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烈士趙一曼之子晚年自盡,生活困苦也不接受救濟,原因幾何?

烈士趙一曼之子晚年自盡,生活困苦也不接受救濟,原因幾何?

趙一曼是一位人盡皆知的英雄人物,雖然是一名女性卻有著男性的氣質和膽量,他為了保護戰友兒負傷,最後被捕,在侵略者的嚴刑拷打下仍然不肯屈服, 是革命者的光榮榜樣。

趙一曼在犧牲之前曾經為自己的兒子留下了一封書信,雖然他的兒子多年以後才見到了它,任然十分感動,之所以這麼久才知曉,就是因為趙一曼寧死不肯吐露組織的半點秘密,乃至自己的名字,侵略者都不知道。

今天我們就不講這位革命烈士了,來講講他的兒子。趙一曼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叫做寧兒,這是小名,大名叫做陳掖賢,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平安康寧,所以才起了這個名字,這是他對兒子最真誠的祝願。

趙一曼之子從小在伯父家長大, 日子過的並不快樂,12歲與父親相認,但父親已經為自己娶了後媽,他和父親的關係雖然禮貌但並不親切,感情也沒有太深厚。

新中國成立以後,陳掖賢考入大學,學習的是外交系,但是為了祖國的建設需要,他就去了工業學校做了老師。

當時電影也曾播放了趙一曼烈士的事迹,但是因為他母親本名並不叫是這個,而是叫做李一超,他也只知道母親的這個名字,並不了解工作上的化名,因而對此一無所知。直到後來,工作人員整理檔案的時候發現趙一曼烈士的遺書,經過調查驗證,才確定了陳掖賢就是烈士之子, 他們立刻將這個消息告知了他,而他放下了手禮的一切工作,立刻來到母親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他發現了母親留給他的話,信中勉勵他好好生活,不必悲傷,母親是位偉大的革命事業而犧牲的,自己也要繼續努力,不辜負母親的志願,為了中華民族的前進,奉獻自己,犧牲自己。字數並不是很多,卻深刻表達了趙一曼對兒子深切的愛。

陳掖賢回到家後,立刻在自己的手臂上刺了自己母親的名字。當時政府希望他能夠領取撫恤金,他卻並不接受,他覺得這是自己的母親用犧牲換來的,自己沒有資格去享用它。

後來一系列的生活變故,導致他的精神變得不正常,在壓力之下,他選擇了自殺,可以說是十分的可惜,雖然生活的磨難不曾停歇,但是我們要有堅強面對磨難的勇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前進的更加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談論古今 的精彩文章:

這塊地方的生活習慣跟中國人毫無差別,卻不能加入中國

TAG:煮酒談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