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技日報總編:「新四大發明」「全面趕超」等論調忽悠領導忽悠公眾

科技日報總編:「新四大發明」「全面趕超」等論調忽悠領導忽悠公眾

6月21日下午, 「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 ? 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 科學傳播沙龍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科技日報總編輯劉亞東做了主題演講,在詳細介紹《科技日報》「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系列報道的出台背景和意義之外,還詳細說明了在那些核心技術之外,我們還缺的到底是什麼?

全文如下: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各位同事,下午好!

2018年4月16日,中興事件的新聞在網上爆棚。三天以後,4月19日,《科技日報》一版頭條強勢推出新專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開篇以「是什麼卡了我們的脖子」為引題,報道了中國在高端晶元製造所需要的頂級光刻機方面的落後狀況。

我在新媒體上推介了這個欄目和這篇報道,很多朋友和新聞同行都評論說,《科技日報》這組報道策劃得很及時。我很「謙虛」地回復人家:不是很及時,是很超前!

事實上,今年三月「兩會」一過,《科技日報》就開始策劃和組織這組報道,當時的輿論氛圍還是「厲害了我的國」。《科技日報》認為,公眾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尤其應該知道,「我的國」也有不「厲害」的地方,甚至還受制於人!

由於想把開欄篇打造成「樣板間」,我們斃了好幾篇稿子,有些稿子還在反覆修改和打磨,以至於這個欄目遲遲沒有推出,直到中興事件爆發。到今天為止,這個欄目已經推出29期。換句話說,我們已經對各個行業的29項卡脖子技術做了報道。社會反響之強烈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作為《科技日報》總編輯,我感到很自豪。因為《科技日報》沒有人云亦云,而是以個性化聲音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正確引導了社會輿論,體現了《科技日報》的使命和擔當。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長足進步,這些舉世矚目的成績當然值得肯定,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差距和不足。我們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飛機,人家半個多世紀前就有了。我們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關的重大項目,比如載人登月,美國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明年整整50年。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差距。

中國的科學技術與美國及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這本來是常識,不是問題。可是,國內偏偏有一些人,一會兒說「新四大發明」,一會兒說「全面趕超」、「主體超越」,「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都分別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還算得有整有零,說得有鼻子有眼兒。明明是在別人的地基上蓋了房子,非說自己有完全、永久產權。如果只是鼓舞士氣也就罷了,可麻煩的是,發出這些論調的人忽悠了領導,忽悠了公眾,甚至忽悠了自己,這就成了問題。

上周我訪問日本,和日本科技振興機構(JST)簽了一個合作協議。我在JST見到了一個人,叫沖村憲樹,他是前文部省次官,現任JST首席研究員。沖村對中國非常友好。他說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很快就可以和美國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美國,所以日本應該和中國搞好關係。我說,你的結論正確,但前面說得不符合實際。我告訴他,中國要建成現代化強國,還有很漫長的道路要走。沖村不同意我這個說法。由於他不會說英語,我們的交流是通過日語翻譯,效率比較低,所以到最後我也沒能說服他。

沖村的觀點在日本很有代表性。無論左翼還是右翼,他們都是這樣看待中國的。我們的輿論無疑對此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可否認,這些為國際上的中國威脅論提供了口實。那些把中國建設成就誇大其詞的與論,無論出於什麼動機,都有百害而無一利,其結果是誤國害民。

只有認識到差距,才有可能彌補差距,否則我們的中國夢將永遠是中國夢。就像《禮記·中庸》所說,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後勇。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興事件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都是一件大好事,好就好在它讓更多的國人正視了中美科技實力的巨大差距,驚醒夢中人!

《科技日報》「亟待攻克的核心技術」欄目要長期辦下去,因為有太多的卡脖子技術讓我們在發展的道路上不能揚眉吐氣。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的核心技術亟待攻克?是否有一些共性原因阻礙了我們攻克這些核心技術?我想是的。今天我講三個問題。

第一,缺乏科學武裝。

科學和技術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們之間有聯繫。正是由於缺乏科學的指引,才阻礙了我們的技術發展和進步。

中國自古以來只有技術傳統,而沒有科學傳統。技術發明靠的是經驗的積累,或許還有靈機一動;而科學發現則是建立在系統研究和專業訓練的基礎上。有人說我們有四大發明。我告訴你,四大發明屬於技術範疇,它不是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技術創新和突破,跟科學沒有半毛錢關係。

比如指南針,我們的先人只知道它很有用,迷不了路,找得著家。沒有去研究磁場、磁力線,也不懂得導體切割磁力線時會產生電流,更推導不出麥克斯韋方程。比如火藥,我們的先人只滿足於它能爆炸的事實,只知道一硝二磺三木炭,而沒有深入探討它的化學和物理機理,所以才止步於黑色火藥,沒能研發出黃色炸藥。有人說,我們祖先發明了火藥,所以才有了後來工業和軍事上用的炸藥。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黃色炸藥和黑色火藥沒什麼關係。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求甚解,這些傾向今天也在嚴重影響我們的技術發展和進步。離開科學的指引,技術的發展註定不會走得久遠。

第二,缺乏工匠精神。

去年中央電視台播了一檔節目《大國工匠》,我幾乎每集都看了。拍得很好,下了功夫。問題是相對於我們13億人口,這些大國工匠實在太少了,太稀缺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里是瞧不起匠人的。從我們對很多職業的稱謂上就能看出這一點,什麼剃頭匠,泥瓦匠,小爐匠,很多教師自嘲,管自己叫教書匠……

來源:2018年06月24日 思想火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亞財經 的精彩文章:

美國祖母被抓:將孫女放進汽車後備箱狗籠,35度高溫、不通風
特斯拉扛不住了,於是公布了一個喜訊……

TAG:東亞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