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搖啊搖,搖到愛情橋

搖啊搖,搖到愛情橋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新月派」詩人卞之琳的《斷章》詩給鍾情於愛情的青年男女描繪了一幅充溢奇幻色彩、蕩漾溫馨情調的美妙畫卷。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但多情總被無情惱,那無情的風景,那忘情於景的橋上人能否會以同樣的深情厚誼來回報那鍾情於己的多情之人呢?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往往是以無可奈何的遺憾惋惜和不盡的悵惘回憶而告終的一幕,縱然令人傷悲,但卻給人無盡的遐思,給文學史平添了一段佳話。

好多令人神往的愛情故事似乎都是從橋上開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橋上相遇,而後開啟一段千古傳唱的愛情故事;白娘子與許仙在斷橋上一見定終身,開始了一段人妖絕戀;羅伯特與西斯卡因曼迪遜橋而結緣,而後相知相戀。天上有鵲橋,人間有石 橋,地下有奈何橋,似乎有橋的地方就會有愛情故事,有愛情故事的地方就會有橋。 如果說冥冥中真的自有定數,兩個心意相通的人終會遇見,那是否,在看不見的一個地方,有一個人也和你一樣,在那冥冥中纏繞的情意橋邊等你。那,痴情少年,請你在橋上的時候多停留一會兒,讓我可以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你,找到屬於我們的艷陽天,度過我和你的傾城時光。 願歲月可回首,且以情深共白頭。可回首的歲月是你和我,看得到的情深是你和我,白頭偕老的是你和我,單單是你和我三個字,便滿是那甜蜜的旖旎的情思。我和你,這便是愛情的所有美好幻想;我、你、橋,這便是我即便過了奈何橋也不能忘記的最美好的場景。橋 上的我,橋上的你,這便是我最想要的愛情。


西湖美景三月天,

春雨如酒柳如煙。

有緣千里來相會,

無緣對面手難牽 。

十年修得同船渡 ,

百年修得共枕眠 。

西湖外,斷橋邊,白娘子與許仙在此相識,同舟歸城,借傘定情;後又在此邂逅,言歸於好。越劇《白蛇傳》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還依舊……看到斷橋橋未斷,我寸腸斷,一片深情付東流!」歷來催人淚下,給每個遊覽斷橋的遊客以無盡的哀思。

青青荷葉清水塘,

鴛鴦成對又成雙。

梁兄啊!

英台若是女紅妝,

梁兄你願不願配鴛鴦?

在山東諸城市石橋子鎮北的小石橋上,「十八相送」的故事在此展開。按照傳說,從紅羅山書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鎮梁崗梁山伯的家,也大約是18里。祝英台家在書院東北,梁山伯家在書院西北,而兩家到書院的路都必須經過曹橋,曹橋到書院為8里。兩人到書院去都要途經曹橋,因此才有「草(曹)橋結拜」的情節;這十八里路上,滿是浪漫和美好。梁山伯和女扮男裝前來讀書的祝英台,同室居住,兄弟相稱,感情篤深。一晃三年過去,直至學業完成下山之時,山伯也未察覺出英台的真實身份,並執意要送一送祝賢弟。兩人邊走邊聊,暢敘友情,一路西行,一直送到如今諸城市石橋子鎮北的小石橋上,才被英台勸住,英檯面對相處三年的梁兄,愛戀之情再難自製,於是提出為自家的小九妹作媒許配山伯,並叮囑山伯定要早日到祝家提親。見山伯應允後,兩人才依依惜別。十八相送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故事中的一段,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經典愛情早已深深的進入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他們用生命來歌頌愛情。如今,我們只能用那悠悠的歌聲來紀念他們,紀念他們那永遠不朽的愛情。


自作新詞韻最嬌,

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

回首煙波十四橋。

《過垂虹》是南宋詞人姜夔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寫作者過吳江垂虹橋時的情景,風格輕快,語調低緩而不哀,表現出一種如歌如畫的幽情雅韻。據陸友仁《硯北雜誌》記載:小紅是范成大的歌妓,色藝雙絕。范成大告老還鄉,姜夔登門拜訪。一天,姜夔寫出兩首新詞《暗香》、《疏影》,范成大讓小紅演唱,音節清婉。姜夔很喜歡小紅,范成大便把小紅贈給他。姜夔辭別歸鄉,小紅相伴。那晚大雪,船過垂虹橋,姜夔賦詩:「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自作新詞,自己伴奏,由美麗的歌女用動人的歌喉演唱,且又置身在明媚的江南水鄉中,是何等的歡快。「小紅低唱我吹簫」,寫出了詩人無邊的快樂與舒暢。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春波橋」原名「羅漢橋」。位於紹興市都昌坊路南側,從禹跡寺到沈園必經此橋。它因南宋大詩人陸遊的懷舊詩《沈園》里「傷心橋下春波綠」一句,後人將橋名改為「春波橋」。這座橋全長10米,寬約3米,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小型石拱橋,現已改為抬架式水泥橋。

