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南王二世劉安謀反案(三)遊河小鎮的前世今生

淮南王二世劉安謀反案(三)遊河小鎮的前世今生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作者:余道金

明月舟

 浮生六記

司夏 

00:00/03:43

(遊河)

現在,我們需要對遊河歷史考察一番。

貫穿遊河鎮全境的遊河,古時幾移其名。最早稱蔡水,見諸於《漢書地理志》:「南陽郡有蔡陽縣。」其注云:「蔡水所出東入淮,城在遊河鎮北二里許,古城崗即其治。」

據此可斷,遊河在漢代之前稱蔡水。城在蔡水之北,故曰陽,蔡陽之名或也由此而來。稱油水(其上游湖北省隨州河段古稱油溪)則見諸於《水經注》:「淮水又東,油水注之,水出縣西南油溪,東北流逕平春縣古城南,又東北注於淮。」

《水經注》成書於北魏,蔡水更名油水應在漢與北魏之間,今名遊河之游,或因游油同音而來,定名遊河時間應在北魏之後了。

遊河這個地方歷史上可是不同凡響。遊河村韓灣的北部、喻灣的東部山崗上曾先後發現有石鐮、石斧、石鏟、石箭頭等數千件石器時代的狩獵、農耕工具和一些兵器;在擂鼓台還發現有新石器晚期磨製品,磨製的石器比較精細,在形狀上有三菱形、四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有的石器上面還鑽有孔,並磨製有精細的花紋,其年代接近仰韶文化。據此可斷原始社會中期就有人類在遊河流域棲息生存。

(圖為遊河與淮河匯流之「兩河口」,屬信陽市浉河區遊河鎮山淮村。左側是淮河幹流,右側是遊河支流。位於古城崗(蔡陽城)東南方,直線距離約兩千多米。)

春秋戰國以降,這個地方曾經數次卷進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楚平王時期,古城崗(楚時地名待考)之地已是申縣的小城,申縣治所謝邑在其北(今平昌北,漢為安昌縣,莽新為始成縣),楚國駐申縣(東申國)辦事處設在其東北負函(城陽,莽新為新利,魏設城陽郡),楚國大夫葉公沈諸梁就全權代表楚國在那裡辦公。

三城呈掎角之勢,可見「古城崗」當時已是楚國控制東申、北進中原的一個戰略據點。

另外,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吳人侵楚伐夷佔據揚州廬河郡潛縣,潛長跑來請求楚大夫沈尹帥師救潛。潛縣潛長(舊時萬戶以上之縣為令,萬戶以下為長)當時可能避居這裡,並死於此地。可見這裡當時已是可以安置官府人員的客居之所。若此,民國十一年(1922年)古城這裡出土了一枚「潛長之印」就不難理解了。該印被當時鄉民蘇東圃收藏。(《重修信陽縣誌》83頁)

兩漢時期遊河曾兩度為侯國,兩度作縣邑。

(圖為被當地人稱作「小高原」的地方,屬遊河鎮山淮村,位於古城崗(蔡陽城)東南,直線距離約七百米左右。1921年,淮南王二世劉安印就出土於小高原上的一個大墓。)

西漢漢武帝時,這裡先為淮陽侯國。

蔡陽這塊地方屬長沙王劉發治域。漢武帝劉徹正式執政以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採納主父偃的建議,施行「推恩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這樣諸侯王國越分越小,王侯的勢力就逐漸被削弱。

這樣,對中央朝廷的威脅自然也越來越弱小了。彼時,此地應該是「推恩令」後劉發子嗣後代分封之淮陽侯國(萬戶小國,相當於王的政治待遇,有別於周口市的淮陽王國),都邑是在楚申時期據點之上建的蔡陽城(漢平帝後稱莽母城,漢章帝時期短暫稱平春城、平陽城,北魏之後已稱古城了),治域達棗陽東北、隨州及桐柏之東;疆域不是很小,但人口不足萬戶,只是一個王侯名頭。聯繫漢世祖光武帝劉秀、漢更始帝劉玄祖籍均是南陽郡蔡陽縣人(劉玄祖籍地是從蔡陽劃入舂陵侯國的),劉秀、劉玄都是劉發五世孫,是故首任淮陽侯又該是劉秀、劉玄的祖輩。

