痛、消腫、排膿、生肌、斂瘡等作用的外用藥物,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古代人採用舞蹈祛邪解郁,舒展筋骨,逐漸產生導引法。新石器時代已產生外科手術器械——砭鐮,並出現了外傷科名醫——俞跗。

由於當時創傷是威脅人類生存和健康的主要因素,所以外傷科醫療技術比其他科發達,並更早推廣應用。

中醫骨傷科的萌芽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

夏代已有了人工釀酒。酒是最早的興奮劑、麻醉劑和消毒劑,可以通血脈、行葯勢,也可以止痛、消毒,這對治療創傷疾病很有意義。商代冶煉技術有很大發展,「刀」已經作為骨傷科手術工具了,並已應用活血葯內服治療跌打損傷。周代已有醫政的設置和醫療的分科。

醫生分為「食醫」、「疾醫」、「瘍醫」和「獸醫」。其中瘍醫就是外科和骨傷科醫生,其職責是:「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葯、 殺之齊」。

當時,損傷分為傷(皮膚損傷破裂)、創(皮膚與肌肉損傷破裂)、折(骨骼折斷)、斷(皮、肉、筋、骨完全斷裂)四種不同類型,同時採用「瞻」、「察」、「視」、「審」四種診斷方法,這既是法醫學起源的記述,又是古代中醫骨傷科診斷水平的標誌。

骨傷科基礎理論的形成

(公元前476~公元220年)

馬王堆漢墓的醫學帛書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和《帛畫導引圖》等,系戰國 時代的文獻,保存了當時診治骨折、創傷及骨病的豐富經驗,包括手術、練功及方葯等。《五十二病方》描述了「傷痙」的臨床表現,這是對創傷後嚴重併發症——破傷風的最早記載;應用水銀膏治療外傷感染,這是世界上應用水銀於外傷科的最早記載。

《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體解剖、生理、病因、病機、診斷、治療等基礎理論,奠定了中醫理論體系。《內經》闡發的肝主筋、腎主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脈及氣傷痛、形傷腫等基礎理論,一直指導著骨傷科的臨床實踐。

此外,《呂氏春秋·季春紀》認為:「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主張用練功療法治療足部「痿躄」,為後世骨傷科動靜結合理論奠定了基礎。

西漢初期,名醫淳于意留下的「診籍」記錄了兩例完整傷科病案:一則是墮馬致傷;一則是舉重致傷。

東漢《神農本草經》載入骨傷科藥物近100種。

漢代著名外傷科醫家華佗發明麻沸散,施行於剖腹術、刮骨術,還創立五禽戲。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臨床醫學巨著,創立理、法、方、葯結合的辨證論治方法,記載了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摩等創傷復甦術。

骨傷科診療技術的進步

(公元220~960年)

《肘後救卒方》為晉代葛洪所著,此書首先記載用竹片夾板固定骨折,並在世界上最早記載了下頜關節脫臼口腔內複位法。

北魏太醫署已有骨傷專科醫師——折傷醫。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第一部中醫病理專著,提出清創療法四要點:清創要早、要徹底、要正確地分層縫合、要正確包紮。在治療開放性骨折、清除異物、結紮血管止血、分層縫合等方面的論述,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唐·藺道人《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骨傷科專著,提出正確複位、夾板固定、內外用藥和功能鍛煉的治療大法,以及傷損按早、中、晚三期治療的方案。首次記載了髖關節脫臼分前後脫臼兩型,採用手牽足蹬法整復髖關節後脫位。

此外,對骨傷科的進步有突出貢獻的尚有南齊·龔慶宣《劉涓子鬼遺方》、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備急千金翼方》及唐·王燾《外台秘要》等。

中醫骨傷科的發展

(公元960~1368年)

宋朝「太醫局」設立「瘡腫兼折瘍科」,元代「太醫院」設十三科,其中包括「正骨科」和「金鏃兼瘡腫科」。

此期主要成就有:宋代《歐希范五臟圖》,描繪了內臟形態及解剖關係;宋慈《洗冤集錄》,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法醫學專著;王懷隱《太平聖惠方》,介紹用柳木夾板固定骨折;太醫局《聖濟總錄》,總結了宋代以前的骨傷醫療經驗;張杲《醫說》,介紹了腳踏轉軸及竹管的搓滾舒筋練功療法;許叔微《普濟本事方》,記載用蘇合香丸救治跌傷重症;《夷堅志》記載了邢氏同種異體骨移植頜骨成功病例。