陸遊是南宋時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詩作萬餘首,為南宋四大家之一。他從小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志願,然而,屢受挫折。在其英氣豪放,「亘古男兒一放翁」(梁啟超語)的另一面,是不幸的婚姻悲劇。

陸遊的原配夫人唐婉,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位大家閨秀,美麗賢淑,才華出眾。婚後「伉儷相得」,「琴瑟甚和」,是一對情投意合的恩愛夫妻。不料作為婚姻包辦者之一的陸母,以命相剋翁姑為由,不容兒媳,硬逼兒子休棄唐氏。陸遊百般勸諫、哀求,均遭斥拒。於是,陸遊為應付其母,將唐婉置於別館,時時往來,被其母發現後斷然隔絕,終於在婚後三年被迫仳離。後來陸遊另娶王氏為妻,唐婉亦改嫁同郡趙士誠為妻。宋高宗紹興乙亥年(1155年),在一次春遊時倆人邂逅相遇於城南禹跡寺附近的沈園。唐婉甚念舊情,在徵得趙士誠同意後,派人給陸遊送去花雕美酒以示撫慰。陸遊百感交加,魂魄激蕩,乘醉賦詞,題詞《釵頭鳳》於沈園壁上。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詞中記述了陸遊與唐婉相遇時的情景及過去美滿幸福的生活,表述了他們眷戀之深和相思之切。也宣洩了詩人怨恨愁苦和難以言狀的凄楚心情。唐氏讀了這首詞之後,肝腸欲斷,悲慟欲絕,暗自垂淚,並答詞道: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衣闌珊。怕人尋問,咽淚妝歡。瞞!瞞!瞞!」   這兩首詞充分表達了倆人之間的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一往情深,矢志不渝的忠誠愛情。唐婉在寫了這首《釵頭鳳》後,鬱悶成疾,愁怨而死,留下了這個傳誦不息的愛情故事。 唐婉向陸遊送去的是美酒,而實質上是一杯苦酒。這杯苦酒,使陸遊心頭的創傷更加難以癒合,抱恨終生。晚年他居住在鑒湖三山,每進城,必經羅漢橋登禹跡寺眺望,不能勝情。在他68歲時(1294年),重遊沈園,賦詩寄情:

楓葉初丹槲葉黃,

河陽悉鬢怯新霜。

林亭感舊空回首,

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

斷雲悠夢事茫茫。

年來妄念消除盡,

迴向蒲龕一炷香。

陸遊以燒香的方式祭奠唐婉,也難平靜他和唐婉分離的切膚之痛,懷念不絕的深情。五年之後,再游沈園時,作《沈園》絕句兩首,詩云: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銷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已經是80歲的放翁,夢遊沈園,又寫了更為悲凄的兩首絕句。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猶鎖壁間塵。

陸遊對唐婉的愛情歷久彌新,刻骨銘心,在春波橋前到了「已怕行」的程度。在85歲臨終前一年,還作詩《春遊》悼念唐婉:

沈家園裡花如錦,

半是當年一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些纏綿悱惻,哀婉深沉,動人心扉的詩篇一直在人們的心中激蕩,真是春蠶到死絲(思)方盡。在陸遊的絕句中兩次出現了「橋」字,當人們把橋和這段故事聯繫在一起時,都不禁感慨萬千,悲憤不已。在走過「春波橋」時,同情的眼淚灑在橋上。


