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李世民君臣相處之道,帶你解讀何為貞觀之治

看李世民君臣相處之道,帶你解讀何為貞觀之治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貞觀之治,創造了大唐盛世的神話。但究竟何為貞觀之治?貞觀之治又是如何達成的呢?

如果從學術角度去分析,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課題,也非小編能力所及。下面,我將從李世民和大臣們的對話中做個小小的解讀。

即位不久,李世民讓封德彝不拘一格舉薦人才。然而,很長一段時間後,封德彝都沒有舉薦合適的人才,李世民很生氣,質問其原因。

封德彝答道:「不是臣不盡心竭力,實在是當今天下沒什麼人才。」李世民對這個解釋很不滿,當場懟道:「君子用人如同器物,各取所長。古時候使國家強大的君主難道是從別的時代借人嗎?你應該反省自己不能識別人才,怎麼能污衊整個時代的人呢?」

封德彝面紅耳赤,默默告退。自此以後,李世民再也不將選拔人才的事交給他。

不久,御史大夫杜淹上奏道:「各部門的公文案卷恐怕有拖延錯漏的地方,請求讓御史到各部門檢查核對。」李世民以此徵求封德彝的意見,封德彝答道:「設官定職,各有分工,如果真有錯失,御史自當糾察舉報。但假如讓御史到各部門巡視,吹毛求疵,實在是太繁瑣。」

聽聞此言,杜淹沉默不語。李世民很奇怪,問道:「你怎麼不辯駁呢?」杜淹道:「國家的事務,應該務求公正,從善而行。封德彝講的話深得大體,臣心悅誠服,不敢非議。」

李世民高興道:「如果你們都能這樣做事,朕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從批評封德彝到徵求封德彝的意見,李世民完美踐行了人盡其才的用人理念,讓每個人都能發光發熱,真乃用人的至高境界。

有一次,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了別人饋贈的絹,被人告發,李世民說道:「長孫順德如果能有功於國家,朕將與他共享國庫的財富,他用得著如此貪婪嗎?」

然而,李世民看在他曾立有大功的份上,並沒有處罰,而是在朝堂上公開賜給他幾十匹絹。大理寺少卿胡演道:「長孫順德貪贓枉法,罪不可赦,為什麼還要賜給他絹帛呢?」

李世民道:「如果他有人性的話,得到朕賜給絹帛的羞辱,遠甚於受到刑罰;如果他不知羞恥,不過是禽獸,殺了他又有什麼用?」一番話說得長孫順德羞愧至極,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

李世民曾和太子少師蕭瑀閑聊:「朕年輕時喜好弓箭,曾得到十幾張好弓,自以為沒有能超過它們的。最近拿給做弓箭的人看,他說:『都不是好木材。』朕問他原因。他說:『弓子木料中心不直,所以紋脈也是斜的,弓力雖然強勁但箭射出去不走直線。』

朕這才醒悟到以前對弓箭的性能分辨不清。朕以弓箭平定天下,尚且對弓箭缺乏足夠的認識,何況是對治理天下呢,恐怕也存在很多盲區。」

於是,李世民下令,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員輪流在中書內省值班。定期或不定期,李世民時常接見他們,詢問民間百姓疾苦和政治得失。

有人向李世民上書,請求除去朝中的佞臣,李世民問道:「誰是佞臣?」那人回道:「臣身居草野,不知道誰是佞臣,但臣知道測試佞臣的辦法。當陛下與大臣議事時假裝發怒,那些堅持己見、不屈服於壓力的,就是耿直的忠臣;而畏懼皇威、曲意順從的,就是奸詐的佞臣。」

李世民不滿道:「君主,是水的源頭;群臣,是水的支流。渾濁了源頭而去希冀支流的清澈,是不可能的事。君主自己使詐,又如何要求臣下耿直呢?朕正以至誠之心治理天下,看見前代帝王喜歡用權謀小計對待臣下,常常鄙視他們。你的建議雖好,但朕不會採納。」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一條樸素的真理,可惜的是,很多帝王將這句話完全拋之腦後,和臣子們捉迷藏、玩心眼,到最後徹底將自己玩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玄武門之變後面對尉遲敬德的逼宮,李淵急中生智完美收場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