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放軍此次戰役全軍覆沒,近萬人犧牲千人被俘,令人感慨!

解放軍此次戰役全軍覆沒,近萬人犧牲千人被俘,令人感慨!

淮海,平津等三大戰役的發生,為新中國的成立寫下了新的篇張。新中國成立於1949年,當時解放軍以勢如破竹之勢徹底擊垮了國民黨,此時,以蔣介石為首的各大軍隊不得不放棄台灣的堅守,苟且偷安,也是因此美國總統對國民黨徹底失去信心,不再予以支持。

1949年7月,中國解放軍十兵團先後在福州,廈門等戰役中取得勝利。當時,金門作為台灣的主要戰地,只要能拿下金門,解放台灣的日子就屈指可數了。我國十兵團的統帥葉飛派出約9000人迎戰,此場戰役經歷了長達三天三夜之久,國民黨軍隊依仗著對地勢的熟悉,與解放軍不停周旋,而對於不熟悉海洋潮汐的變化的軍隊來說,這無疑是致命一擊。由於退潮後船隻全部陷入了沙灘,導致我軍失去了撤退工具,無法返回原戰地,而這還只是開始,更是因為錯誤情報的輸送,導致我軍認為保住了陣地,於是就繼續派兵。

我軍與金門敵軍隔海相望,又因為戰鬥設備的缺乏,後面派的兵根本無法對他們進行及時支援,再加上作戰設備有限,我軍戰士只能奮勇抵抗,血戰到底。金門戰役,我軍幾乎全軍覆沒,國民黨軍隊損失8000餘人,此次戰役是解放軍成立之後損失最為嚴重的一次,給了我們一次異常慘痛的教訓,因我軍在作戰準備中的疏漏,導致蔣介石在此次金門戰役中守住了台灣,而我們從此以後再未攻打過台灣。

金門戰役的失敗歸結了以下幾個原因。一是解放軍剛剛連取多場勝利,對跨海作戰預料不及,且認為國民黨當時已經是一觸即潰了,這種輕敵的思想,在整支軍隊持續延伸,導致我軍在登上陸地後,竟沒有指揮員進行指揮作戰,絲毫沒有戰略性可言,一直持續混亂之中,與敵軍的運籌帷幄相比,更是不堪一擊。

二是我軍戰備運設條件的不齊全,無論是飛機還是戰艦全都沒有,只有木船幫忙渡海運輸作戰工具,而國民黨在我軍登上陸地後就將木船炸毀,導致我們失去了撤退的工具。三是蔣介石決心已定,寧死守住台灣,他命令自己部隊在漲潮時對木船進行轟炸,因敵方炮力太猛,就連我軍的造船廠都在炮火中燒為灰燼。金門戰役以後,毛澤東吸取此次教訓,在後來的作戰過程中,都經過充分準備,而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耀眼的賓實 的精彩文章:

明朝時,朱棣到底有沒有找到朱允炆呢?真相其實很簡單

TAG:超耀眼的賓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