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華萊士收藏館主人的銳利收藏眼光靠什麼

華萊士收藏館主人的銳利收藏眼光靠什麼

為紀念華萊士收藏館的創始人理查德·華萊士(Richard Wallace)爵士(1818-1890)誕辰200周年,此次紀念展將展出他的20件藏品,回顧他的收藏曆程以及對文化遺產的貢獻,並試圖帶領觀眾探索、了解收藏館奇異創始人收藏的藝術珍品。展覽中的重要展品包括清朝乾隆用過的「金甌永固」鎏金銅杯、19世紀非洲阿散蒂王國(Asante Kingdom)的黃金人頭塑像、16世紀的微縮三聯畫木雕等。

在藝術評論家喬納森·瓊斯看來,此展展現了全球掠奪時代下的藝術輝煌和收藏家銳利的收藏眼光,「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特編譯了其對此展覽的評論文。

在華萊士收藏館的新展陳空間中,一個金色的臉孔在好奇洞穴的聚光燈下閃閃發光。 這是法國洛可可什麼嗎?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這些歐洲藝術珍品是使這間博物館成名的原因。但這件並不是。 在這個華麗的展覽中迷住了你的雙眼的「黃金人頭塑像(Gold Trophy Head)」是在18世紀或19世紀在西非的阿散蒂帝國製造的。 這是非洲的藝術傑作,自維多利亞時代以來就一直在華萊士豐富的收藏品中徘徊。

當大英帝國於1873至1974年與富含黃金的阿散蒂帝國交戰時,這件令人震驚的物件從庫馬西的王宮中被搶劫走。 它最終掌握在皇家珠寶商店「Garrard and Co」中,後者將其賣給富有和興趣廣泛的收藏家理查德·華萊士。

《聖穆拉之鐘(The Bell of St Mura)》,11至16世紀,愛爾蘭

這是一個關於華萊士的展覽。他出生於200年前的1818年,這也清楚地表明了他是一個非典型的維多利亞時代人物。 理查德華萊士在倫敦是非法出生的,並被帶到巴黎去接受他母親的愛人——第四代赫特福德侯爵家族的教育,並成為侯爵的私人秘書,於1870年繼承了他的巨大財富。 他幾乎可以被肯定為赫特福德的私生子。

理查德·華萊士

正如今天所稱,華萊士收藏館是由赫特福德侯爵在巴黎創立的,但華萊士將它帶到了倫敦,並建造了如今的這所建築。 他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的拍賣室里揮灑,放縱著自己的激情,與他的競爭對手羅斯柴爾德競拍來自世界各地的寶藏。而此次展覽則是挑選了一些他最珍貴的藏品,這也正是一份華麗和富饒的藝術清單,描繪了這位藝術收藏家的夢想。

《微縮三聯畫木雕(Boxwood Miniature Triptych)》,16世紀早期,荷蘭

以這樣的紀念方式來開創華萊士收藏館新的地下展覽空間是非常棒的方式。新的空間還包含著一個維多利亞式的煤炭拱頂。它的拱門上現如今保存著華萊士珍藏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匕首和珠寶。其中,法國亨利四世的匕首大約在1599年製作完成,鑲嵌著珍珠母。華萊士出於感傷的原因購買了它:亨利四世(法國波旁王朝國王)是宗教寬容的擁護者,他在法國結束了宗教鬥爭,後被人暗殺。你依然可以在巴黎看到新文藝復興風格的華萊士噴泉。1870至1871年巴黎被普魯士人包圍的時候,窮人可以在華萊士噴泉得到免費水源。而這些噴泉也是他建立和資助的。

華萊士是一個在文物方面有著獨到眼光的歐洲人。他所收藏的木質雕像「赫拉克勒斯大力神」,於1520年由弗朗切斯科波·馬拉諾所雕刻,對人體力量之美的刻畫讓人怦然心動。 而創造於1525年的一塊maiolica陶瓷盤,則描繪著一群赤裸的女性沐浴者,同樣流動著讓人心動的慾望。

對於這位維多利亞時代的收藏家來說,沒有什麼比收集曾經屬於歐洲統治者的東西更令人高興的事了。「聖休伯特號角( The Horn of Saint Hubert)」是一座令人垂涎的中世紀紀念物,在15世紀被雕刻得非常絢麗多姿,曾是勃艮第公爵查爾斯的財產。

「金甌永固」鎏金銅杯 ,18世紀,清朝

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展覽的研究中,策展人就確定展出了兩件裝飾華麗的中國酒杯——「金甌永固」鎏金銅杯 。它們是18世紀清朝的乾隆皇帝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為書寫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所使用的。當然,現在來看,這並沒有效果,1872年,華萊士在巴黎的拍賣會上買下了這兩個酒杯。它們是在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人從頤和園中劫走。

