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間故事:界碑口

民間故事:界碑口

文圖無關,如有異議請聯繫及時刪除,謝謝

大家好,今天要講的是界碑口的故事。

我們所處的小鎮是三縣交界,而我們村則是在小鎮的最西南方。兩地交界,必有界碑,這裡也有一塊界碑,是清朝時候立下的,至今還在,上刻鳧縣界三個大字,左右各有小字,歲月斑駁早已看不清了。界碑的北邊,是我們村子的莊稼地,離村落大概三四里路,而向南也有三四里路才到下一個村落,也就是在兩村之間,以界碑為中心,有這麼一段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區域,而最靠近界碑的這段,叫做界碑口。

這界碑口都說不太平,曾經有人騎自行車經過,整整轉了一夜也沒到家,雞叫之後才發現原地打轉,把莊稼地里都軋出光溜溜的圓圈;還聽說有個南鄉拉板車販鮮魚的,晚上回家在界碑口有人搭他順風車,拉了一段時間便化成了一個紙人。當然這都是道聽途說,今天講的這個故事卻是發生在我們村子,主人公如果活著也就八十歲左右。

說是有一年麥收時節,我們村東姓顏的老漢,他家的地在界碑口往東的山腳下,那時候交通不便,也沒有農業機械,麥子熟了只能人工用鐮刀割下來,用板車拉到場院。那時候的人們圖涼快,都是晚上割麥子或者凌晨四五點鐘下地,到太陽升起來基本上一天的活幹得差不多。這天晚上一點多鐘,顏老漢早早地起來,用大罐頭瓶子裝了些水,拿著鐮刀就下地了。顏老漢趁著月色走到地里,幹了好一陣,看著割倒的一壟一壟的麥子,擦擦汗,無端的覺得心神不定,前後一合計,決定回家休息,一邊走一邊心裡感嘆,人老了,干一會活就累。

他沿著小路慢慢往家走,到了界碑口那,猛然看見路西一個婦女長發披肩背對著他坐著,肩膀一聳一聳,不時還有抽泣聲傳來。顏老漢不由得站住,心想莫不是誰家的小媳婦和公婆吵架,三更半夜跑出來,我得勸勸,別讓她尋了短見,界碑口路東可是有個大水坑,往年隔三差五都淹死幾條人命。想到這,老漢走到離女子幾步距離,試探性地說道,小姑娘,別哭了,快回家吧。那女子並不為之所動,如是再三,顏老漢向前一步,一拍女子肩膀,話還沒說出口,女子一回頭,顏老漢驚叫一聲,水杯、鐮刀都扔在地上,瘋了一樣往家跑。

他一口氣跑回了家,自己蜷縮在床上瑟瑟發抖。老伴過來問,他也說不出話,天明了,他也病倒了。病得胡言亂語,甚而至於上吐下瀉,吐出的東西都泛著微微綠色。村裡大夫被請到他家,顏老漢雙眼無神,問什麼也沒有答應,只是一味地發抖。大夫無計可施,叫過顏大娘耳語道,不行就叫五爺過來瞧瞧。

五爺是村裡的一個孤寡老人,村裡有什麼稀奇古怪的事,他總能處理好。沒一會五爺拿著煙袋鍋來到了,走近床前,掰了掰顏老漢的眼皮,輕嘆一聲,這是嚇破膽了。顏大娘在一旁擦眼抹淚,五爺一揮手說,拿一碗水,準備一個雞蛋,一刀黃紙來。不多時東西準備齊全,五爺把那雞蛋放在床前,那盛滿水的碗竟牢牢地立在雞蛋上,五爺雙眉緊鎖,點著黃紙,口中念著什麼,不多時黃紙燒盡,那碗竟一下從中間齊茬齊口地裂為兩半。五爺長嘆一聲,準備後事吧,這事我管不了。顧不上顏大娘的哭天喊地,五爺走了。

這時顏老漢慢慢睜開眼,讓圍觀的人出去,只把老伴喚到床前,說了幾句話就咽氣了。

顏老漢出殯那天,他外地打工的兒子,遠嫁的女兒都回來了,忙完一天,顏大娘在孩子們不斷追問下才道出了實情。原來那天晚上顏老漢在界碑口見到的那個女子,轉過身後面部沒有五官,是個光禿禿的肉球。顏老漢還說這都是報應,前幾年他喝醉酒把一窩剛出生的小貓用滾開水活活燙死了,這是向他索命哩。講完這些,顏大娘嘴裡喃喃說道,人不能傷天害理呀,不能欺天。。

從此界碑口那邊的莊稼,都是白天去收,晚上再也沒有人單獨去那裡了。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有喜歡聽故事的朋友關注我,沒事常過來坐坐,還有不少小傳說小故事講給您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創生活文字 的精彩文章:

民間故事:白蓮花

TAG:原創生活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