宋金元時代,出現了學術上爭鳴局面,張元素《醫學啟源》總結了治療骨傷的引經葯;張從正《儒門事親》主張採用攻下逐瘀法治傷;李杲《醫學發明》創製疏肝活血逐瘀的方葯——復元活血湯;張潔古《活法機要》提出骨傷的三焦辨證方法;朱震亨提倡養陰療法。元代李仲南《永類鈐方》首創過伸牽引加手法複位治療脊柱屈曲型骨折,創製手術縫合「曲針」。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在世界上最早施用「懸吊複位法」治療脊柱骨折,創製麻醉藥「草烏散」。《回回藥方》還吸收阿拉伯醫學知識。

中醫骨傷科的興盛

(公元1368~1840年)

明初,太醫院設有十三科,其中「接骨」、「金鏃」兩科屬骨傷科範疇。隆慶五年(1571年)改名為正骨科(又名正體科)。

清朝太醫院設九科,其中有「瘡瘍科」和「正骨科」。

此期主要成就有:明代《金瘡秘傳禁方》記載用骨擦音診查骨折的方法;朱楠《普濟方》輯錄大量骨傷科方葯;異遠真人《跌損妙方》總結按穴位受傷而施治的方葯,其「用藥歌」廣為流傳;薛己《正體類要》重視整體療法,其「氣血學說」、「平補法」影響甚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葯1892味,其中骨傷藥物170餘種;王肯堂《證治準繩》對骨傷科的診治方法及方葯進行了由博而約的歸納整理。清代,吳謙《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總結了清朝以前的正骨經驗,提出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沈金鰲《沈氏尊生書·雜病源流犀燭》對骨傷的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皆有闡述;胡廷光《傷科彙纂》收集大量骨傷科文獻,並結合自己臨床經驗加以整理;趙廷海《救傷秘旨》收錄少林學派的治傷經驗;錢秀昌《傷科補要》較詳細地論述骨折、脫位的診治方法;王清任《醫林改錯》尤善活血化瘀治傷,某些方劑至今仍廣為採用。

中醫骨傷科的危機

(1840~1949年)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文化的侵入,中醫受到歧視,骨傷科處於自生自滅的境地,靠祖傳或師承而延續下來,出現一批傷科名家。中醫骨傷科從分散的個體開業形式向集中的醫院形式過渡。

1958年以後,全國各省、市、縣相繼成立了中醫院,院內多設有骨傷科。不少地區還建立了骨傷專科醫院。50年代,上海市首先成立「傷科研究所」,70年代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研究所與天津市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研究所相繼成立。自50年代開始,全國各省市普遍建立中醫學院與中醫學校。80年代各中醫學院相繼成立中醫骨傷系,培養大學本科生,不少院校還培養骨傷專業碩士生與博士生。建國後,各地著名老中醫的正骨經驗普遍得到整理與繼承。1958年,我國著名骨傷科專家方先之、尚天裕等虛心學習著名中醫蘇紹三正骨經驗,總結出新的正骨八法,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一書,提出「動靜結合」、「筋骨並重」、「內外兼治」、「醫患合作」治療骨折的四項原則。70年代以來,傳統的中醫骨傷科經驗得到進一步發掘、整理與提高,逐步形成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治療骨折、骨病與軟組織損傷的新療法。1986年中國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學會成立。近些年來,光鏡、電鏡、電生理、生物化學、生物力學、同位素、電子計算機、磁共振等現代科學技術已在本學科的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中得到應用。

進入現代,醫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從治療的角度劃分,骨科以分為創傷類、脊柱類、關節類、足踝類。目前在一些大型的醫院分類更細,有些甚至將脊柱類還細分為頸椎、腰椎等。現代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系統的解剖、生理和病理,其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在以上三種治療方法中更加偏重於手術治療。我們再進行一下回顧。

