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偉軍:設計源於生活

劉偉軍:設計源於生活

訪談設計師:劉偉軍

「大風泱泱,大海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槃鳳凰。文明聖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誰曾想,如若將這浩如煙海的5000年文化融入設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

第一回:設計產品應以人為核心,並攜帶中國文化的精髓融入生活加以傳承

劉偉軍,一個賦有文藝范的設計師,或有頗深的文學造詣,又是什麼促使他將文化與設計想結合?

欲之詳情,請看以下分解:

納金網:

您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是藝術設計,但從您的作品以及對作品的描述里我們發現您對中國文化有著獨到的見解,而且有很強的文字功底,那您當初為什麼沒有選擇文學專業而是進入了設計專業這一領域呢?

劉偉軍:

其實從小就對寫寫畫畫比較感興趣,而在科目選擇上比較傾向於文科科目,這也是當初沒有選擇文學專業繼續作為大學攻讀科目的原因。至於對中國文化開始感興趣始源於我在大三進了廣美的生活設計工作室,在工作室主任張劍老師的教導下,漸漸對他倡導和推崇的情趣化產品設計(敘事設計)感興趣。要想更加好地去把這一類產品設計演繹好,就要對各種文化有深入的了解,這也促使我對中國文化更加感興趣。

納金網:

我們發現您的作品都有一股很濃烈的人文氣息,請問您在設計過程中為什麼會想到把這種人文特點注入到您的作品當中呢?

劉偉軍:

因為現在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社會上商品商業競爭日加激烈,與此同時,商品也漸趨冰冷化,更加著重於產品的使用功能。而我的想法是產品除了能提供產品本身的功能外,更加應該以人為核心,以豐富當代消費者的情感世界,引導正確的生活觀念為目標,產生積極的作用。還有個原因就是如今中國文化的日益缺失,想把中國文化的精髓通過產品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去傳承下去。

納金網:

您認為一件賦有人文、感性、趣味性強的設計產品能給用戶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呢?

劉偉軍:

設計源於生活,同時也改造和引導生活。 一件賦有人文、感性、趣味性強的設計產品能給用戶帶來的體驗,除了提供基本的功能屬性之外,能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或者有教育意義、有傳承意義的某一種情感。

設計作品:《Circular Shutter》 2014紅點獎

設計作品:《臨時體溫計》 2014中國設計紅星獎

第二回:賦予產品以情趣化,使其表達情感,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自開啟這道設計的大門以來,劉偉軍就一直專註於情趣化產品的設計,對於外行人來說,這或是一個頗有意思的辭彙,何為情趣化產品?又是如何通過設計去創造?它帶給我們的又是一種怎樣的互動?而在劉偉軍看來,從情趣化產品設計過程當中他領悟到的設計的本質又會是什麼?

欲之詳情,且繼續往下看:

納金網:

在您的資料里您有提到您做的是情趣化產品設計,您能為我們大致介紹一下什麼是情趣化產品設計嗎?

劉偉軍:

情趣化產品設計其實可以大致分為兩個層面的含義,「情」和「趣」。「情」是指情感,情調,如喜怒哀樂等等,而情感又會因人、因物而異。比如說對於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會對之產生不同的情感,他們或者因思考的角度,觀看時的心情等等方面的不同會有所差異。「趣」是指興趣,樂趣,每個人的愛好,因閱歷的不同也會產生各方面的差異性。而賦予產品以情趣化,使產品除了滿足使用者的使用功能外,賦予情趣內涵,使產品表達情感,並與使用者產生共鳴,豐富精神世界。

納金網:

您提到廣美生活設計工作室的性質是以情趣化設計出發去研究與探討設計的本質,那麼您認為設計的本質是什麼?

劉偉軍:

設計來自生活的實際和人的需要,設計取向的變化是生活形態變遷的直接反映。

設計作品:《山韻茶具套裝》

劉偉軍、郭婉儀設計作品:《山水之間》

《山水之間》是一件觀賞性更強一點的設計作品,在賦予它實用性的功能之外,利用倒流煙的原理和把山水的外形抽象化,塑造了一個山水流轉的場景。

第三回:文化的融合與借鑒,去繁留簡,設計元素與產品本身是相輔相成的狀態。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國學源自天地,從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經,到屈原漫遊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賢隱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無不與天地相交接。」祖國的山河流水,國學的高深莫測,從產品的外觀造型便可看出,在劉偉軍的設計之下無不將其體現的淋漓盡致。而在如今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中西文化的交流與借鑒逐漸成為大家所倡導的一個新理念,對劉偉軍而言,設計亦是如此。

詳情請看本回解說:

納金網:

印象中市面上的茶具大都呈鼓形,而您設計的山韻茶具套裝中的茶壺呈現的是方形,所以在您的設計當中可以說幾何元素的加入是您的一種設計風格嗎?

