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穿戴市場末路掙扎:兒童和醫療是救命稻草嗎?

可穿戴市場末路掙扎:兒童和醫療是救命稻草嗎?

鄭州某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李琪最近發現一個現象:班裡的孩子幾乎開始人手一隻兒童智能手錶。

「前兩年,一個班上可能就只有兩三個。但是從去年到今年,新一屆的學生佩戴智能手錶的越來越多,現在幾乎班裡所有的孩子都會佩戴,別的班大致也是這樣的情況。」李琪老師表述到。

這種現象不是偶然,資本市場曾經的寵兒——智能可穿戴市場,在經歷了野蠻生長之後,正在泡沫退散,開始逐漸細分到對可穿戴剛需的垂直領域。兒童智能手錶和醫療就是兩個增長趨勢非常明顯的方向。

偽剛需是可穿戴市場最大的泡沫

在6月20號由IDG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18年第一季度》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1200萬台,同比增長 15.9%。逐漸邊緣化的可穿戴設備能夠保持這樣的穩固增長,IDG明確表述到:這主要源於4G兒童手錶市場的迅猛增長。

觀察上述數據發現:雖然小米依舊以298.4萬台的出貨量雄踞可穿戴市場的頭名,但是其出貨量同比2017年第一季度已經大跌8%,並且堆起小米如此之高出貨量主要是100多塊的小米手環,利潤率極低。

出貨量第二名是華為,由於華為在可穿戴市場發力較晚,並且在17年榮耀手環保持了穩定的出貨,所以市場份額從去年一季度的3.9%暴增到今年的9.6%,蠶食了不少小米的份額。

除了手環出貨量大戶小米華為之外,分列三四五名的步步高、搜狗和360則比較有意思,首先三者的出貨量分別上升了12.4%、42.5%、32.3%,增長相當亮眼了,步步高2017年第一季度是超越華為以8.1%的市場份額位列可穿戴市場第二名的。

而這三家的出貨量還有一個特點,清一色的只靠一種品類:兒童智能手錶。

步步高刷屏的小天才智能手錶自然不用說,搜狗和360能夠稱之為可穿戴設備的也只有搜狗糖貓和360電話手錶。

雖然後三家的市場份額相加不過17.8%的份額,但是無論是小米還是華為都已經有自己的兒童智能手錶產品。並且增長率和品牌效應並不輸它們,再加上沒有統計在案的其它47.7%的廠家在兒童智能手錶出貨量。以及兒童手錶市場爆炸式的增長率。

可以這麼說:兒童智能手錶逐漸在可穿戴市場呈現支配地位。

2014年是「智能硬體」和可穿戴火熱的一年,無數玩家入場,恨不得將生活中能用到的東西都貼上智能化的標籤。後來,隨著虛火褪去,市場和消費者清醒過來,發現這裡面基本上都是一些偽需求偽概念。

絕大部分智能可穿戴設備都不能稱之為「智能」,無論是手環還是手錶或者其他,最核心的功能依舊手機全部都能做到的,只不過部分移植到了獨立硬體上。與人們期待的,智能硬體擁有像科幻電影中的各種酷炫功能根本就不同。

根據《2016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發展調查報告》的數據,購買可穿戴設備的用戶76.9%使用時間在1年以內,而30.8%的用戶使用時間不超過一個月,毫無用戶粘性可言。

行業也開始劇變,去年7月,曾經最高估值為32億美元被視為矽谷獨角獸的智能手環廠商Jawbone宣布停業清盤。Fitbit、Gopro等美國智能硬體明星企業,在7月份前後均出現股價大跳水,Fitbit股價過去一年累計下滑約60%。

一些盲目跟風的企業大量淘汰出局。但同時,可穿戴設備的剛需人群逐漸顯露出來,蘋果極力將自家iwatch向手機所無法替代運動和健康的領域拓展,兒童智能手錶則在中國市場開始爆發。

智能可穿戴市場開始向著手機所觸達不了垂直方向駛去,而只有這些方向中,智能可穿戴如今的技術水平才能創造出剛需。

為什麼說可穿戴設備是兒童市場的剛需

上述我們說,可穿戴設備成為之所以是偽需求是因為能在可穿戴設備上實現的功能有限,基本上都是手機移植或者手機相應功能的附屬品,只不過把屏幕做得小一點而已,無法提供區別於手機的創新功能,因此對於大部分的普通消費者而言,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嘗完鮮之後就是雞肋。

但是在手機暫時無法觸達的兒童市場,則是不一樣的情景。

當小新詢問李琪老師,孩子們有智能手錶之後,和以前相比有什麼變化時,李琪老師回答說:

「首先是有表的學生我們覺得他們更安全了,因為隨時能跟家長溝通,其次在處理一些學生之間的事的時候,也能夠讓孩子通過表和家長直接聯繫,在一些特定事情上,比如兩個孩子間有矛盾時,提高了我們的解決效率。