現代骨科的啟蒙時期

(1921—1949年)

20世紀初,西醫骨科在中國尚處於萌芽階段,僅在少數幾個城市開展。

在此期間,舊中國一些出國留學深造的醫學生相繼回國。191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的牛惠生教授和1925年在美國Rush醫學院畢業的孟繼懋教授回國後均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和北京協和醫院從事教學和骨科臨床工作;1937年葉衍慶教授在英國利物浦大學醫學院進修骨科,獲骨科碩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在上海仁濟醫院和Marshall Jackson Polyclinic開展工作。屠開元教授1930年畢業於德國柏林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並於1933年到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在Bohler教授指導下進修骨科,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立即回國參加紅十字會救護總隊,任骨科主任。此外,從國外回來的骨科醫師還有趙長林教授(1940年)、方先之教授(1936年)、陳景雲教授(1940年),他們都曾先後在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任職。20世紀40年代出國深造陸續回國的還有陸裕朴教授、王桂生教授、過邦輔教授、謝錫奈教授、楊克勤教授、馮傳漢教授、沈天爵教授、何天琪教授、范國聲教授、陶甫教授、田武昌教授、周潤綜教授等,他們先後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大量骨科論文並出版了許多骨科專著。

在這一階段,諸多前輩共同努力,填補了一個個空白,在神州大地開創了西醫骨科。

第一個骨科專業:

1921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成立了我國第一個西醫骨科專業組,開展骨折治療、畸形矯正、關節成形等手術,美國人George Wilson Van Gorder成為首任主任。1922年,George Wilson Van Gorder首次應用關節成形術治療強直性脊柱炎;1937年,Leo J.Miltner根據舊中國很多婦女纏足因而出現各種足部畸形的情況,撰寫了相關論文,並在J Bone Joint Surg發表。孟繼懋(1897—1980)是北京協和醫院第一任華人骨科主任,1935年,孟繼懋與Leo J Miltner合著的《Primer on Fracture and Dislocation》成為國內該領域第一本現代骨折教材,在傳播骨與關節創傷的治療理念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孟繼懋教授首創治療股骨頸骨折的孟氏截骨術(1941年)和孟氏肩關節融合術(1945年),並於1957年為創建北京積水潭醫院做出了巨大貢獻。

第一個骨科醫院:

1928年,牛惠生(1891—1937)在上海建立了中國第一所骨科醫院。1944年,方先之(1906—1968)在天津建立我國第二所骨科醫院——天津醫院,他在國內首先應用骨折內固定治療骨折,早在1939年就引進Sherman鋼板螺釘,1952年被聘為天津醫學院骨科教授。方先之教授的主要貢獻是在抗結核藥物的保護下,進行骨與關節結核病灶清除治療。此項工作開始於1946年,積累了1 000餘例的臨床經驗,並於1957年出版了相關的論著。此外,方先之教授還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骨折。陸裕朴教授,20世紀40年代曾在美國Iowa大學醫學院進修骨科,並隨Sterling Bunnell從事手外科專業,他及其同事對先天畸形矯正、周圍神經修復與癒合、骨形態發生蛋白以及骨腫瘤均有深入的研究。

骨科學會雛形:

1937年中華醫學會總會在上海成立了骨科小組,其成員有:牛惠生、朱履中、胡蘭生、葉衍慶、孟繼懋、任廷桂等,是我國骨科學會的雛形。

骨科的發展時期

(1949—1966年)

20世紀40年代後期,從歐美深造歸來的我國第二代骨科前輩如陳景雲、王桂生、過邦輔、范國聲、何天騏、周潤綜、馮傳漢、呂式瑗等遍布全國各地,使西醫骨科專業在全國逐漸普及。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骨科隊伍有了很大的發展。骨科在各大醫學院成為獨立的一門專科,甚至在廠礦和縣級以上的醫院都設立了骨科專業,並舉辦了各種骨科醫師進修班,在科學研究和培養人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骨科的理論與技術得到了提高。衛生部委派方先之教授在天津組辦骨科訓練班,先後培養了600餘名青年骨科醫生,為我國骨科事業的發展輸送了大批骨幹。