劉偉軍:

當時設計這套茶具的時候,設計靈感來源於我國的大好山河,崇山峻岭,而取方形的原因除了是因為我把山幾何化,還承接了我國陰陽學說中的天圓地方,並把它體現在這套茶具中的茶壺中。

納金網:

您之前的工作主要是進行產品的外觀設計與產品手冊的平面設計,那您在設計產品的過程中會比較偏向產品的外觀造型嗎?

劉偉軍:

會更加偏向於產品的外觀造型和產品的語義,但是平面設計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設計中,起到一個輔助作用。

納金網:

您對日本設計和北歐設計比較偏愛,這兩種設計有什麼不同之處嗎?它們對您的創作靈感有沒有一定的激發作用或者您在設計過程中有沒有從這兩種設計當中獲得啟發性的想法?這又是怎樣在您的作品裡表現出來的呢?

劉偉軍:

這兩種設計的風格的共通點在我看來,都是以極簡為主,「Less is more」,不同的地方在於東西方骨子裡傳承文化的不同,日本設計,把東方的傳統文化運用的非常好,東方謙遜克制,講究「盈滿則溢」,凡事留有餘地,因而東方美學疏而不空,滿而不溢,留有想像的空間以及無限的可能。北歐設計的特點注重功能、追求理性,講究簡潔明朗的顏色,淡雅清爽的自然材質,線條流暢,不事雕琢。

它們去繁留簡的設計核心思想使我在產品設計的初期就要設法不能讓一些雜七雜八的搶掉產品要表達的主要內容和功能,花里胡哨的一些設計元素更加是不可取的,元素與產品本身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狀態。

設計作品:《請》

設計作品:《紙上芭蕾筆套》

第四回:設計不應過多依賴外物的添加與科技功能,要賦予產品情感和樂趣

當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生活已和科技融為一體,各種高科技產品早已悄無聲息地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在什麼行業什麼領域,都能見到科技產品的身影。然而,當智能機器可以代替一些人為的製造方法,當人們每天面對各種無需自己動腦也可一鍵操作的高科技產品,也許正像劉偉軍所說,人們更多的是遭遇了情感的缺失,他所傾向的是希望不藉助高科技的附加而去表現設計的內涵,使原本冰冷的產品注入情感,具有積極向上的意義。帶著這樣一種特殊的設計想法,他今後又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設計驚喜呢?

後事如何,請看終極解說:

納金網:

當前是一個科技化的時代,許多產品的製作大都會藉助高科技去完成,那麼您說的「喜歡不藉助高科技之類的附加」而去表現設計的想法和文化內涵,您能為我們解釋一下這種理念嗎?

劉偉軍:

現代人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生活壓力較以往增大了很多,追求輕鬆休閑的體驗逐漸開始超越效率和功利,生活中對情趣化的訴求也越發強烈。每天工作的時候更多對著的是高科技的產品,要做什麼,基本是一鍵操作,或者重複每天機械的工作內容。因此,當回到家,或者在享受自己私人時間的時候,我們希望用到的產品都不是冰冷的,都能夠是有自己情感灌注在裡面的,有趣的,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具有積極向上意義的。

納金網:

人與產品之間的互動是您在設計產品過程中比較注重的一點,那麼在您看來,什麼樣的設計什麼樣的作品才稱的上是一件好的設計作品呢?

劉偉軍:

在我看來,一件好的設計作品不能太過依賴於外物的添加和科技功能,更加應該注重產品本身,從本質去出發,再去賦予產品以情感和樂趣,並使使用者有所收穫,有所思考,產生積極向上的情感。

納金網:

您目前在籌辦一個設計工作室,它主營的產品是您擅長的家居用品設計嗎?您今後對自己的規劃是什麼呢?

劉偉軍:

主要方向的話,還是選擇我自己擅長的家居用品設計為主,因為首先這是我一直從事的並且是興趣使然的設計方向,而我想到的是希望能通過產品去傳承東方美學、東方文化,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到有中國設計這回事,擺脫中國只會中國製造的現狀。我對今後的規劃是多涉獵各種設計文化,設計領域,設計其實是一門跨專業跨領域的學科,從社會科學(心理學、人類學、行為學等)到工程科學(機械設計製造、材料學等)都會涉及,並且努力去處理好人與物之間的關係。

本文為藝家人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rkii納金網 的精彩文章:

多功能桌上收納具

TAG:Narkii納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