在滔滔不絕的岷江都江堰之上,橫跨著一座看似不起眼的橋樑。它就是與趙州橋、盧溝橋、廣濟橋和洛陽橋齊名,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名橋」之一的安瀾橋。傳說情侶或夫妻只要共同走過安瀾橋,就能愛情甜蜜,永結同心。在愛情閣下,情侶們在這裡寄上同心鎖、同心結,在同心帶上寫上愛情寄語。滿牆都是甜蜜的祝福和祈願,一眼望去就像愛情的海洋。俗話說:「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在過去,人們曾經無數次設法在湍急的岷江之上架橋過河,然而卻「屢戰屢敗」。根據當地縣誌記載,岷江上的最後一座橋樑毀於明末的戰火之中。到了公元1803年,當地的一對「模範夫妻」何先德夫婦自發「眾籌」捐款,動員百姓們在岷江上重修橋樑。在小兩口的齊心努力之下,一座「以木板為橋面,旁設扶欄,兩岸行人可安渡狂瀾」的橋樑橫跨岷江之上,取名為「安瀾橋」。在安瀾橋完工之後,當地百姓為了感激夫妻二人的功德,又把這一座橋樑稱為「夫妻橋」或者「何公何母橋」。不僅如此,他們夫妻二人同心同德,齊心造橋的故事,還被改編成了川劇,在川蜀大地廣為流傳。如今,算起來有200多歲的安瀾橋,更是被都江堰人賦予了「天下第一愛情橋」的美好寓意。當地人說:情侶只要攜手一起走過安瀾橋,就能愛情甜蜜,永結同心,度過一生中的風雨波瀾;假如你還是個單身黨,那麼在過橋的時候,需要用自己的左手牽著右手。

在一千年前,沱江的兩邊沒有橋,江的兩邊就是兩個村寨,村寨那頭住著美麗善良的少女阿水,而村寨這邊住著勤勞勇敢的少年阿山。阿山常在江這邊打柴,阿水常在江那邊放羊。在一千年前,沱江的兩邊沒有橋,江的兩邊就是兩個村寨,村寨那頭住著美麗善良的少女阿水,而村寨這邊住著勤勞勇敢的少年阿山。阿山常在江這邊打柴,阿水常在江那邊放羊。他們經常隔江相見,時間一長,便互打招呼,互相問候,於是日久生情。一天,阿水情不自禁,羞紅著臉向對岸的阿山唱道:

「大河漲水水浪沙,

魚在河中搖尾巴;

幾時得魚來下酒?

幾時得哥來成家?」

阿山一聽,心中大喜。馬上回唱道:

「哥隔水來妹隔崖,

繞山繞水都要來;

哥變燕子飛過河,

妹變蜜蜂飛過崖。」

他們以歌傳情,信誓旦旦。為了能過江和心上人在一起,阿山砍樹搭橋。但江水太猛太急,搭橋的樹木一次次被無情的江水沖走。阿山正在焦急萬分之時,一隻巨龜浮現水浪之中,為阿山托起橋木,幫他過江與阿水相會。他們的愛情感動了江中這隻神龜,神龜就緊靠沱江幫助他們在江上修建了一座木石結構的拱橋,橋面呈拱形,兩側有石欄。橋修好之後,阿山和阿水天天都能在一起了,彼此熱戀,如膠似漆。他們的戀情被阿水的父母知道了,阿水的父母嫌阿山家裡貧窮,堅決反對,並要將阿水嫁給寨主的憨兒子。阿山和阿水痛苦萬分。為了永不分離,他們在7月7日的那一天晚上,兩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從那座橋上縱身跳向江中,殉情而亡。當他們跳入江中的那一瞬間,只聽得一聲巨響,這座橋突然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對相愛的人兒,重新修建了現在這樣一座橋。並且稱之為:「情人橋」。

本來橋是自然界的一種存在,無論是簡易通行的一塊木板,或是高科技下鑄就的各種雄偉大橋,都承載著一種理想,那是從此岸通向彼岸的捷徑。好像所有的人間美景不過是小橋流水人家那樣悠揚的人間煙火,所有的愛情也不過乎是那些橋邊的偶遇。所以女人會在一些時刻被細微所打動,男人更是如此。這或許是每個女孩愛做的夢,想著有一天自己成為故事裡的主角,會有一個就是為找尋你等待你的人從天而降。相愛的兩個人也猶如兩岸間的間隔那樣,需要一座橋樑的架起,讓愛情與橋變得親密起來。

