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頻繁切線?是不是線組搭配出了問題

頻繁切線?是不是線組搭配出了問題

對於我們釣魚愛好者來講,切線跑魚是一件最傷心的事,好不容易有大魚上鉤,卻沒能把魚抄進魚護,這打擊,甭提有多大了。而且跑魚以後還會把魚窩攪亂,一時間內基本沒什麼魚進窩了,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很多釣友都總結出了不少切線跑魚的原因,卻仍然會出現切線的現象。今天,小編就總結了一下線組搭配的經驗,希望在線組搭配上能幫助大家減少切線跑魚的情況。

釣魚線組搭配的原則

一般來說,釣魚線組搭配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通常大家聽過這麼一句話,叫做主線比子線粗一倍就可以了。那麼我們是否能理解為,如果3號子線,則要用到6號子線呢?其實所謂釣魚線組搭配,則是指的拉力值,主線拉力值比子線強一倍左右就可以了。一般來說,線號乘4(斤),就是大致的極限釣重。

魚線的拉力值分為頂釣拉力值和打結拉力值,打結拉力值一般是頂釣拉力值的60%~70%。

什麼是打結拉力值呢?簡單的說就是魚線打結處如八字環處、子線和八字環處、竿稍固定處,這幾處都屬於打結處,一般如果出現切線,基本上都是這幾個位置,如果不是這幾個位置,那說明斷裂處已經傷線了。

釣魚線組搭配實際示例

鯽魚:

冬季、初春釣鯽魚,線組可以適當小一些,使用0.3-0.4的子線,0.6-0.8的主線即可。因為冬季或是初春的鯽魚掙扎力度並不大,吃口也很輕,在魚兒的拉力值承受範圍之內,小的線組搭配,會更加靈敏,信號會更好。

如果是仲春或是夏季釣大鯽,子線與主線則可以稍粗一些。比如0.6-0.8子線,1.0-1.2主線。因為這個季節的魚吃口比較兇猛,而且魚性活躍 ,拉力夠大。

如果是野釣,還要考慮遇上稍大體型的魚兒也可以兼顧的話,則要考慮0.8-1.2子線,1.5-2.0的主線了。只是這樣的釣魚線組搭配,靈敏度自然要差上許多。有些輕口自然也就不會體現得這麼明顯了。

釣鯽魚時子線長短的選擇大致分為以下常見的四種情況:

正常魚情時:建議使用10-15公分左右的短子線,信號傳導快,比較靈敏。

冬季口輕時:建議使用長子線,加大擺幅,上下鉤子線有自然夾角,便於魚吸入,提高中魚率。

使用拉餌時:建議以15公分左右的為好,因為拉餌的目的就是以速度應對密度。

特殊情況時:使用跑鉛釣法時,建議子線長度不超過10公分,以增加靈敏度。

鯉魚、草魚、青魚:

一般來說保守估計,1.5子線,2.5的主線,在垂釣4斤及以下的魚兒是沒問題的;2.0子線,3.0主線,釣6斤以下的魚無問題;3.0子線,4.0主線,釣12斤以下的魚可以承受;4.0子線,5.0主線,釣20-30斤基本無問題。

而真要釣到30斤以上的,個人建議,5號子線,6號甚至更大的主線會比較合適。

很多釣友覺得,這樣的搭配線號線徑太大了,我說過,這裡考慮到一些人為因素,比如不太會遛魚或是新手朋友操作的情況。曾經有釣友說,0.8的子線,釣到17、8斤大鯉魚,這個我並不是不信,只是恐怕有很多因素在其中。比如魚在產卵無勁等等。如果是正常的17、8斤鯉魚,別說0.8了,恐怕2.0的線也不一定能弄得起來。

在釣鯉魚等大體型魚時,由於魚兒體型較大,生性狡猾,有涮餌的習慣,尤其是鯉魚,建議使用20公分以上的子線,可以過濾掉一些涮餌時的虛假信號,降低斷線幾率。

浮釣鰱鱅時則應選擇加長子線,長度在25到50公分之間,調漂應適中,以中和長子線的鈍與浮釣的靈。同時應加大上下鉤距,提高命中率。

要知道,釣大體型魚時,究竟用多長的子線,是沒有明確的定論的,只要符合當前水情及魚情,以及符合自己習慣的子線長度,都是適合的子線長度。

隨著大家垂釣技巧越來越高,越來越嫻熟,遛魚技巧也越來越好,那麼在釣魚線組的搭配上,自然可以適當的做一些調整。在不影響垂釣拉力值的情況下,盡量選擇小號線徑的線組。

其次,還要注意的就是線的質量。線的質量對垂釣有很大的影響。有的線質量不好,很脆,彈性也不好。特別是新手操作在看到浮漂下沉時十分激動,大力提竿刺魚,往往中魚之後的一瞬間,子線或主線就斷了,這時就要注意提竿刺魚時的力度。

希望大家在垂釣的時候,掌握好釣魚線組的搭配,在垂釣中抓住更多的信號,釣更多的魚。在遇上大魚時也能少切線、少跑魚,能更好的體驗垂釣的樂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釣魚 的精彩文章:

第一竿釣獲往往影響心情,看看釣友們都釣上來過什麼奇葩的東西?
夏季釣魚餌料的選用技巧,直接影響上魚率!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