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商湯滅夏、武王伐紂都用此計,楚莊王也用,卻被周朝狠狠打臉

商湯滅夏、武王伐紂都用此計,楚莊王也用,卻被周朝狠狠打臉

夏商周是中國最早的三個朝代,也是中國的奴隸社會時期。大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成湯伐桀建立商,武王伐紂又建立周,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中國歷史進入封建社會。這期間,商湯滅夏、武王伐紂都用了同一計策,百試不爽。等到了周朝末年,意欲代周的楚莊王也使用了這一招,結果卻成了笑柄。

一、商湯 「停貢」

夏王朝末期國勢日衰,江山開始搖搖欲墜。夏朝最後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後,統治更加殘暴,民不聊生。這時,夏朝的屬國商國發展迅速,到了夏朝末年,湯做首領的時候,已經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商湯看到夏桀的腐敗,決心消滅夏朝。

在完成對夏桀的戰略包圍後,商湯對最後決戰仍持十分慎重的態度。立國近400年的夏王朝,即便已面臨滅亡之時,但仍具有相當的實力。商湯在伊尹的建議下停止向夏桀納貢以試探其反應時,夏桀即調動九夷之師,準備討伐商湯。商湯視情馬上「謝罪請服,復入職貢」,穩住夏桀,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不久傳來了夏桀誅殺重臣、眾叛親離的消息。商湯乃再行停止向夏桀的貢奉。這次,夏桀的指揮棒完全失靈了,九夷之師不起,有緍氏公開反抗。各諸侯誰也不聽他的指揮,商湯見滅夏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果斷下令起兵。

夏桀倉促應戰,西出拒湯,同商湯軍隊在鳴條一帶展開戰略決戰。結果夏桀大敗被俘,夏朝滅亡,商朝建立。

二、武王 「觀兵」

商朝末年,國內矛盾十分尖銳,東南方的諸侯起來反叛。面對這種情況,商紂王少年英勇,派部下向東征討萊夷,自己攻打南方九苗,將商的勢力延伸到了東海和長江流域,但是其連年的征戰,極大消耗了國力,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國內兵力空虛,使其對西北的控制下降,給了周以可趁之機。

周文王去世後,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姬發以姜尚做他的師,周公做他的傅,召公、畢公一班人輔佐周武王,加緊籌劃攻商。周武王為了檢驗自己的號召力,試探各諸侯國的態度和商王紂的反應,周武王在孟津舉行了大規模的閱兵儀式,史稱「孟津觀兵」。周武王在孟津檢閱軍隊,一下盡然聚集了八百諸侯,但是武王發現幾個大的諸侯國沒有前來,於是毅然收兵回師,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商紂王日益昏亂暴虐,殺王叔比干,囚兄長箕子,大師疵、少師彊抱著他們的樂器去投奔周。這時武王姬發發覺攻打商的時機即將到來,就出兵伐紂。聽說姬發前來,商紂王發兵70萬抵禦,雙方在牧野決戰,最終商紂王兵敗自焚,商朝滅亡,周朝建立。

三、楚王「問鼎」

東周末年,周室衰微,諸侯爭霸,周天子無法約束。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先後產生了5位霸主,被稱為「春秋五霸」。

南方大國楚國,在楚莊王的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並取得霸主地位。有一次,楚莊王在攻克陸渾戎後,順勢移兵洛邑,居然在周王室境內進行軍事演習,耀武揚威。周定王敢怒而不敢言,忍氣吞聲,還不得不派自己的大夫王孫滿去慰勞。楚莊王見到周使後,竟然連一句寒暄的話都沒有,直接向使者詢問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寶器 - 九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

此時的周朝雖然王室衰微,但各大諸侯國都提出要「尊王攘夷」,憑楚國一己之力並無法取代周朝。周朝使者王孫滿,聽出了楚王的野心,從容不迫而又隱含凌厲地回答了楚莊王。王孫滿指出統治天下「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意思是說,周王朝的命數是天定的,天命難違,你楚莊王也配問鼎?

王孫滿的一席話,說的楚莊王啞口無言,打擊了楚莊王的囂張氣焰。楚莊王問鼎最後成了一個笑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周 的精彩文章:

中國故事:打仗就打仗吧,還說這麼多,偏偏說的還這麼有道理
她原是國君的妻子,卻跟親哥長期廝混,敗露後直接幹掉了丈夫

TAG:西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