有時候孩子有哪裡不舒服,不好意思跟我們直接說的,通過表跟家長溝通後,家長再跟我們反映,也能夠及時了解到孩子的情況。」

兒童智能手錶的功能不複雜,不過是定位、通話、錄音、拍照以及一些陪伴功能。這些用任意的手機都能實現,但是孩子明顯不是手機市場合適的用戶,沒有哪個家長願意孩子拿著自己不可控的智能手機下課悶頭玩著王者榮耀。

但是在兒童的安全保障日益成為所有家長心中的痛點之後,能夠直接提供安全實用功能,並且剔除無法控制的娛樂功能的終端無疑是家長們的剛需。也是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以及兒童特殊的生活場景下的必然選擇。

主流的兒童手錶基本上對於家長的需求痛點考慮的非常完善,除了提供最基礎的定位、通話等安全功能外,廠商們為了提高兒童用戶的粘性,也整合了一些陪伴,社交,和問答等功能,但是這些都能由家長控制功能開放的時間段,阻止孩子在上課期間被吸引走注意力。

但兒童可穿戴市場也有與比較明顯的弊病。央視《焦點訪談》曾經曝光了兒童智能手錶存在的隱患。黑客不但能輕易獲得智能手錶中的數據,甚至能通過手錶進行竊聽活動。

《焦點訪談》選取了市場上14款兒童智能手錶,其中5款是比較安全的,其他9款有安全隱患。有安全隱患的兒童智能手錶大多是雜牌廠家生產的,這些廠家既沒有自己的伺服器,也沒有自己的後台數據等支撐,其使用的地圖、通話部件都使用第三方產品,出現了被黑客破解、定位不準等嚴重的安全問題。

這些問題出現在對安全最為敏感的兒童群體身上,將會被放大。

所以形成行業標準和技術規範,解決山寨產品,保證好安全性,給家長以寬心是兒童可穿戴市場亟需解決的下一命題。

醫療市場是可穿戴設備的未來寶庫

如果說兒童市場因為不適合功能太強大的手機,而給功能簡單的可穿戴市場留下機會,那醫療健康市場就是因為手機的功能無法觸達,而留下了更為廣闊的需求空白。

這種傾向性,依舊有特定的社會背景:慢性病人群已經開始不斷擴大並呈現年輕化趨勢、社會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並且國內醫療資源相對緊缺,人們的健康觀念正逐漸由被動治療轉變為主動監測與預防。最近各種養生語系的流行無疑反映了這種醫療焦慮,在老年群體中這種現象是更為放大的。

但應對健康問題,並非手機的專長,手機最多能測測步數,測測心率,基本沒啥用。這是可穿戴設備的機會,畢竟比起綜合性的手機,可穿戴設備可以專門針對某一項指標,單獨做出針對。進行更為專業的監控和檢測。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多款針對體溫、血壓、心率、心電、睡眠、胎心等指標檢測的智能可穿戴產品。

可穿戴迎合了人們的醫療健康日常檢測需求,讓生理體征檢測變得更加便捷。並且比之傳統的專業醫療檢測設備,醫療可穿戴設備可以通過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實時採集大量用戶健康數據信息和行為習慣,成為未來智慧醫療獲取信息的重要入口。

蘋果就已然極力的將iwatch打造成更垂直的運動和健康管理設備,避免與手機的功能重合。

但雖然理論上醫療可穿戴市場需求旺盛,但實質上,主動購買醫療可穿戴設備的用戶只是小眾群體,醫療概念的重大性使得醫療可穿戴醫療設備必然要在剛開始與傳統的醫院進行合作,才能逐步取得消費者的信任。

可反觀市場現狀,可穿戴智能醫療設備質量現在還參差不齊,一些硬體提供的數據準確性較低,即使能夠測量準確數據,也沒能建立個人的健康檔案庫,這些數據成為信息孤島,使得數據價值大打折扣。

並且就醫療數據檢測這塊兒來說,醫院和消費級的檢測設備存在著競爭關係,可穿戴設備進入醫療市場和醫院利益相悖。

因此取得與醫院的合作是個更為複雜的命題,各大硬體廠商都沒有輕易進入。

但「互聯網+醫療」,必然成為未來不可逆轉的趨勢,萬億的醫療市場留給可穿戴設備的空間非常大,重要的是有沒有解決剛需的優秀產品。

總結來說,可穿戴設備在技術水平沒有突破性進展之外,發展的方向依舊需要避開智能手機在功能上所能觸達的領域,找到現階段真正的垂直剛需市場。

小新覺得,由於技術桎梏而偏安非主流市場,不是可穿戴市場的最終的發展形態,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取代手機的下一代計算平台,極可能出現在可穿戴領域的某一處。那才是人們心中可穿戴設備真正的樣子。

阿里美團決裂 樂視孫宏斌

金立的搖擺 高通要倒下

內鬥的中興 老王的眼淚

神秘的三星 美團滴滴們

本文來自科技新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這幅父子漫畫,刷爆了屏!
農民為什麼非要燒秸稈,答案令人深思!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