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性別化的玩具好還是不好

性別化的玩具好還是不好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兒童期偏好呈現明顯的性別差異,但有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沒有任何確切證據表明,嬰幼兒在玩具選擇上有性別差異,這期間發生變化的原因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思考。

文丨科迪莉亞·法恩/著

摘自《荷爾蒙戰爭》

不久前,我在一個小攤上買鮮花時,無意間聽到隔壁攤位的對話。這家商品廣告欄上顯示,出售的兒童塑料刀絕對不會割傷手指,百分之百安全。攤主是一位婦人,顧客是一家子。挑選了兩把刀後,攤主問這家的女兒是否也想要一把粉紅色的刀,接著又問她的兄弟是選粉紅色還是藍色的。男孩回答:「我也想要粉紅色的。」正當我饒有興趣地看著這一切時,我的大兒子卻出人意料地橫插一腳。

他問老闆:「如果我用你的刀把一根手指劃破了,我能免費拿走它嗎?」女攤主很不耐煩地讓我兒子別無理取鬧,她還有事情要做。我心想,可不是嗎?人家給男孩女孩量身定做的推銷計劃,就這麼被你來了個創意性拆台,能高興得起來嗎?

任何買過兒童玩具的人都不覺得奇怪,因為很多玩具明顯就是針對男孩和女孩分別設計的。有時,兒童玩具上會直接標註性別,比如,特別通道和產品網頁上都直接將玩具分為男款或女款。而某些提示就顯得很隱晦,比如,一種玩具採用了大膽的黑色設計,專屬標識是男性頭像,包裝非常吸引男孩。周圍的產品也都是類似的男性符號產品,直指行動力、競爭性和主導性。

1

有任何確切證據表明,嬰幼兒在玩具選擇上有性別差異

自降臨人世,每個人從稚嫩的兩歲開始,就學會了要和同齡人的行為保持一致。

顯然,這是一種從我們的社會群體中向他人學習的適應性,而且我們的目標是學習那些有聲望的、成功的,或在某些重要方面和我們相似的人。我們從他們身上尋找認同感,從他們身上學習、內化並且得出我們對文化規範的理解。

性別結構滲透到這份文化遺傳的方方面面。它們不是由懷疑生物學和進化論的性別學者創造的模稜兩可的概念;他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每一個新生兒都繼承了性別結構中作為其發展體系的必要部分:刻板的性別印象、意識形態、角色、規範和等級制度。這一切都由父母、同輩、老師、衣著、語言、媒體、角色榜樣、組織、學校、機構、社會不平等,當然,還有玩具,代代相傳

關於「男孩玩具」和「女孩玩具」的概念:粉色和藍色反映出「女性大腦」和「男性大腦」的不同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激素引起的。據此觀點,性別化玩具營銷的捍衛者經常會說,那些有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CAH)的女孩,喜好偏男性化。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是指在子宮內產生高水平的雄性激素。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性別不平等是自然所賜,無可避免的。

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男嬰和女嬰的大腦在一歲左右時被調試到了不同的生命頻道。比如,剛出生的女孩和男孩在總體上很相似,都會發現人臉和手機很有趣。

儘管劍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兩性在統計數據上有顯著差異,但即使忽略這個廣為報道的研究方式中的重要缺陷,其呈現出的性別差異也不會令你印象深刻。該研究表明,實驗過程中,男孩有46%的時間會盯著人臉看,女孩則是49% 的時間;男孩有52%的時間會盯著手機看,女孩則是41%的時間。

一項更好的對照研究發現,四五個月後,男孩和女孩都喜歡看人而不是物體,並且其關注程度是一樣的。在兩歲左右男孩和女孩的差異似乎就顯現了出來,但仍相當微妙。

最近一項大型研究分別測算了100名兩歲的孩子玩洋娃娃和玩卡車(包括其他玩具)的時間,以及他們照顧或操控玩具的頻率。研究中,分別隨機抽取一名男孩和一名女孩,前者在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裡比後者玩得更「女孩兒氣」(或沒有「男孩兒氣」),這包括他們玩的玩具,以及他們玩玩具的方式。有時,這個年齡的孩子會更喜歡玩那些不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玩具,而不是那些「為他們」定製的玩具。