60年代前後,骨關節結核的手術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及斷肢(指)再植等方面均領先於國際水平,創傷急救、抗休克、抗感染及創面處理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北京、上海等地相繼成立了骨科研究所,多數大型綜合性醫院普遍建立了骨科病房。

至70年代,床位超過30張的骨科病房已普及到部分地區級醫院(部隊師級以上的醫院),縣級醫院也出現骨科專業小組或骨科專職醫師。北京、天津等地也相繼出現了大型的(骨科病床在300張以上)、以骨科為重點的綜合性醫院。

骨科的艱苦時期

(1966—1980年)

十年動亂,廣大的骨科醫務工作者所處的境況非常艱苦,但仍堅持臨床工作和相應的研究工作。在努力完成治病救人的醫療任務的同時,遵循「醫、工、研」相結合,在骨科的基礎理論研究、骨腫瘤、顯微外科與人工關節置換等方面都做出了驕人的成績。

人工關節開始仿製研製:

1970—1971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骨科王琰、陳中偉等醫生為治療一位膝關節腫瘤患者,與上海手術器械六廠合作,定製了膝關節假體。接著採用上海鋼研所提供的TC4鈦合金原材料,又開發了頭、頸分離的直柄型人工股骨頭,在一年多時間內,臨床應用於百餘例患者。70年代初,在上海市政府和市衛生局領導下,上海市成立了人工關節協作組,組長為陳中偉。他們用TC4鈦合金製造了Moore彎柄型人工股骨頭,並得到很多醫院的認可,並逐漸取代了直柄型股骨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同時人工關節種類也發展到肩關節、肘關節、指關節和人工掌骨等。1971年,北京鋼鐵研究總院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郭興唐等醫師合作,開始選擇材料試製人工關節。由於當時信息閉塞、資料缺乏,最初用316L不鏽鋼仿製了軸心式膝關節和鈦及鈦合金人工股骨頭,臨床實驗發現前者強度低、易彎曲,後者易磨損、致使關節周圍組織變黑。

為此,從1978年開始研製鑄造鈷鉻鉬合金關節假體,先後為積水潭醫院仿製出新Muller型全髖假體,為解放軍總醫院研製出自行設計的Jm2型髖關節。其中新Muller型髖關節由於質量可靠,療效穩定,一直沿用到90年代末,後被新型骨水泥固定髖假體取代。

20世紀70年代中期,上海手術器械六廠、上海鋼研所在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骨科戴尅戎主持下,對鎳鈦記憶合金植入器械進行了研製,先後研製了髖關節表面置換杯和小型加壓接骨鋼板。1983年,由王桂生教授牽頭組織北京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與鋼鐵研究總院合作,簽訂科研協議,共同研製生物固定型鈷鉻鋁合金人工髖關節,即珍珠面髖關節系列假體。珍珠面關節由於質量穩定可靠,術中可不用骨水泥,植入手術簡單方便。

從問世以來,國內一直沿用至今,各個廠家競相仿製生產,截至2005年,估計在中國總植入數量超過10萬餘例。這一成果使我國擁有了自行設計的第一代生物固定型髖關節,提高了我國人工關節的研究水平,對於我國人工關節發展的影響意義重大。

脊柱外科植入物的研製萌芽: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解放軍總醫院骨科盧世璧等醫師開始嘗試應用鎳鈦記憶合金棒對脊柱側彎進行矯正。1974—1975年,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引進國外的哈氏棒系統,嘗試對脊柱側彎患者進行矯正。上海手術器械六廠與醫院合作,開始仿製生產該系統。然而當時用於支撐的棒較多,而用於治療側彎的拉力棒較少,而且沒有解決應力集中部位的設計和製造,臨床斷棒率高。

手外科的迅速崛起:

1974年,上海手術器械二廠與第六人民醫院陳中偉研製成首套顯微外科手術刀包,安全醫療器械廠亦配合研製多種規格的無損傷縫合針,推動了斷肢及斷指再植手術的發展,並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總之,「文革」至尚未完全對外開放的80年代初期,我國廣大骨科醫師、工程技術人員和一些生產廠家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不斷探索研究,並開始研發骨科植入產品,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人民醫療衛生事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於當時國際交流不暢,專業技術水平較低,因此也存在許多明顯的缺陷。

