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維名句: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王維名句: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編者按:常言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王維人稱「詩佛」。今天,我便借佛語來談他的名聯——「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我佛慈悲,恕罪恕罪!

—————————————————————

王維名句: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木心先生說「《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張愛玲女士最喜歡《紅樓夢》。然而,她文章中的名言卻與《紅樓夢》中的詩恰好相反。不是說,她的名言放在文章中不好看,而是從文章中拿出來,更好看。王維的這一聯詩,與張愛玲女士的名言相似,從全詩中拿出來更好看。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歷來備受推崇。著名詩詞學者顧隨先生說:「王摩詰詩是蘊藉含蓄,什麼也沒說,可什麼都說了。常言之動靜、是非、善惡是相對的,而詩之最高境界是絕對的,真、善、美,三位一體。『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秋夜獨坐》),是美是丑,是善是惡,很難說。」又說:「詩難於舉重若輕,以簡單常見的字表現深刻的思想情緒。如『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小學生便可懂,而大學教授未必講得上來。」我雖不是大學教授,卻想試著說一說這一聯詩的好處。

雖說這聯詩還是拿出來,更好看。可是,若想談談它的好處,還得放在整首詩中。其詩曰: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

孔子說:「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翻成白話,孔子評價說,顏回的心可以長時間地不離開仁德,而其他學生們則只能短時間內不離開仁德。佛的境界也與之相似。想長久地不離開佛之境界也非常不易。

王維,字摩詰,擅長詩、書、畫,精通音樂,精研佛法,人稱「詩佛」。他的名與字即出自佛教經典《維摩詰經》。然而,在這首五律中,唯「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一聯,在佛境界之中,正如《金剛經》所說「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教稱「貪、嗔、痴」為「三毒」。「貪」謂對順境起貪愛;「嗔」謂對逆境生嗔恨;「痴」謂不明事理。由此觀之,「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一聯是「痴」;「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一聯則是「嗔」;而「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一聯則是「貪」。然而,既有一聯在佛之境界中,便可救贖另外三聯的「貪、嗔、痴」。

縱觀整首詩,起於「痴」,其間雖有佛之境界,到底終於「嗔」與「貪」。故而「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一聯極好,而整首詩卻不佳。古人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能有一聯在佛之境界中,已屬難能可貴。老子說「患莫大於不知足」,豈可責備求全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覓封侯但覓詩 的精彩文章:

虞世南《詠風》與李嶠《風》——形同猜謎

TAG:不覓封侯但覓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