愛情鎖橋,讓彼此的愛情鎖在心裡。在浪漫之都法國巴黎,不論是當地的還是國外前來旅行的情侶,都喜歡到塞納河的各座橋樑扣上刻有兩人名字的「愛情鎖」,象徵永恆堅固的愛情。愛情鎖的風潮並非源自巴黎傳統,而是來自2006年費德里科·莫恰的一本小說《對不起,我愛你》的情節。小說中主角將帶有名字的鎖掛在羅馬米歐維奧橋,並把鑰匙扔進泰伯河以代表永恆之愛。隨後,這股風潮最先在羅馬興起,繼而席捲整個歐洲,乃至世界。愛情鎖橋,原名為藝術橋,因所掛愛情鎖眾多而得名,又稱愛情橋。「愛情橋」 連接著盧浮宮博物館和法蘭西學院,原建築是拿破崙時期的建築師在1802年設計建造的,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到德軍轟炸被毀,上世紀80年代重建的這座橋是複製品。據估計,巴黎市內就有多達70萬把愛情鎖,如藝術橋兩側圍欄幾乎被不同大小和形狀的愛情鎖填滿,部分圍欄更因不堪負荷損毀,以木板暫時代替。另一條同樣「被鎖」的大主教橋,在Google地圖上更被稱為「愛情鎖橋」。數十萬個無法解開的愛情鎖,長年累月地對巴黎古橋的橋身帶來了沉重負擔,2014年6月,該橋一段長2.4米的安全護欄網不堪承受鐵鎖的重負被壓垮,但是或許受愛的感染,這次事故並沒有造成人員受傷,重修之後的大橋又煥然一新。  

紐約布魯克林大橋隨處可以看到相愛的人留下的愛情鎖,這些鎖象徵著愛情堅不可摧,每一把愛情鎖都留下了一段值得紀念的浪漫時光。 

義大利的五漁村是個蜜月好去處,愛情誓言隨處可見,無論是寫在牆上還是刻在植物上,這裡就是一個充滿甜言蜜語的地方,這張情侶凳見證了無數愛人的海誓山盟。

德國科隆霍亨索倫橋橫跨萊茵河,軍綠色的橋身是愛情鎖的背景,相愛的男女將愛情鎖鎖在這裡,將鑰匙扔進萊茵河,象徵著至死不渝的愛情,到德國蜜月也在德國科隆霍亨索倫橋和愛人鎖上一把愛情鎖。


到韓國首爾度蜜月的新人想必一定會去南山塔,韓劇經常在這裡取景,新人可以像韓劇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樣將愛「鎖」在這裡,將對愛的美好期許留在這裡......

台北縣的情人橋位於台灣台北縣淡水鎮,是淡水漁人碼頭的跨港大橋。淡水漁人碼頭位於台北縣淡水鎮,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於1986年。淡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 「淡江夕照」 於此可以一覽無餘。橋體是一座流線彎曲造型的單面斜張橋,橫跨港區,大橋就像一面白色風帆,傳遞著一帆風順的祝福。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由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命名為情人橋。在陳水扁與蘇貞昌縣長引領下,情人們相偕走過一百六十五公尺長的跨港橋,完成了該橋的啟用儀式。這座橋以人字形單面斜張為橋型,單塔流線的彎曲造型與帆船的風帆意象相互呼應,是淡水新地標,也為漁人碼頭再添風光。未來的淡水縣更將興建結合玩賞、採購餐飲的多功能 「北縣漁市」 ,使淡水漁人碼頭成為國際級的海口景觀公園。台中市大坑情人橋位於大坑地區,採取單拱斜張的設計,長約一百公尺,是座擁有粉紅色橋身的橋樑。一到夜晚,橋底還有投射燈,變幻出3種顏色,既浪漫又有情調,因此取名為「浪漫情人橋」,花了一年多興建而成,是台中大坑廍子區段徵收四座景觀橋中的二號橋。台中市政府為了營造優質的環境,以文化景觀的理念建造四座富有創意的橋樑,計劃於民國一百年六月底完工。四座橋樑包括:「新桃花源」橋、「大坑清新」橋、「藍天白雲」橋、「浪漫情人」橋。其中被視為台中市新地標的浪漫「情人橋」,除擄獲許多民眾的目光之外,更受到准新人們的青睞,加上日夜各有不同的風情,預期未來將成為情人們拍攝婚紗照的新取景地點。

