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解讀

「腸易激綜合征」的中醫解讀

入夏以來,腸道病患者有增多的趨勢,這其中,「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佔有不小的病例,這與夏季貪涼飲冷、心神失養、燥擾不寧多相關。上一篇轉發的帖子從西醫的角度上分析了「腸易激綜合征」的病理表現,那麼我們接下來聊一聊中醫如何看待並有效治療「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是腸功能紊亂性疾病,也是胃腸道最常見和最典型的功能性疾病,臨床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的,但缺乏形態學和實驗室異常依據的一組症候群。簡而言之就是常規檢查無陽性體征,而患者卻有明顯病理表現,如腹痛、便秘、腹瀉、黏液性大便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等,兼見上腹不適、噯氣、噁心等消化不良癥狀。此外,很多患者還通常伴有疲乏、頭痛、心悸、胸悶、多汗、面紅、尿頻、呼吸不暢、性功能障礙、焦慮、失眠、抑鬱等等非胃腸功能表現。

傳統中醫理論認為:本病病機在於肝脾不調,運化失常,大腸傳導失司,日久及腎,形成肝、脾、腎、胃腸諸臟腑功能失常,早期多可責之肝鬱脾虛;若夾寒、夾熱、夾痰、夾瘀可致肝脾不調、寒熱錯雜;後期累及腎臟,可表現為脾腎陽虛;波及血分則可致氣滯血瘀等複雜證候。而站在經方醫學的角度,根據其證候特點,以「腹痛」、「下利」論治,明辨六經抓主證顧兼證,常可取得滿意療效:如病在少陽,可以四逆散調和肝脾,與升降散合方其效更佳;病在太陽,葛根芩連湯可清熱化濕,常可合方參苓白朮散;屬太陰虛寒者,可與附子理中合四神丸;寒熱錯雜、病在厥陰者,柴胡桂枝幹薑湯、半夏瀉心湯、烏梅丸均可適證選用。此外,視具體證候及兼夾因素,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湯(八味解郁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小柴胡湯、五苓散、麻子仁丸等亦有適用之機。

相對於藥物治療,本病的日常預防與調理也頗為關鍵:對可疑不耐受的食物,如牛奶、花生、水產品等應盡量避免食用,少吃辛辣、冰凍、油膩、生冷食物及煙酒。腹瀉患者應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食物;便秘患者可以適當多食纖維較多的蔬菜、粗糧,同時避免長期使用瀉藥及理化因素對腸道的刺激。飲食要定時定量,不過飢過飽。另一方面,由於本病多在思想負擔沉重、情緒緊張、焦慮、憤怒、抑鬱、恐懼等因素影響下發病,所以,避免精神刺激、保持樂觀心態也是預防和治療本病不容忽視的重要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方絲竹空 的精彩文章:

TAG:經方絲竹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