骨科的飛躍時期

(1980—2000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歷「文革」十年浩劫的中國,一切百廢待興,骨科事業與其他行業一樣在這一時期重獲春天,基礎和臨床研究得到快速發展。

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成立: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骨科學專業在全國各地普遍發展,骨科醫師隊伍日益壯大。1978年孟繼懋教授、葉衍慶教授倡議並發起成立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後經申請,獲得中華醫學會批准,分會於1980年5月在天津正式成立,並舉行了中華醫學會第一次骨科學術會議。大會選舉馮傳漢為主任委員,聘請葉衍慶為名譽主任委員,陶甫、過邦輔、楊克勤為副主任委員。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的帶領和推動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等陸續成立骨科分會,推選德高望重、技術精湛、有科研成就、改革創新的同志為帶頭人,定期召開學術交流會,組織講學班培養年輕醫生,促使我國骨科專業不斷發展,不斷前進。

《中華骨科雜誌》創刊:

《中華骨科雜誌》前身是原天津市立人民醫院(現天津醫院)方先之教授主編的《骨科進修班通訊》,自1957年開始內部發行,於1961年改為《天津醫藥骨科附刊》。經過積極籌備,在全國骨科醫生和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骨科雜誌編輯委員會,由陶甫任主編,於1981年2月出版並公開發行了第1期《中華骨科雜誌》,當時為雙月刊。該刊一經發行,即受到了國內外醫務工作者的歡迎,並及時改為月刊,重點報道骨科領域的科研成果、臨床診療新進展及國內外的最新進展等。

骨科亞專業及學組成立:

1983年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脊柱外科學術會議,1985年在北京協和醫院吳之康教授的積極倡導下,成立了脊柱外科學組,吳之康教授擔任第一任組長,此後骨科學分會根據國內發展需要,又相繼成立了骨腫瘤學組、基礎學組、內固定及外固定學組等。

臨床診療和基礎研究飛速發展:

在此時期,我國骨科臨床診療水平和基礎研究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除了廣大骨科醫生的艱苦努力外,主要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的新政策。

脊柱外科: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吳之康教授為首的老一輩脊柱外科專家,以極大的勇氣,邀請當時的世界脊柱外科學會主席Armstrong(加拿大)來華講學,舉辦了國內首屆脊柱畸形學習班,系統地介紹了當時最先進的脊柱外科矯形技術,即Harrington、Luque、Zielk技術等。此後吳之康教授與張家港醫療器械廠密切合作,製造生產了國產的Harrington、Luque及Zielk等脊柱外科器械和內植物,並廣泛應用於臨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國內開創了治療脊柱側凸、脊柱後凸、脊柱骨折、脊柱腫瘤和強直性脊柱炎等的新時代,為我國脊柱外科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天駟教授(1986年)以及我們先後引進了RoyCamille和Steffee椎弓根螺釘技術,在國內開展了椎弓根螺釘的內固定技術。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和上海長征醫院分別在頸椎病的外科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了很多高水平的學術論文。

關節外科:這一時期除了繼續完善國產人工髖關節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外,1981年北京協和醫院吳之康教授引進Depue公司的人工全膝關節系統,並與北京的器械廠家合作,仿製生產了國產人工全膝關節置換器械和人工假體,於1983年將其成功用於國內嚴重膝關節關節炎患者的治療,並於1989年在重慶召開的第三次全國骨科年會上作了全膝關節置換術的大會報告,引起較大反響。此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成立了國內首個關節炎診療中心,系統地開展了人工關節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上海光華醫院也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人工肘關節置換術。總之,在此階段國內的人工關節置換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的穩步發展,完成了質的飛躍。

創傷骨科:骨折的內固定技術是這一階段骨科領域最活躍的亞專業。20世紀80年代初期,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創傷救治理念和技術,即AO技術,並舉辦了多期AO學習班、研修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骨科醫生。此外,國內有些醫院還自行設計了梯形加壓鋼板等內固定器材,用於治療骨折,以減少術後接骨板斷裂等併發症,並對骨折接骨板取板後的再骨折機制等進行了研究。

