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養生記:《黃帝內經》告訴我們養生之道,重在哪裡,你知道嗎?

養生記:《黃帝內經》告訴我們養生之道,重在哪裡,你知道嗎?

心神包含我們的氣質、包含著我們的思維。心神跟我們的情志有關係。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歸心所總統。七情分屬到各個臟腑。其中心不僅總管我們的情志,而且跟七情中的喜密切相關。如果正常的喜,這是好的。中醫認為「喜則氣和志達」,「怒傷肝」。喜樂乃是醫生的良藥,憤怒使人多病而減壽,令人心理不平衡,思緒混亂。

如果大喜過度,也是不好的。中醫認為「喜則氣緩」。這裡的緩,有2層意思:1、是舒緩。2、渙散不收。心氣收不上來了,人的神志就不正常了。小說儒林外史中有個范進中舉的故事。說范進從20歲開始考舉人,考到54歲了,年年考,次次落榜,受盡了白眼。結果在54歲這年中了舉人。聽了報喜官:您中了。范進大喜過望。一拍腦門:中了,中了。一跤摔倒,暈了過去。范母撬開他嘴巴,灌入涼水。一會他醒來了,卻又喊著,我中了,我中了,奪門冒雨而出,在泥路上跌跌撞撞,全身泥漿。鄰里一看,這人瘋了。這就是屬於過喜傷心,導致心氣不收,心神渙散不收,思維產生異常了。

七情中喜確實是好的情志,但也不能過喜。在七情中喜怒憂思悲恐驚,真正積極情志,好的情志,恐怕就一個喜。喜對人體好處多多。笑一笑,少一少。因此我們怎麼來養生防病,當中一個重要點就是保持心態樂觀向上。天天都比較高興了,你的氣血就比較和緩的、舒暢的流。人體就會少生病了。黃帝內經一再告誡:愁憂恐懼則傷心。所以養心要情志養心。

心神還包括我們的感知覺。《素問·六節藏象論》:「心者,生之本」;《靈樞·本神》:「所以認物者謂之心」;《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認物,接觸事物,也是感覺到這個事物。臨床上有這樣的一位病人:病人50多歲,全身又痛又癢。衣服都不敢穿,衣服的布料接縫碰到皮膚都疼痛難忍。多方就診沒有效果。最後怎麼治療的呢?中醫依據《黃帝內經》:「所以認物者謂之心」。這就感知覺障礙從心入手。而且黃帝內經中有記載:諸痛羊瘡皆屬於心。也就是說,痛的病人,癢的病人,得瘡得病人,可以從心火來治療。用的方法就是:清心涼血、活血。這種感知覺呢偏於形體上的。還有一種感知覺呢偏於一種心理上的。還有的病人呢:不敢在高樓下行走,老是害怕高樓上有人往下扔東西砸到他。所以心理非常焦慮緊張,也導致失眠。這種感知覺,也是屬於心神所主的範圍。

心神還主睡眠。心神異常了,可能就會影響睡眠。一種上難以入睡,還有一種呢,半夜醒來,再也睡不著了有一種呢晚上一直說夢話,嚴重的呢從夢話到夢遊。睡著睡著,出去溜達一圈回來了。還有就是嗜睡,一天到晚睡不夠。有的走著走著掉溝里,掉溝里還著睡覺。中醫有個著名的方子:交泰丸。交泰丸其實就2味葯:黃連和肉桂。黃連是入心經的,苦寒葯,它可以降心火。而肉桂是入腎經的,它有溫的作用。一個是降心火,一個是溫腎水。這個方子臨床應用的很多。這個方子呢,後來也是不斷發展的。心火在上,腎水在下,二者需要交通,交通在中焦。治療失眠,是需要辨證論治的。臨床還有一種方法,治療失眠很不錯的。心火要下來,腎水要上去,主要在中焦。水火相交,脾為黃婆。(脾胃屬土,為黃。婆為媒婆。)脾胃不和則卧不安。脾胃不和,心腎道路不通。怎麼打開這個道路,《黃帝內經》里總共13個名方,有個著名的名方治療失眠的就是:半夏秫米湯。健脾和胃開通心腎之路。內經說它療效:覆杯即卧。

當然了,失眠的情況還是很複雜的。還是要去醫院治療。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中醫治療失眠的還有一藥方:黃連阿膠湯。腎水不足,滋陰降火了。暖暖腎水,心火下來,引火歸元。睡眠是人的精神營養。養生之法,重在睡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仁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禪仁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