漢武帝時,劉徹在處理劉安「謀反」案時廢除淮南國,一併廢除了淮陽侯國,以都邑名改稱蔡陽縣,改屬南陽郡節制。劉安當時或軟禁於此。

(劉秀)

西漢平帝時王莽之母渠氏敕封於蔡陽縣。《漢書地理志》所記「南陽郡有蔡陽縣」特註:「莽之母功顯郡(君)邑。」上文提到,蔡陽縣邑蔡陽城有稱「蔡母城」,或為莽母城之誤。《漢書·王莽傳》《漢書·平帝紀第十二》均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夏,皇后(王嬿)見於高廟。加安漢公(王莽)號曰『宰衡』。賜安漢公(王莽)太夫人(王莽之母渠氏)號曰功顯君(初號曰『明君』)。食邑二千戶。黃金印赤韍。……食邑於蔡陽也。」蔡陽縣邑遂改稱「莽母城」。

王皇后此舉等於朝廷收回了一個縣的部分地盤,相當於王皇后請客,讓長沙王劉發世族買單。這個王莽後來坐上新朝帝位,蔡陽因皇太后食邑在此而備受劉皇族人心中嫉恨。單田芳評書講劉秀管王莽叫姥爺,可能劉秀的父親劉欽不止一室。民國十七年(1928年)這裡又一漢墓出土王莽新朝所鑄錢幣,墓磚有「永元十年」字樣。「永元」為東漢和帝劉肇年號,「永元十年」為公元98年。可以想見王莽新朝對蔡陽的影響。

(劉秀)

反王莽新朝最強勢、並且先後奪回劉漢帝位的兩支力量劉玄、劉秀都是長沙王劉發的後人。王莽新朝地皇四年(公元23年),漢朝宗室劉玄作為義軍領袖,攻克長安,王莽被殺,新朝覆亡,存世15年。劉玄即行登基稱更始帝。

更始三年(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劉秀公開與更始帝劉玄政權決裂,在鄗南(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光武帝),沿用漢的國號,十月建都洛陽,史稱東漢。此後,劉秀又打了十年統一戰爭,勝利後開始致力於政權建設,首先廢除蔡陽縣,歸安昌縣(現平昌鎮北),屬汝南郡。故鄉給劉秀的印象不會很好,因為從他的父輩就已「背井離鄉」了。

(圖為古城崗——蔡陽城遺址,屬信陽市浉河區遊河鎮遊河村喻灣組。河南省文物考古隊正在該地探測,已經探測出古城面積十多萬平方米。)

東漢建初四年(公元79年),遊河這地方設為平春侯國。是年,漢章帝劉炟在原蔡陽縣基礎上,加上廢汝南郡安昌縣,增置平春候國,封二皇子全為平春王,劉全死後廢國降為平春縣。此為得平春國名、縣名之始。晉孝武帝太元中避鄭太后阿春名諱,改稱平陽;北魏時曾廢義陽郡入平陽。漢初治域今河南信陽縣西北、隨州桐柏之東。信陽地名源頭的義陽,曾經是平春縣下一個鄉,舊址在今桐柏縣東部。

平春即仲春,仲為第二,仲春是春季第二月;劉全為二皇子,故封平春王。業內人士考證,現存喻灣城址即漢代平春縣故城,平春縣屬江夏郡,轄安昌西南部(即今遊河一帶)。古城崗西北一千一百米左右的獨立漢墓,當地人稱王子堆、王子墳,或為漢章帝二皇子劉全之墓。傳說王子是熱死的。

據正在此地探測的省考古隊專家介紹,古城城址現已探明面積已達十幾萬平方米,古城附近現今尚存有大規模漢墓群,從陸續出土文物分析,兩漢時期都有。

(圖為考古隊新發掘的商代、漢代、現代疊加墓葬群現場。位於信陽市浉河區遊河鎮老廟村,當地稱作「擂鼓台」。)

作者簡介:余道金,網名(筆名)語哲,獨立撰稿人,河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新華網上榜作家,信陽市雜文學會副會長、浉河區作協副主席。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趙姨娘為了二十兩銀子為何跟女兒賈探春翻臉?
《水滸傳》里的捱光計(二):老江湖王婆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