比如,在一項研究中,14個月大的男嬰花在茶具上的時間,是花在卡車、火車、摩托車上時間總和的兩倍,而女孩花在這些「男孩玩具」上的時間,和花在洋娃娃上的時間是一樣的。

2

為什麼兒童期玩具性別差異會變得明顯

那麼,我們如何從嬰幼兒玩具偏好性別差異不明顯,發展到兒童玩具偏好差異會更典型、更穩固呢?根據文化進化論者、發展心理學家的建議,可以把小孩描述成「性別偵探」。孩子們會意識到性別是我們劃分社會的主要方式,因而他們被驅使學習男性和女性的定義。

大約兩到三歲時,一旦他們開始了解自己的性別,這些信息就變成了激勵因素,孩子們開始「自我社交」,在這一時期,許多男孩兒開始避開粉色,而許多女孩兒開始痴迷粉色。只有在3歲時,當孩子們面對其他孩子給出的新奇、中性的玩具和提倡的活動時,才會對此表現出「強烈的偏好」。

事實上,最近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梅麗莎·海恩斯主持的一項研究表明,患有CAH的女孩兒更喜歡玩男孩兒氣的遊戲,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們比其他孩子受性別標籤和性別角色的影響更小。在4—11歲的對照組的女孩和沒有患上CAH的男孩中,研究人員模擬了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研究結果,如果明示或暗示中性玩具是「為他們」定製的,那麼這些孩子大約會多出20%30%的比例更喜歡中性玩具。

當然,和其他新奇、中性的物品一樣,孩子們對反性別化玩具的興趣會因模仿同性夥伴的舉動而激活。

近來更多證據指向了無處不在的性別顏色編碼的影響。有研究比較了男孩和女孩玩火車和洋娃娃的時間。

第一個比較的年齡段是20個月到40個月大的幼兒,第二個比較的年齡段是半年之後。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個年齡段,女孩玩火車的時間都要比玩洋娃娃的時間長。但研究員的主要興趣是,孩子有沒有受到玩具顏色的影響。你瞧,比起性別化顏色的玩具,孩子在看到粉色的火車和藍色的洋娃娃時,所體現出的玩具性別差異更小。

事實上,稍大一些的同齡男孩和女孩在玩藍色火車和粉色洋娃娃的時間上,表現出由小到大的差異;在玩粉色火車或藍色洋娃娃的時間上,表現出很小的差異,甚至在統計學上不易察覺。

從出生起,孩子就在現實世界遇到過無數的性別線索和暗示:廣告中傳遞的刻板性別印象,其他人的鼓勵或勸阻的話語,表達方式或身體語言,玩具店和商品包裝,電影電視節目,承認社會角色的性別隔離等等。當然,這些影響不會單純羅列在一張白紙上。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他們自己的內在傾向和理解。某些影響對特定的孩子不起作用,但對其他人則不一樣。

有趣的是,「性別視角」更強的孩子,可能尤其容易受到老一套性別化信息的影響。有些性別信息會反向發展,並且單一的影響都不大,但會持續累積。它們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釋——孩子們在能夠堅定理解他們所屬社會性別的年紀,如何在玩具偏好上產生了活躍的性別差異?性別化的發展系統已經達到了孕期激素達不到的水平。

至此,這一結論完全符合我們的進化歷程,符合女性和男性扮演的不同角色:女性照顧孩子;男性舞刀弄槍,與敵人拼殺,搶奪資源。這一常見模式在整個社會中都具有兼容性。它完美地調和了現在完全不同的事物。當然,在未來可能又是另一番情形。


男人競爭 女人選擇

每個人的大腦都是雌雄同體

我們性別未知,潛力無限

一部顛覆性別認知、

重塑人生自信的科普經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我們生而不同,也必將與眾不同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什麼都不做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