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了20年,失去生育能力,因為一連串誤診……

痛了20年,失去生育能力,因為一連串誤診……

一個持續20年的不明原因腹痛,是如何發生的?

作者|榮榮

來源|醫學界

就一個簡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竟然痛了20年都沒發現?!

可憐的凱蒂,就這麼痛了20年……

姨媽痛是種神奇的痛——有的人一點也不痛,有的人痛得,emmm,即使有人在面前吃屎也沒力氣抬頭看一眼。凱蒂就屬於不幸的後者。

在姨媽第一次造訪時,疼痛就使她不得不經常曠課休息。由於嚴重的疼痛,父母甚至帶她去了急診。

而醫生表示,凱蒂可能是由於在排卵期而出現的排卵性腹痛,屬於正常現象。

但這種「正常現象」她卻忍受了20年……

為了擺脫經期疼痛,凱蒂見了各種醫生,包括婦科醫生、家庭醫生、消化科醫生、自然療法醫生,可誰也沒解決疼痛問題。

婦科醫生認為這就是經期正常現象;消化科醫生懷疑是腸易激綜合征;甚至有醫生懷疑是否凱蒂童年期間受到性虐待,而出現了心理問題。

直到34歲、由於不孕而進行相關治療時,凱蒂才終於知道了疼痛的根源——子宮內膜異位症,內膜細胞不好好待在子宮,而跑到子宮外生長,典型癥狀就是痛經!

「生殖內分泌專家在和我談了不到5分鐘,就懷疑是子宮內膜異位,第一次有醫生這麼對我說。」凱蒂表示很鬱悶,因為被診斷時她的病就已經很嚴重:卵巢粘附著子宮,並且兩個卵巢都是由於經血滯留而出現囊腫,背部、臀部也出現了問題,每天都很痛苦。

為此,她在過去2年里經歷了兩次腹腔鏡手術,包括一次6小時的子宮切除術。

凱蒂憤怒又痛苦,痛了20年才知道真相,為此還失去了生育能力!

凱蒂的經歷不是個例——

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了近1/10的育齡女性,但根據美國婦產科學會估計,在出現第一癥狀後,平均需要6~10年時間才能被準確診斷。

糟糕的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也不是個例,誤診在其它婦女疾病中同樣常見

1.心臟病

女性在初診時被誤診的可能性比男性高出了50%。幾乎所有年齡層婦女,住院期間的心臟病發作的相關死亡率都較高,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婦女健康中心的Elsa-Grace Giardina教授表示,這種差距在50歲以下女性中更嚴重,女性在醫院死亡的可能性是男性的2倍多。

2.卒中

對中風癥狀,女性比男性高出30%的誤診可能性,並因此被錯誤地送回家,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3.自身免疫性疾病

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甲狀腺疾病等在女性中都更常見。這在我國表現尤為明顯,育齡男女發病比約為1∶8~9。患者平均需要4.6年和5名醫生才能得到正確診斷。

4.疼痛

無論什麼原因,女性在疼痛時受到的待遇都似乎比男性「差」些。研究發現,若腹痛與妊娠或已知傷害無關,女性一般不太可能得到止痛藥,或者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得到止痛藥;由於她們被認為「更情緒化」、「過於誇大/不真實」,疼痛也更容易被忽視。

為什麼會有如此差異?僅僅是因為性別不同?

1.某些情況下,同種疾病在男女的表現會有不同。

比如雖然胸痛雖然是心臟病發作的最常見癥狀,約69%的男性患者都會出現這個癥狀,但在女性中卻只有約一半的人會有此表現。

心臟病發作時,女性更容易報告一些微妙的表現,如疲勞、消化不良、呼吸急促,頸部、下巴或手臂疼痛等,而醫生和患者都容易將這些歸因於壓力、感冒等其它原因。

2.缺乏研究

幾十年來,男性的身體是醫學領域內研究健康與疾病的標準。特別是在早期研究中女性研究者備受限制,臨床試驗中招募也幾乎都是男性,所有的癥狀、藥物劑量、用藥反應等都是相對男性而言,並沒有考慮到女性患者的狀況。

3.「一切都是你反應過度了」

我們大多認為,面對疾痛男性更傾向于堅忍壓抑,女性更傾向情感表達。因此疼痛出現時,女性更容易被認為是反應過度了。比如開頭我們談到的凱蒂,就一直被灌輸「經期疼痛是正常現象」。

再比如,網球明星塞雷娜·威廉姆斯的剖腹產經歷。

由於了解到剖腹產後深靜脈血栓風險會升高,所以當她出現呼吸急促時,馬上就告訴了醫療人員並要求CT檢查。但護士卻告訴她,這是因為她太累了。直到醫生進行了CT檢查,才發現了可能危及生命的血栓。

還好我機智

4.這是婦科問題

對於難以明確診斷的癥狀,一些醫生傾向於將其歸因於「婦科問題」,而錯過真實的病因。

這裡又有一位機智的小姐姐,吉納維芙:

她也經歷了15年不明原因的劇烈腹痛。在腎結石、闌尾炎都被證實是錯誤後,醫生一直反覆糾結於潛在的婦科原因:這可能是由於不當的避孕措施引起,或是卵巢囊腫,或未知的懷孕流產……

直到她開始記錄自己每天的食物,疼痛謎團才最終被解開——每次腹痛都發生在她吃了香蕉、牛油果後,原來她對這兩種水果過敏!

5.種族差異更會放大這種誤診

儘管塞雷娜·威廉姆斯最終發現了血栓,但可總體而言,黑人女性死於懷孕相關併發症的可能性是白人女性的3~4倍。研究發現,即使是受過大學教育的黑人女性也比高中沒畢業的白人女性,更可能出現懷孕相關嚴重併發症。

研究人員認為這當中有些可能是黑人女性固有的健康問題導致,但不是問題的全部。

黑人女性更容易出現這些容易被誤診的疾病,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紅斑狼瘡、子宮肌瘤,患病率就是白人女性的2~3倍。

美國一項報告顯示每個人一生中都可能碰上一次誤診,造成誤診的原因也不下百種。我們當然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更好地認識「誤診」、避免誤診;也需要對疾病有更多的認識,不只醫生,也包括患者,不只是女性,也包括男性。

參考資料:

1.Why Women Struggle to Get The Right Diagnosis.WebMD.June 8, 2018

2.Hoffmann D E, Tarzian A J. The Girl Who Cried Pain: A Bias Against Women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J]. Journal of Law Medicine & Ethics, 2001, 28(s4):13-27.

- 完 -

點個贊再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他們殺死了自己的兒子,一個19歲的生命……
那天,他在網上買了「安樂死」的葯……

TAG: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