骨腫瘤:20世紀80年代初期,為了提高生存率,對於四肢骨腫瘤的治療多數以截肢為主。但是,患者術後的生存率並沒有顯著提高。為此,北京協和醫院骨科王桂生等採用體外循環,對患肢進行氮芥肢體灌注再結合截肢,使肢體惡性腫瘤患者的術後生存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北京積水潭醫院的宋獻文、上海瑞金醫院的過邦輔、廣州中山大學黃承達等分別在肢體腫瘤的保肢、骨盆腫瘤的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有學者對骨腫瘤病理學診斷和鑒別診斷做了大量臨床影像和病理切片的對照研究,為準確診斷骨腫瘤病理類型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骨科基礎研究: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廣大骨科醫生不僅注重臨床研究,還非常重視相關基礎研究。除了及時總結各自的臨床經驗、體會外,還廣泛開展了骨科領域內相關的基礎研究。尤其在骨折癒合機制、骨形態發生蛋白、骨科生物力學和骨質疏鬆、腰椎間盤突出症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總之,這一時期,我們骨科無論是基礎還是臨床,均取得了快速發展。許多過去被認為的「禁區」被打破,許多過去不能治療的疾病,如嚴重關節畸形的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的後凸畸形等,都得到了較好的治療。

骨科走向世界的時期

(2000年至今)

經過30餘年的錘鍊,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在各個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對骨科疾病的治療水平、新技術的應用等方面,有些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同時,骨科醫療器械的需求變得也越來越大。新醫改政策對醫療器械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整個醫療器械產業市場發展迅速,利潤總額增長遠高於醫藥行業的平均水平。

組織建設不斷完善:

自1985年脊柱、骨腫瘤、基礎學組創建以來,骨科學分會不斷根據骨科學的發展規律和潮流進行學組調整、合併、新建,目前已經擁有脊柱、關節、創傷、基礎、關節鏡、足踝、骨腫瘤、骨質疏鬆、微創、護理、康復、中西醫結合等學組。為培養骨科學會的後備力量,2009年成立骨科青年工作委員會。2009年歷經千辛萬苦,完成了全國骨科醫生調查,為將來的學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攜手五洲,溝通四海:

為了使我國骨科快速與國際接軌,在走出去的同時,如何在國內建成一個有影響的國際交流平台已成為骨科學分會的一個迫切任務。在全國廣大同行的支持下於2006年創辦了我國骨科界的國際品牌學術會議(即COA),將過去3~4年舉辦1次改為每年定期舉辦。目的是搭建一個以內地為核心、以港澳台為輔助、輻射世界的國際骨科交流平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的眼光。積極促進中國骨科界和國際的溝通,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學術交流,從而擴大我國骨科在世界的影響力。

經過堅持努力,COA目前在世界上已有很大影響,參會人數已經由2006年的4 000餘人增至2013年的1.5萬餘人。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骨科醫生先後來華參加COA,使我們骨科水平和學術影響得到了極大提高。COA已經成為中華醫學會所屬專科分會最大的學術會議,同時也成為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骨科學術會議,令廣大國際同行對我們刮目相看。

此外,通過與國際組織的不斷溝通、交涉,解決了兩個中國問題,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先後加入了APOA、骨與關節十年、SICOT等國際組織,大大提高了中國骨科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制定指南,規範學術:

在規範學術會議的同時,骨科學分會也制定了一系列指南與技術規範,例如《骨關節炎診療指南》、《骨質疏鬆骨折診療指南》、《中國骨科大手術靜脈血栓栓塞症預防指南》等。

骨科學分會制定指南規範時,不僅僅滿足於一個指南的出台,而是在於有組織、有步驟地具體落實。即先推出專家建議,然後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在應用過程中汲取廣大骨科醫生的建議,去粗存精地提煉出指南,繼而再去進一步推廣,從而保證了指南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連續性。指南在規範骨科醫生的職業操守以及醫療行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轉變理念,成績斐然:

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幾代骨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骨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治療疾病種類越來越多:過去,由於技術的原因,我國骨科存在很多禁區,許多患者得不到合適的治療。現在,從脊柱到四肢,基本已不存在禁區,所有的骨科疾病都可以獲得治療。

