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招蚊子」?教你5招驅蚊大法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招蚊子」?教你5招驅蚊大法

編者按:隨著天氣轉熱,蚊子也變得「活躍」起來,防蚊滅蚊成為了居家必不可少的工作。本期,《金台養生園》欄目,小編和您聊聊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招蚊子」?生活中又有哪些驅蚊的好方法?

【釋疑】

蚊子為什麼愛叮你

蚊子靠什麼感知食物

蚊子愛叮什麼人,跟血型並沒有必然聯繫,它們更喜歡散發氣味的人。蚊子通過頭上一對角,來感知空氣中傳來的人體「信號」,蚊子愛叮什麼人主要看人體向蚊子發「信號」能力的強弱來判斷,強烈的「信號」通過空氣傳播,可以讓蚊子更便捷地找到食物。

蚊子在尋找目標主要是靠二氧化碳、熱量、揮發性化學物質。只要你在呼吸、出汗或是散發熱量,你的溫度,釋放出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你汗液中的丙酮、辛烯醇、乳酸等化學物質,都在無形中誘惑著蚊子,讓其循著細微的蹤跡找到你。根據蚊子的覓食習慣,偵測對於找到遠距離的目標對它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愛叮汗腺發達的人

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馬丁·唐納利博士表示,蚊子喜歡乳酸和汗液的氣味。蚊子觸角里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十分敏感。流汗的人肌體散熱快,也會對蚊子產生吸引力,人體排出的汗液在空氣中揮發,向蚊子發出「信號」。

尤其是在運動後、喘粗氣的時候,更容易被蚊子叮。汗液在身上停留得越久,越受蚊子的青睞。所以,愛出汗的人平時要經常洗澡,降低體溫,減少皮膚表面汗液,降低被蚊子襲擊的可能。

孕婦容易被蚊子叮咬

基本上每個准媽媽都抱怨蚊子喜歡咬自己,因為孕婦呼出的氣體中含有多種易招惹蚊子的化學物質,其中最吸引蚊子的當屬二氧化碳。

孕婦臨產前呼出的二氧化碳量比沒懷孕時多21%,蚊子喜歡人體呼出的二氧化碳,孕婦因新陳代謝活躍,呼出的二氧化碳也較高。和沒有懷孕的女性相比,孕婦的腹部溫度要高0.7倍,體溫越高,皮膚表面的揮發性物質就越多,所以孕婦易成為蚊子的「目標」。

蚊子能否傳播乙肝

天氣熱了,蚊子增多,一些人又開始擔心蚊子傳播乙型肝炎的問題。

越來越多的動物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證明,乙型肝炎不會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有科學家用吸了HBsAg陽性患者血液的蚊子,去叮咬猴子和黑猩猩,但得到的結果是試驗動物沒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些科學家在瘧疾流行率較高的地區長期觀察,監測結果顯示,在蚊子叮咬的高峰季節,並沒有發現急性乙型肝炎的發病率像瘧疾一樣明顯升高。

乙型肝炎病毒在蚊子體內不能生存,經過蚊子的消化會很快死亡。蚊子吸血時注入人體的是它消化道分泌的唾液,而不是血液。所以,據目前研究所知,蚊子不能傳播乙型肝炎。

【支招】

防蚊做好這四點

家中廢棄閑置的盆盆罐罐,翻轉倒置,避免積水;

花盆托盤積水及時清除;家中水養植物每周換水;

疏通、清理廚房、衛生間地漏、管線。

同時,外出做好防蚊措施,出國旅行的居民要隨時關注旅行地蚊媒傳染病疫情。

教你5招驅蚊大法

1.運動後應該儘快洗澡,以保持皮膚清爽。

2.如果日常活動場所內的蚊子較多,應身著長袖衣服。衣服的功能主要是用來遮掩汗液等皮膚分泌物的氣味,讓蚊子無法追蹤而來。

3.戶外運動最好穿著白色衣服。

4.夏天不要因為嫌熱而不穿襪子,這樣會使汗水氣味快速揮發,把蚊子招引過來。

5.驅蚊水不宜和防晒霜共用。因為驅蚊水的成分主要是驅蚊胺和酒精,混用會降低甚至完全抵消驅蚊效果。

【前沿】

研究:乾旱季節蚊子咬人更狠

來美國自辛辛那提大學研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雌性蚊子除了需要血液中的蛋白質產卵之外,也會通過叮咬吸血保持其體內水分平衡。因此乾旱季節人的血液更可能會成為蚊子的止渴劑。該研究發表在本月的《科學報告》( the journal Scientific Reports)上。

怕蚊子咬?讓自己成為蚊子厭惡的對象!

北京市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曉芃介紹,已經有實驗證明,蚊子對呼吸頻率較較快、出汗多、新陳代謝快、化濃妝以及經常喝酒吃肉的人「情有獨鍾」。

被蚊子叮咬後,不要用手去抓撓,以免引起傷口感染,可用清涼油、風油精或肥皂水塗抹患處,也可以在洗澡水中滴上幾滴藿香正氣水。對於中老年人、孕婦、嬰幼兒等特殊人群要少用化學性防蚊用品,建議用電蚊拍、蚊帳等安全係數比較高的滅蚊防蚊工具。

☆精彩回顧 ☆

五類食物催人老 吃素究竟能不能降血脂?

吃豆勝過吃肉!吃6種"養生豆"助您輕鬆度苦夏

這些吃法讓營養跑光 怎樣滿足味蕾又吃出健康

春季養生,別錯過「三筍」和「四果」

這5種公認的防癌蔬菜 你還沒吃起來?

喝酸奶的六個認知誤區 選酸奶不能只看噱頭

開春多吃九種食物 用食物澆滅體內的火

蜂蜜雖好不能亂喝 喝茶也要因人而異

冬天吃這三種根菜、兩種水果最養生

健身養顏、健康滋潤 冬季養生多「燉燉」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博士生在研究時發現一隻香蕉大小的「怪物蝌蚪」
高懸檢查利劍 加強藥品監管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