在北川西羌九黃山風景區上,有一座據說是中國最險峻的情人橋。橋飛跨於兩個峭壁之上,懸在空中超過300米,走在上面,想不心跳過速都難。據《羌族史》記載,早在公元前四世紀末,在今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已有羌人活動,其地有「六夷、七羌、九氏各部落」,羌人先祖古羌王阿巴白構給他的九個兒子分封屬地,第九子爾國基的分封屬地就在今平通河兩岸的區域,爾國基帶領其屬下羌民在此建立了美好的家園,民間稱此地為「九皇山」,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改「皇」為「黃」,遂稱「九黃山」,因其屬古西羌之地,故全稱由原來的「西羌九皇山」變成了現今的「西羌九黃山」。這座橋還有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九黃山猿王洞生活著一群猿猴,猿王帶領著它們覓食野果、抵禦野獸,晚上就歇息在溶洞中,過著舒心自在的生活。傳說天上的仙女也羨慕這裡的美景,常在此遊玩。猿王愛慕仙女,攀著古藤,盪過深澗,來此等候仙女,後來猿王與仙女終於成為情侶,永結同心。猿王和仙女的純真愛情終於感動玉皇,把猿王也超度成仙,讓他與仙女能天長地久地生活在天堂。後來人們在猿王上天的地方建起了飛仙閣,在猿王攀藤盪澗的地方建起了「情人橋」。有詩讚曰:「古藤斜掛牽玉女,飛澗橫鉤渡玄猿」。

瀘沽湖上的情人橋架在瀘沽湖茫茫草海之上,瀘沽湖瀘沽湖為川滇兩省界湖,一半在四川境內,一半在雲南境內。這裡居住的是蒙古摩挲人,雲南那邊居住的是納西摩挲人。摩挲人的婚姻是走婚的,家中以女性為主,威望最高的是老祖母。女子13歲後舉行了成年禮後就可以居住在自己的花樓,出去參加社交活動,若在篝火晚會跳舞相中好了的話,就可以走婚了,這座情人橋就是走婚的必經之路,所以又稱情人橋。這裡的情人橋,還是世上最大最長,最有魅力的木質橋。

黃山情人谷里的情人橋在黃山的翡翠谷。翡翠谷昵稱情人谷,愛情谷,是黃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谷中有溪,名碧玉溪,人稱愛河。入門不久便是情人橋。橋上鎖滿了遊覽至此的有情人用以表示永結同心的連心鎖,密密麻麻,滿橋皆是。鎖分中外,有愛被寰宇之妙趣黃山情人谷里的情人橋在黃山的翡翠谷。翡翠谷昵稱情人谷,愛情谷,是黃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谷中有溪,名碧玉溪,人稱愛河。入門不久便是情人橋。橋上鎖滿了遊覽至此的有情人用以表示永結同心的連心鎖,密密麻麻,滿橋皆是。鎖分中外,有愛被寰宇之妙趣;有些鎖錯綜纏繞,如同兩心相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向里走,山澗邊一個巨大的「愛」字橫卧地面,似是昭示此谷主題。

蜈支洲島的情人橋是三亞市海棠灣鎮蜈支洲島風景點之一。原是座鐵索橋,是當年守島部隊的海上瞭望點。走在搖搖晃晃的鐵索橋上,需要幾分膽量和機靈。有些小姐既想過橋到瞭望點裡體會一下,又怕掉進海水裡,過橋時緊緊抓住朋友的手不放,因此這橋又被戲稱為「情人橋」。後來島上為客人安全著想,故將原來的鐵索橋改造成現在的古樸典雅的棧橋。有興趣過「情人橋」的朋友,不妨上橋試一試。

瀋陽鳥島里有塊濕地,濕地上有座情人橋,情人橋是一座半圓型的木橋。橋長500米,是我國目前公園園區內最長的一座木質棧橋。橋下水中鴛鴦嬉戲,魚兒水中暢遊,蓮花並蒂開放,有情人從橋上翩翩走過,是相戀的見證,情人橋橋以愛情為主線而設計,取名情人橋。


上海外白渡橋是舊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現代愛情故事的標誌地。如果你沒來過上海,只要看過《情深深雨濛濛》《新上海灘》等影視劇,那你肯定認得出這座橋———外白渡橋。十里洋場時期的上海,外白渡就是時尚男女戀愛的地方,吹江風、看霓虹,愛情故事沿河而生,順水漂過,到外白渡終結。外白渡橋似乎成了愛情的隱喻。穿過106.7米的外白渡橋,隔開的是蘇州河與黃浦江,橋的北面是愛情,而走過橋面則是絕情。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很多以上海灘為背景的影視劇首選的取景地點。三亞鳥巢過江龍索橋,因電影《非誠勿擾2》而烙上愛情印。這座橋全長168米,最高處距山谷地面40多米,橋上掛滿了紅絲帶,絲帶上面都是遊客的許願,據說過江龍索橋又稱情人橋,天下有情人走過此橋把情人的名字和自己的願望寫在絲帶上,希望能願望成真。過江龍索橋頭的煙波亭,又稱「林子仙子」。煙波亭建築在兩棵巨榕之間,遠遠看去像是懸掛在兩棵巨榕之上。跟愛人在煙波亭的榕樹間靜靜的喝上一杯咖啡,聽著山間的鳥兒鳴叫,微風輕輕的吹過,好不愜意。