(2)治療理念的提升:過去,強調「生物醫學模式」,現在強調「社會-生物-心理」醫學模式,提倡「以人為本」的理念,圍繞此理念,技術趨向「微創化」,盡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活動功能;在輔助手段上,日趨「智能化」,導航設施已經逐漸普及。

(3)國際影響日益增強:國內同行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逐年增多,學術影響不斷增大;繼國際著名的特發性脊柱側凸的Lenke分型之後,國際權威期刊Spine於2005年又發表了中國的PUMC(協和)分型;更多來自中國內地的聲音逐漸發出,標誌著中國內地骨科已經逐漸走向世界。

倡導和諧,弘揚博愛:

體現服務於民、走向基層的思想,我國骨科醫生多次深入貧困地區以及西部落後地區,按照「帶好一家醫院、服務一方群眾、培訓一批人才、給當地人民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的方針,通過開展專家門診、查房、手術指導、講座授課、巡迴義診、訪貧扶困等多種形式對老少邊窮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醫療幫扶活動。這些專家們高尚的醫德醫風和精湛的技術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評價。眾多的骨科醫生以自身良好的醫德醫風、不怕苦、不怕累、樂於奉獻的精神樹立了中國骨科醫生的良好形象。

不經風雨,如何見彩虹?患難之中見英雄。2008年年初的南方雪災、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2010年玉樹地震、2014年雲南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災害中,眾多的骨科醫生總是挺身而出、沖在最前沿,挽救了一個又一個寶貴的生命。一些骨科醫生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醫療志願者,他們的樂於奉獻,也保證了奧運會的勝利召開。在2008年底,許多骨科醫生因在抗震救災和奧運服務中的優異表現,獲得了國家和政府的表彰。

展望

面對骨科事業日益發展的現狀,我們絕不能忘記我國骨科發展的歷史。在此,讓我們謹以此文一起緬懷那些骨科老前輩的功績。

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骨科的總體水平與世界領先水平還有不小差距,尤其在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域的數據採集、分析和成果轉化及技術創新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努力。在當前全國人民都在進行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我們還有許多艱苦的工作要做。

首先,我們應時刻牢記「患者的利益高於一切」,以患者利益為行醫之本;此外,由於種種利益糾葛,當下骨科科研,不能形成大規模集團優勢,造成國家科研資源浪費。未來應提倡「多中心合作」,只有協同創新,才能促進骨科的基礎與臨床研究的發展;骨科的發展離不了高科技的發展,尤其是醫療器械和藥品的不斷創新。

然而國內市場大部分被洋品牌佔領,未來應自強不息,加強產學研結合,大力打造國產品牌;由於種種歷史原因,加上我國是地大人多的發展中國家,因此,骨科的水平參差不齊,例如大醫院與小醫院、東部與西部、城市與鄉村等。從而造成了患者涌往大城市、大醫院,進一步加劇了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形成了惡性循環。

為此,除了醫療體制改革外,作為骨科醫生,應關注醫學繼續教育問題,還應更多關注指南與規範的制定、推廣,從而逐步縮小這些差距,以便提高骨科整體水平。

此外,未來骨科行業的發展一方面來自於新材料,另一方面來自於智能生產。隨著技術進步,未來5年內將出現變革性的材料技術;基於大量累積的臨床資料庫以及數字化生產技術的發展,未來3D數字化骨科將會高速發展,以滿足臨床個性化、精準化、微創化、遠程化的需求。數字化骨科的應用包括:臨床的骨科數字解剖(三維重建)、手術規劃的骨骼模型及模擬手術、用於精準手術的三維列印導板、製作個性化植入物和骨科遠程手術機器人等等。隨著行業技術水平不斷發展成熟,政策也將逐漸放開並制定相應監管規則。總之,為了滿足的臨床需求推動骨科產品創新,數字化骨科是未來發展趨

(備註:本文綜合轉載改編自外科雜誌骨科頻道、生物谷;部分圖片源自網路。歡迎原作者與我們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醫骨科 的精彩文章:

TAG:德醫骨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