無疑,華萊士是在全球掠奪和資本主義貪婪的時代背景下的掠奪者收藏家。 而其結果則是建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公共藝術品收藏館之一,並將其分享給了大眾。

華萊士以一種犀利的、誘人的眼光挑出一些鮮為人知的藝術奇觀,而這個展覽則試圖讓你進入收藏館的其餘部分,用新的眼光來探索它的奇異與美麗。

「收藏家理查德·華萊士爵士紀念展」於2018年6月20日至2019年1月6日在倫敦華萊士收藏館舉行。本文作者系衛報評論員喬納森·瓊斯。

延伸閱讀:

「金甌永固」金杯

「金甌永固」金杯 (館藏編號W112),高12.6厘米、口徑7.71厘米、最寬8.18厘米。杯沿兩側的夔龍頂部有小花托,鑲嵌物(應是珍珠)遺失。鑲嵌寶石有藍寶石、弧面切割紅色尖晶石、弧面切割碧璽、淡水珍珠。

「金甌永固」杯,這個乾隆年制的金杯被認為是北京故宮小型珍品類的鎮館之寶,是「中國乃至世界金銀器史上的巔峰之作」,「難得一見的無價之寶」。全世界已知共有四個「金甌永固」杯。除了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分別藏有一件,在倫敦的華萊士收藏館則保存兩件,且此兩件的保存完好程度遠勝於前兩者。

「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每當元旦凌晨子時,清帝在養心殿明窗,把「金甌永固」杯放在紫檀長案上,把屠蘇酒注入杯內,親燃「玉燭長調」燭台蠟燭,提起毛筆,書寫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語,所以「金甌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視為珍貴的祖傳器物。

據記載,乾隆皇帝對「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要領用內庫的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在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細地畫圖樣呈覽,經皇帝過目批准後才能承做。製作過程中又再三修改,直至皇帝十分滿意方可。

據現已找到的檔案、文獻記載,乾隆年間製作了四件「金甌永固」杯,分別是乾隆四年的一件、乾隆五年的兩件、乾隆六十二年(即嘉慶二年)的一件。目前所知存世的四件「金甌永固」杯為倫敦華萊士收藏館的金杯、鎏金銅杯各一件,兩岸故宮金杯各一件。

據北京故宮文物專家許曉東文章,四件「金甌永固」均為三足鼎形、夔龍耳、以象頭為足、杯身點翠。(點翠,就採用翠鳥背部亮麗的土耳其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金銀座上,經歷漫長歲月仍是鮮艷閃亮,是眾多帝王、王后的裝飾常用工藝。),浮雕紋飾、銘文、款式。杯口一面鑄「金甌永固」,另一面鑄「乾隆年制」。據悉,羽毛點翠工藝這項傳統的金銀首飾製作工藝在我國流傳久遠,其工藝水平發展到乾隆時代已達到頂峰。(此段摘編自歐洲時報)

華萊士收藏館

華萊士收藏館(Wallace Collection)曾經是英國貴族理查德·華萊士(Richard Wallace,1818-1890)的私人收藏館,後被捐贈給英國政府。收藏館經過改建後,於1900年正式對外開放。

華萊士收藏館

華萊士收藏的主要貢獻者是第四代赫特福德侯爵 Richard Seymour-Conway(1800-1870),他居住在巴黎,收藏了大量藝術作品。侯爵終身未婚,去世時將財產留給自己的私生子理查德·華萊士。

收藏館曾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短暫閉館;2000年為慶祝建館100周年,博物館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工程。館內設有25個展廳,擁有約5500件藏品,主要由18世紀法國藝術作品構成,涵蓋繪畫、陶瓷、傢具、工藝品和雕塑等,此外還收藏了一批歐洲盔甲和武器。

華萊士收藏館

其中,館內最出色的藏品是14-19世紀中期歐洲油畫,在英國博物館中僅次於英國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提香、倫勃朗、魯本斯、卡納萊托和特納等歐洲藝術家作品均被納入收藏。同時,館內還擁有全球質量最高的法國塞夫爾(Sèvres)陶瓷收藏,以及超過500件法國傢具。值得一提的是,華萊士收藏館中的歐洲武器和盔甲收藏是世界上最精美的收藏之一,基本都是理查德·華萊士爵士收集的,他購買的盔甲都是經過精美裝飾的,專用於檢閱和比賽,另外還有一些裝飾華麗的16-17世紀的匕首、長劍以及貴族使用的獵槍。至於那些東方的武器和盔甲(大部分來自印度、中東和土耳其),則是理查德·華萊士爵士的父親赫特福德侯爵四世在他去世前的12年間收集來的。

《黃金人頭塑像(Gold Trophy Head)》,19世紀,阿散蒂王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開端 的精彩文章:

九層妖塔盜墓者在台州落網 曾盜竊文物400餘件
公司部分精品推薦,有意向的朋友們可以聯繫

TAG:藝術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