瀘沽湖走婚橋,摩梭女子的愛情鵲橋。橫跨草海的走婚橋,被譽為「天下第一愛情鵲橋」。來到瀘沽湖的人,都不會錯過這道美景。一個民族的婚戀傳統,在這座建築上得以成為現實。走在古老的走婚橋上,不禁聯想那些夜晚才能見面的愛人喜悅的神情和模樣。300米的橋,像渴望的手臂伸展到對岸,不知道有沒有摩梭女子,在黃昏後到橋上來迎候她的愛人?

桂東齊雲山上的仙緣橋,被譽為中國的愛情橋,那裡古木參天、人跡罕至,卻隱藏著一座湘南最高、跨度最大的天然石橋,傳說是為了讓牛郎織女在凡間相會,二郎神搬來一塊巨石橫架南北隱藏在高山深處。傳說桂東仙緣橋十分神奇,據說直到現在,有膽量走完此橋的人,無論男女,沒有找對象的,走過此橋後,必能找到美好姻緣。準備結婚的男女雙雙牽手走過此橋,結婚必會幸福美滿、百年好合;已結婚的男女感情不合時雙雙牽手走過此橋,必會和好如初;感情已經破裂的男女,雙雙牽手走過此橋,還可以破鏡重圓。

風雨橋亦稱花橋,是侗族的一種交通風俗,是方便行人過往歇腳的地方,也是迎賓場所。通常由橋、塔、亭組成。用木料築成,靠鑿榫銜接,風格獨特,建築技巧高超。橋面鋪板,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花橋層層相疊,互相連接,也是侗族人淳樸愛情的象徵。最險峻的情人橋要屬西羌九黃山猿王洞景區猿王洞側的一座鋼索橋,連接兩座如情侶般遙相呼應的鳳凰亭,橋下是萬丈深壑,高山峽谷。這座橋號稱 「中國最險峻的情人橋」,懸在空中超過300米,走在上面,想不心跳加速都難。

世界上最長的木橋要算緬甸曼德勒市西南郊的吳板大木橋了,它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傳說翡翠娘娘離開故鄉大理經長途跋涉來到緬甸首府曼德勒,緬甸王子在橋頭翹首以待他的心上人翡翠仙女的到來,兩個相愛的情人手牽著手在金色夕陽下相互依偎著走過木橋來到皇宮寶殿;後人們為紀念這段愛情故事,將此橋稱作情人橋,至今緬甸曼德勒青年定情時都有手挽著手在情人橋上走一走,祈求愛情美滿幸福。


台灣柔情歌手韓寶儀先唱,後被譽為「成都甜歌皇后」的周虹演唱的歌曲《情人橋》:

白雲飄飄

小船悠悠搖

沒到家門嘛

先到情人橋

沒呀到家門嘛

先到情人橋

見到情人橋

岸上瞧一瞧

瞧瞧情哥嘛

等得可心焦

瞧呀瞧情哥嘛

等得可心焦 ----

情哥莫心焦

小妹回來了

幾年沒見嘛

哥哥你可好

幾年呀沒見嘛

哥哥你可好

情哥說道

妹妹你莫笑

日走千遍嘛

踩斷情人橋

日呀走千遍嘛

踩斷情人橋 ----

哈哎…… 哈哎……

周虹甜美的聲音,動情的演唱給人一種清新、典雅,耳目一新的感覺,深受音樂欣賞者的好評。

搖啊搖,搖到愛情橋。愛情與橋聯繫在一起,不論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鵲橋,或是尾生與美麗姑娘失約抱柱而死的藍橋;不論是芭蕾舞演員瑪拉和青年軍官羅伊上演《魂斷藍橋》的滑鐵盧橋,或是因小說和電影《廊橋遺夢》而出名的麥迪遜之橋,都給人無盡的遐思和美好的想像。橋,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讓幸福滿滿的生活向前展開,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 的精彩文章:

父亲节的对话
一個資深玩家,向你講述旅行的意義

TAG: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