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痛定思痛,巴黎如何戰勝城市洪澇

痛定思痛,巴黎如何戰勝城市洪澇

巴黎下水道的榮辱瞬間

——1910年塞納河大洪水

巴黎

的下水道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工程。奧斯曼曾說,地下的管道,是這座龐大城市的器官,就像人體內的器官一樣發揮著作用,但從來不暴露在光明之下。純凈清潔的水以及光和熱,就像不同的液體,在城市的地下循環往複,為城市的生命提供支持。

巴黎下水道

除了以「光明之城」聞名於世外,巴黎還擁有世界上最壯觀的下水道。巴黎的下水道系統可追溯到14世紀。19世紀中期,在奧斯曼和貝爾格朗的推動下,巴黎修建了新的供水和排污系統,到了1894年,飲用水供應和廢水排泄均採取封閉的形式,形成完整的給排水系統。

巴黎下水道博物館

在奧斯曼之前,巴黎已經有了龐大的污水和下水道系統,但是由於都市的不斷擴大和水供應的不斷增加,這個系統遠遠不能滿足需求。19世紀50年代,在長達240英里的街道下面,污水管道的長度還不到100英里,而且每當暴雨襲來,這些下水管道就幾乎不敷使用,主要原因是下水管道不夠粗。這些早期的下水管道在鋪設時所留的空間能允許人爬進去對其進行清理,但裡面的空間也就這麼大。在塞納河附近,排水站將不同管道流過來的污水匯聚起來,再通過地下排水管網將污水排出去,這一排污系統容易受塞納河冬季洪水泛濫的影響。貝爾格朗設計了更大的排污通道,裡面可以鋪設軌道,軌道上可以行駛機動車,清潔工可以乘車在裡面通行。

喬治—歐仁·奧斯曼

(Georges Eugène Haussmann)

奧斯曼和貝爾格朗改造下水道以前,犯罪分子和革命者都在下水道里召開秘密會議,因此,很多人把髒亂差和社會動蕩聯繫在一起。下水道改造完成以後,這裡成了一個旅遊景點,穿著考究的巴黎市民乘著船,在下水道中遊覽,感受科學技術對這個長期被視為龐大、危險空間的改變。

人們參觀下水道

但是,就是這個擁有超前下水道系統的「光明之城」,在1910年1月的塞納河大洪水面前一下子黯淡了。正常情況下,城市的下水道系統可以讓生活更加方便,但是當這個系統的水處理能力達到極限以後,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糟糕。巴黎大洪水暴發後,洪水灌入電廠,造成電線短路,巴黎市的很多路燈熄滅,霓虹閃爍的不夜城沉入了冬日的黑暗。而巴黎引以為豪的下水道出現反涌,彌散著臭味的污水衝出地板,衝破街道,匯入泛濫的塞納河水,給巴黎市民帶來更為深重的災難。對此,救援人員很是困擾,不知道如何保護城市不受從地下泛起的水浪的侵襲。

被警察營救的老婦人緊緊抓住簡易木筏

工人們在全市範圍內封堵下水道出入口,阻止洪水上涌,但是下水道出入口太多了,不可能全部堵上。一位居住在城市西部菲利希安·大衛路的市民憤憤地說:「那些下水道至少要負部分責任。」1月27日,他向鄰居們發傳單,上面寫著:「造成你受災的洪水不是大自然的原因。」換句話說,這場水患不是所謂的「上帝的旨意」。「給你帶來洪災的,是巴黎的下水道。」他認為,如果在下水道出入口安裝上必要的保護設施,洪災期間就會阻止洪水從下面湧上來。

在1910年巴黎的大洪水中,地鐵通道以及下水道為洪水的泛濫提供了通道,否則,洪水自己不會流那麼遠。1月28日,有個工人困惑而無奈地提交了一份報告,說他和他的同事在皇后大道(Cours la reine)「堵住了塞納河的決口,但是從蒙田大道流過來的洪水還是把皇后大道淹沒了,功夫全白費了」。皇后大道是一塊美麗的綠地,將塞納河與杜勒里花園(Tuileries Garden)隔開。沿著塞納河岸進行抗洪並不一定能帶來效果,因為洪水可以從其他通道進入皇后大道,比如從距岸牆幾十碼的地下管道衝出地面。街道、廣場和人行道,因為下面的土壤被洪水浸泡,已經開始扭曲變形,甚至塌陷了。實際上,巴黎市正在巴黎人的腳下陷落著。有些街道上原來鋪著木板,以使行人走起來更加舒適,現在洪水衝上了街道。海倫·達文波特·吉本斯回憶道:「我們看到鋪路的木板一片狼藉。」所有殘留的電燈現在都不亮了,整個巴黎市處於冬日漆黑的夜色之中……

這次洪水挑戰了當時那個時代的很多基本認知,比如認為進步的力量不可遏止。鐵路、電報、蒸汽機、電、下水道以及數百項發明,都預示著更加美好的生活,那也是人們在1900年世博會上所看到的未來。僅僅一周的時間,大洪水就將這一切變為泡影,人們對於光明未來的信仰看起來是如此地不堪一擊。《晨報》的編輯直言不諱地把1910年稱作「工程師的1870年」,這是又一個令人感到羞辱的失敗,只不過這一次是法國技術上的失敗,上一次是法國軍隊的潰敗;這一次是受大自然的嘲弄,上一次是被普魯士人侮辱。

婦女們災後進行清淤消毒工作

災難過後,很多人擔心下水道的狀況,呼籲重新考慮城市的結構以及它們與塞納河連通的地方,重新考慮是否可以改造大橋,以避免高水位時流通不暢的問題。事實上,從整體上來看,巴黎的下水道系統並沒有像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爆裂,反而還保存得相對較為完整。換句話說,儘管人們很是擔心,但是溢流的下水道實際上成功地清除了傳染病暴發的可能。由於工程建築的原因或下水管道周圍地面的坍塌,有幾處下水管道的確出現了裂縫,但即便是發生大面積的破裂,也不會造成洪水泛濫。不過,如果下水管道爆裂嚴重,致病細菌的數量可能要大得多。

巴黎建成了巨大的儲水庫進行雨水處理

洪災雖然讓巴黎人民收穫了精誠團結、共戰災難的精神,但毋庸置疑,這次巴黎歷史上的大洪水給普通市民和整個法國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1910年巴黎大洪水的重要意義不在於巴黎沒有阻止塞納河的溢流,而在於讓巴黎市民意識到,他們不可能完全控制住塞納河。

在人類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突發事件、危急事件從來都不曾缺席。巴黎下水道的歷史或許能提供一些啟示。怎樣減少甚或避免這類給人們帶來財產損失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突發性、危急性事件不期而至後人民和政府該如何應對?在環境問題越來越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的今天,在颶風、熱浪、寒潮、海嘯、地震、霧霾等自然災害越來越頻繁地威脅人類生活的今天,在全球變暖不斷引發各種生態災難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協調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怎樣由語言層面的討論落實到切實的行動上,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樣一個人類亘古追求的狀態,是每一個個體、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國家都不能不思考的問題。

以上文位元組選自《水下巴黎:光明之城如何經歷1910年大洪水》,[美]傑弗里·H.傑克遜,江蘇人民出版社版

水下巴黎

——光明之城如何經歷1910年大洪水

[美]傑弗里·H.傑克遜著

姜智芹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8年4月版

39.00元

長按識別以上二維碼

即可購買此書

THE END

編輯 | 書羽

製作 | 薔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蘇人民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TAG:江蘇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