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諾門罕戰役的結果是一場羅生門?日本當年未必是大敗而歸

諾門罕戰役的結果是一場羅生門?日本當年未必是大敗而歸

提到戰爭,首先為人們所關心的應該就是「輸與贏」的問題。國家與國家之間因為領土、主權、國家利益等無法調和的矛盾,最終選擇兵戎相見,以戰爭的方式進行解決。

因此一場戰爭的輸與贏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存與發展,這也是人們對一場戰爭輸贏結果如此關心的原因了。但萬事都有例外,也有些戰爭由於種種的客觀及人為原因的影響,導致在其輸贏結果上,時至今日依然存在著爭論和疑點,引得人們眾說紛紜。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場存在著爭議的「戰爭」,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諾門罕戰役。後世有很多書籍傳記、影視作品都對這場大名鼎鼎的戰役做過藝術改編及展現。

充滿爭議及神秘色彩的諾門罕戰役的起因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複雜,相反這場戰役的導火索十分簡單,就是國家之間常見的「國界領土爭端」。首先,諾門罕位於蒙古國與中國的交界處,而在諾門罕有一條名為哈拉哈的河流,當時這條河是蒙古國和中國的分界河。

要知道彼時蒙古國的最大的靠山就是蘇聯。為了爭奪以哈拉哈河流為核心的三角區域的地域歸屬權,內蒙的日本駐軍「關東軍」與蒙古國的支持者蘇聯,兩國之間展開了震驚世界的諾門罕戰役。

而這一次戰役之所以引發爭論和謎團的原因,就是這次戰爭中「蘇聯」和「日本」到底誰輸誰贏?據官方史料記載,諾門罕戰役中蘇聯軍隊大敗日本軍隊。蘇軍僅僅損失了六千人就大舉殲滅了日軍將近六萬餘人。

然而,在蘇聯解體後,很多當時絕密級的戰爭檔案被公之於眾,人們發現,諾門罕戰役的結果卻並非如此。據說,日本當時真正的死傷人員情況為死者八千餘人、傷者八千餘人,總數也不超過兩萬人。而蘇軍的死傷情況也並非僅僅只有六千餘人,雙方恐怕在這次勢均力敵的戰爭中都沒佔到便宜。但當時的蘇聯急於對付納粹德國的法西斯勢力,因此,這場戰役最終雙方停戰議和為收場。

這麼看來,諾門罕戰役蘇軍損失六千人大敗日軍六萬人的說法,恐怕是當時的蘇聯為了在國際範圍內樹立絕對的國家尊嚴與威信,而誇大、神化了的結果吧。因此,對於當時蘇聯來說,諾門罕戰役或許應該是一場沒有喜悅的勝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 的精彩文章:

最強陸軍對戰最強海軍,二戰德軍若和英軍單挑會如何?
三國第一武將是誰?陳壽說那必須是關羽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