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買玉,我從不找人估價!

《藏玉》專註傳統和田玉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

玩玉時間長了,很多玉友可能都經歷過這樣兩種情況:

第一種,買了一塊玉,或者看到一塊玉,忍不住去找別人估估價;第二種,別人買了一塊玉,或者看上一塊玉,來找你估價。

現在想一想,是不是這兩種情況都挺折磨人的?

為什麼不找人估價

很多人,買到一塊玉或者看上一塊玉,都喜歡找人給估價,一方面可能確實經驗不足,心裡沒底;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想驗證一下自己的眼光和品味。

但找人估計真的能解決我們心裡的困惑和不安嗎?

問老張,老張一臉不屑,十萬你買這貨?我之前入手一個,比這個好多了,八萬八……問老李,老李羨慕的不得了,你千萬別出手,啥時候賣我啥時候買,以後翻倍妥妥的……

一圈問下來,整顆心也跟大家報出的價格似的,一會高、一會低,驚不驚喜?惶不惶恐?是他們都不說實話嗎?也有可能,但肯定不全是。

我們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一方面,玉石來自於自然,不像人工加工出來的商品,有固定的成本和定價方式。

另一方面,玉石除了自然屬性之外,還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文屬性和文化內涵。這兩個原因使得玉石價格成為一個很難被客觀量化的事情。

除此之外,影響玉石價格的因素還有很多,玉質、皮色、質地、外形,等等,即便是這些最表面的,沒有一定的學識、經驗、專業知識,恐怕都很難給出一個確定的價格範圍。

更何況開採、設計、雕工、作者名氣、文化寓意、是否獲獎、銷售渠道、市場供需狀況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到玉石的價格,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清楚,結果都可能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並且,每個人在估價的過程中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添加個人主觀因素,而非純客觀、理性的,甲喜歡張大師的玉牌可能就覺得它是無價之寶,乙對玉牌不感冒,可能就覺得不過一般。

所以,我們找人估價一定要慎重,首先要知道這些前提,無論找的是誰,找了多少人,都要知道,他們說的都只是個參考,不能過度迷信。

還有就是即便找人估價,確定玉石的大致價值範圍,也要找值得信賴的,一方面,他們給出的估價沒有任何個人目的,另一方面也得注意對方的學識、見識和文化、收藏方面的經驗。

為什麼不給人估價

剛開始,我們可能還挺享受別人來請教時的快感,但慢慢你會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了。給別人估價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甚至玩玉越久,懂玉越多,你張嘴也就越慎重。

玉石本身的知識和玉石文化博大精深,越鑽研、越深入,你越會有一種「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感覺,越會體會到玉石估價是一件極其微妙、複雜的事情。

它不僅有玉質、皮色、結構、有無瑕疵等定量去考量,還必須考慮到文化、內涵、主人的喜好期待、玉石的淵源等多種變數。

前者,沒有十年八年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終歸缺那麼點底氣。而後者,如果沒有深厚的人文積澱、對人心理的精妙把握、對事實和來源的全面掌握,又怎能隨意估價?

舉個例子,有些真正愛玉之人,手裡的玉石有時候也跟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找人估價,與其說是為了判斷玉石價值高低,不如說是找人確認一下自己的眼光和品味。

如果不懂這個心理,隨意貶低,那麼友誼的小船也是說翻就翻。

還有現在網路發達,一些人只是根據別人提供的幾張照片,就給別人估價。稍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根本靠不住,說出的價格也是不負責任的。

很多東西是照片看不出來的,特別是玉石,不過手、不親眼看一下,很難準確判斷其玉質到底如何,價值也就無從判斷。

還有就是,如果你也是賣家,那就更要慎重,更不能為了抬高自己的價格,而否定、貶低別人的玉石,否則丟的就是人品了。

有時候想想,愛玉玩玉,估價又有什麼意義,只要我們真心的喜歡……

-再讀一篇-

有一種感情叫玩玉!

每天原創文章,將藏玉設為星標,不錯過精彩內容!

和田玉鑒定、收藏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玉視頻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這幾種人不適合玩玉!

TAG:藏玉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