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期末備考丨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專題:科舉制》

期末備考丨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專題:科舉制》

原標題:期末備考丨部編版:七下歷史《期末專題:科舉制》


夯實基礎


一、隋朝:


1.建立:隋文帝廢除了前朝的注重門第的選官制度,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立,標誌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


2.意義:科舉制的創立,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此後,科舉製成為歷朝選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維持了1300多年。

二、唐朝


1.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成為最重要的科目;


2.武則天:創立殿試製度;


三、宋朝:


大幅度增加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


影響:科舉制度的發展,對宋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全國範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四、明朝:


1.八股取士: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考試的題目必須來自「四書」「五經」;考生對題目的解釋,必須是以朱熹的《四書集注》為標準。答卷要由八個部分組成三句承題,兩句破題,稱為「八股文」。


2.影響:八股文內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脫離實際,禁錮思想。應試的人為了能夠被錄取,只有死讀「四書」「五經」,成為皇帝旨意的順從者。


針對性練習


一、綜合題


1.北宋吸取歷史教訓,實行了新的政策,由此引發了很多社會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朝: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宋朝: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1)根據材料一,說出北宋採取了什麼政策?結合所學知識,說出採取該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宋初大將曹翰的《退將詩》: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宋朝諺語: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


(2)北宋武將為什麼發出這樣的感慨?為什麼當時的人不以從軍為榮?


材料三: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宋初大幅度增加了科舉取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四:《勸學詩》宋真宗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3)結合所學,分析科舉制的發展對宋代社會有哪些深遠影響?

材料五:趙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勢力所顛覆,但從王朝內部來說,橫亘兩宋三百多年始終沒有一股政治勢力膨脹到足以威脅趙宋皇位的穩固。——《淺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材料六:



(註:樞密院是宋朝的最高軍事機構)


(4)根據材料五、六和教材內容,談談這種政策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2.自古以來,人才的選拔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吏的選拔權由上層權貴壟斷,選官看重門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過門第即可進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後,廢除了前朝的選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學識,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摘自初中歷史教科書


(1)根據材料一,指出科舉制正式確立的標誌是什麼?科舉制的創立有何重要歷史作用?


材料二:貞觀時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在政治上,……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武則天統治時期,大力發展科舉制,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摘自初中歷史教科書


(2)材料二中,武則天在科舉制方面創立了一種什麼制度?

材料三:宋朝注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了科舉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舉進士名額,提高進士地位,進士不僅授官從優,而且升遷迅速。——摘自初中歷史教科書


(3)宋代科舉制的發展,對宋朝社會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其表現在哪些方面?


(4)讀史明智。綜合以上三則材料,你能獲得哪些重要結論或有何認識?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隋唐科舉制·····自產生之日起就確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不論貴族和平民皆可參加公開考試·····舉凡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大事,皆可為考試內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為草野寒酸之士開闢了登仕之途·····———楊齊福《科舉制度與近代文化》


材料二(唐太宗)嘗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達到的範圍,後用以比喻牢籠,圈套)。」·····正所謂「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材料三「科第之設,草澤(普通百姓)望之起家,簪紱(世家大族)望之繼世。」———王定保《唐摭言》


請回答:


(1)材料一中所說「隋唐科舉制·····自產生之日起就確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當時政府設置了哪一科目標誌著該制度正式誕生?


(2)材料二反映了科舉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誰?由此可見科舉制度實施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3)材料三反映了科舉制有哪些作用?


(4)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要評析我國古代實行這一考試製度。


參考答案


1.


(1)政策:重文輕武。原因:防止武將專權、篡權


(2)北宋為加強中央集權,採取了一系列削奪武將兵權、抑制武將地位的措施,武將們不僅平日不受重視,連帶兵打仗都處處收到掣肘,感覺到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發出這樣的感慨。社會上,人們看到武將不僅地位降低,而且打仗也是敗多勝少,因此不再以從軍為榮。


(3)在全國範圍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也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質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4)積極影響: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生,有利於政權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


消極影響:文臣掌兵,不熟悉軍務;將不專兵,兵無常帥,導致軍隊戰鬥力減弱;政治機構重疊,相互牽制,官吏冗多辦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支出。


2.

(1) 進士科的創立 擴大了官吏選拔的範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同時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


(2) 殿試製度


(3) 營造了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了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局面 (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得分)


(4) 國家要注重改革和創新;要擴大人才選拔途徑,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要營造濃厚的讀書風氣;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


(1)進士科


(2)皇帝穩定社會局勢;鞏固封建統治


(3)門第不等的讀書人都可以通過科舉制來提高門第或維持地位,使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3)創立和完善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成為世界各國考試製度的源流;籠絡了大批優秀人才;擴大了政治統治的基礎,使威脅中央集權的離心因素難以產生;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了文學藝術的繁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歷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