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創終結:閃光少女?夢醒時分?

土創終結:閃光少女?夢醒時分?

GIF

號脈影像經絡,洞察文娛風潮

《創造101》於昨晚收官,孟美岐、吳宣儀、楊超越、段奧娟、yamy、賴美雲、紫寧、楊芸晴、李紫婷、傅菁、徐夢潔最終組成「火箭少女101」11人團正式出道。

總決賽直播了將近5個小時,在線收看人數近5000萬。如此拖沓當然是想讓粉絲賣力砸錢,畢竟偶像能否成團就在此一役了。據悉,僅決賽期間,各家粉絲集資的金額超過千萬元,用於購買騰訊會員卡給偶像點贊。

作為上半年影響力最大的現象級爆款綜藝,《創造101》實現了話題和傳播的最大化。這檔節目的試水成功,也意味著資本向練習生市場進軍吹響了號角。

這個夏天,不管是群情激憤,還是失落歡愉,這場狂歡已經畫上句號了,但成團和未成團的選手命運仍值得擔憂。

一個為女性觀眾打造的「青春夢工場」

韓國女團走性感路線、日本女團以及國內的SNH48女團走清純路線,分別討好的是「鋼鐵直男」和「御宅族」。對比之下,《創造101》能夠大爆,得益於瞄準女性觀眾的思路。

騰訊視頻在《創造101》剛開始時播出了《女團》的紀錄片,展示了中國女團不為人知的一面:慘淡的生存現狀,由此打出了「逆風翻盤,向陽而生」的slogan。

該節目模式是:召集了101位偶像女團練習生,對她們進行兩個月的訓練和考核,最終通過人氣投票選出11位女練習生,組成全新的偶像團體出道。

節目選手的風格各異展現了多元審美,甜美嫵媚的吳宣儀,大氣御姐孟美岐,「傻白甜」楊超越,帥氣假小子楊芸晴,女權先鋒歐美范的王菊,Hip-Hop風yamy,小彩虹徐夢潔,二次元軟妹賴美雲,還有李子璇、段奧娟、劉人語、李紫婷等都各有千秋。

同時,這種多元,都建立在她們自信、大氣、陽光活潑的基礎上,敢於競爭,敢於面對自己的野心,這正是女性觀眾所欣賞的,想擁有的。

一個節目如果打動了女性觀眾,那基本穩贏。就像Ella在節目開始時所說,SHE的粉絲主要以女性為主。

年輕男性觀眾的注意力在遊戲、網紅主播和體育上,女性才是綜藝和追星的主力,如果滿足了她們的情感需求,她們就會心甘情願為偶像掏錢。

每當某個選手排名下降時,各家粉絲在微博上就會發出「救救孩子」的口號,為偶像出道操碎了心。昨晚的決賽之夜,更是有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感覺,競爭的殘酷湧上屏幕,只要有競爭就有殘酷,更何況這種競爭還不僅僅是選手的競爭。

平台的剪輯和鏡頭操控,資本和經紀公司間的潮流涌動,粉絲集體作戰、宣傳營銷、大V支持,都兩個月來觀眾真正見識到了偶像經濟是怎麼一回事,粉絲能夠參與娛樂工業的決策,甚至能對節目組產生倒逼作用;資本更是看到了這種可複製商業模式的變現能力。

一場引發公共討論的社會實驗

偶像從來都不同於藝術家,她們不是以高超的技藝征服人,她們以「共情」征服觀眾,她們能給觀眾帶來希望和正能量。

當然這關係到她們是否有表達和傳遞的能力,也就是如何讓觀眾共情的問題。

能讓觀眾共情,就會有人氣,能讓粉絲全情投入,就能讓粉絲在情感上沆瀣一氣,在物質上拚命砸錢。

《創造101》的節目規則就是人氣,因此不管像王思聰多麼不滿楊超越這種業務水平不行的選手能出道,她的出道確實是按照遊戲規則來的。

人氣這個東西,就是「特別」能夠戰勝「優秀」的證明,但這層「特別」不僅來自於她們自身。

微博和微信幾乎是當代年輕人的全部世界,在過去的兩個月,尤其是昨晚的成團之夜,微博上的意見領袖、各路網紅、粉絲、路人和微信朋友圈已經全面淪陷,均被《創造101》刷屏。

選手能夠擁有如此高的人氣,微博熱搜超過一線明星,《創造101》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影響,來自於背後話題的社會屬性,關乎女權、性別、審美、階級等話題。

這些話題都投射在某個選手身上,尤其是楊超越、王菊、yamy、sunnee等不同於常規意義上的女團選手們的出現。

意識的碰撞,觀點的爭論都讓我們看到了輿論分裂的一面,各路觀點為自己堅守的立場爭奪話語權,這才讓娛樂話題變成了社會話題。

「高光時刻」過後,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資本無情人有情,青春夢想就是和這些東西緊緊綁在一起。

最終出道的11位選手如同收到了青春夢想的邀請函,此刻她們都是青春洋溢、為夢想拼搏的年輕人,為自己掙前程的選手和為偶像砸錢的粉絲,都有一夜青春的幻覺。

節目設置的升旗儀式和誓師大會搞得像高考一樣,不論選手還是導師都哭作一團,或許任何人都要面對的人生選擇就是:像個「腦殘」一樣真情實感地投入or像個「局外人」一樣寡淡清醒地隔岸觀火?

應該很多人還是願意做前者吧,做一個對偶像產生強烈共情的觀眾,沉浸於魔術表演中,而不要成為知道怎麼變魔術卻絲毫體會不到魔術樂趣的魔術師。

昨晚的決賽之夜是否就是她們的巔峰了?這是一直繞不開並隨著決賽浮出水面的擔憂,她們未來的命運如何?她們只是這個夏天的曇花一現,還是會擁有持久的生命力?

沒選上的人,她們的命運何如?會單獨出道嗎?劉人語會怎樣?李子璇會繼續回去伴舞嗎?還是下個月就查無此人了。

她們有的人可能會做歌手,會上綜藝,甚至會演影視劇(參見蔡徐坤);再不濟也能做網紅,做主播,開淘寶店;有的人可能會回到自己原來的生活軌道。不過也有好消息,王菊要簽約美寶蓮參加巴黎時裝周了,屆時還會有solo出道發布會。

不得不說的是,不少選手通過這個節目,收穫了諸多粉絲和知名度,這是可以進行流量變現的。

大部分藝人在出道後因喪失了舞台,鋒芒無處展現。人氣這個東西說沒就沒,觀眾又會被新的東西吸引,一大批觀眾的心理就是:誰紅粉誰,而不會一直堅守在某個藝人身邊,而新的造星綜藝一浪接一浪地上,目不暇接。

【文/王毛毛】

The End

出品 | 北京獨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監 制 | 李星文

主 編|楊文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藝獨舌 的精彩文章:

現在是世界盃時間,優酷「鐵三角」正在建成

TAG:影藝獨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