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冷知識】?咖啡因與烘培程度究竟有沒有直接關係?

【冷知識】?咖啡因與烘培程度究竟有沒有直接關係?

原標題:【冷知識】?咖啡因與烘培程度究竟有沒有直接關係?



qiannjie

咖啡因與烘培程度究竟有沒有直接關係?


有人說→ 咖啡風味也會隨著烘焙度不同而改變,一般而言酸味和烘焙程度呈反比,如果是偏好果酸味的朋友,不妨選購烘焙度較淺的咖啡,如果您喜歡濃郁帶一點甘香的口感,可選擇重烘焙豆,另外,咖啡因含量也和烘焙度呈反比,也就是說淺焙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含量會比較高,因為咖啡因會在烘焙過程中被破壞。


但是也有人說→ 「咖啡因」這個物質會因為沖煮過程的差異而產生萃取量的變化,咖啡因「微溶」於水,溶解度也會被溫度與時間影響。


所以我們先回到源頭思考,我們談論「咖啡因多或少」的時候,到底是在談「咖啡因比例含量」還是「咖啡因總量」?


通常市面上銷售的罐裝咖啡,以及速溶咖啡,所寫的咖啡因含量都是以「ppm」或「mg/ml」這種比例含量表示,沒意外的話,連鎖咖啡店的咖啡因標示也應該是以比例含量去區別哪個高哪個低。


如果a咖啡的咖啡因只有b咖啡的一半,但a咖啡一杯量卻有b咖啡的三倍多,同樣都是喝一杯,喝低咖啡因比例含量的a咖啡的人,所攝取到的咖啡因當然就會比喝b咖啡的人多。



關於咖啡因的影響因素,看看各大著作裡面是什麼觀點:

01


主張深焙會減少咖啡因


咖啡因的含量會隨著煎焙程度而改變。或許有人會感到相當意外,煎焙程度愈深,也就是色澤愈深的咖啡,咖啡因含量反而較少。意式烘焙沖煮成的濃縮咖啡和城市烘焙沖煮成的咖啡,城市烘焙的反而含有3倍之多的咖啡因含量。也就是說,煎焙程度越愈淺的美式咖啡,其咖啡因含量為最多。建議飲用咖啡時依狀況做選擇,早晨趕走睡意就要喝美式咖啡,就寢前盡量挑選咖啡因含量較少的濃縮咖啡。(《我的第1本咖啡Book》,2009,富田佐奈榮,P.173)



02

主張烘焙幾乎不會影響咖啡因含量


改變組織與結構:根據科學家的研究(Illy,"Espresso Coffee"),烘焙會改變咖啡內部的組織。其中,碳水化合物從58.9%劇降到38.3%,酸性物質(脂肪酸、奎寧酸與氯酸等)從8.0%降到4.9%。在高溫裂解作用之下,這些物質發生重組,轉變為焦糖、二氧化碳與一些可揮發性物質。其中,焦糖占烘焙豆質量的25%,形成咖啡的甘味;而脂質(Lipids)原占生豆中的16.2%,在烘焙後則提升為17%,是醇味與稠感的來源。咖啡因的含量在烘焙前後幾乎沒有變化,有人誤以為重烘焙的咖啡較苦,咖啡因較多,這並不是正確的說法。(《精選好咖啡》,2012,柯明川,P.76)


03


主張生豆比熟豆咖啡因高

生豆的咖啡因較高,生豆比熟豆咖啡因高要注意的是,經過烘焙程序的咖啡豆,會比煮好的咖啡帶有強烈刺激性,所以平常不常喝咖啡的人、小孩子都不要隨便嘗試比較好。(《咖啡知識大全》,2010,LOHO編輯部,P.179)



04


主張深焙咖啡豆比淺焙咖啡豆有更多咖啡因


(4-1) 一杯咖啡中含有多少咖啡因呢?100ml的咖啡中,大約含40~70mg的咖啡因。冷泡式的咖啡因較低,深度烘焙的咖啡因比淺度烘焙來得多,至於義式濃縮咖啡的咖啡因就更多了。(《咖啡知識大全》,2010,LOHO編輯部,P.182)


(4-2)咖啡因的熔點高達237℃,因此經過烘焙後的咖啡因幾乎完整保留下來,並溶入杯中。常有人誤以為深焙豆的咖啡因比淺焙豆低一些,實情可能正好相反,因為深焙豆失重20%,必須以更多豆子來泡煮咖啡,結果喝入更多的咖啡因,所以深焙的咖啡因往往高於淺焙,此一認知很重要。不妨自己算算,10公克深焙豆有幾顆?肯定多於淺焙豆。(《咖啡學:秘史、精品豆與烘焙入門》,2008,韓懷宗,P.216)


大家們說得好像都很有道理的樣子,


看來,咖啡因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所以還是讓我們一邊認識咖啡因,然後一邊用身體感受吧~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全部來源網路,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工房 的精彩文章:

科普一下,玻璃杯和陶瓷杯的區別 ?喝咖啡適合用什麼杯?

TAG:咖啡工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