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石頭的一百種可能

關於石頭的一百種可能

遠古時期,石頭是人類記錄事件的自然載體;而在崇尚返璞歸真的現代社會,石頭到了藝術家或設計師的手中,又能煥發怎樣的藝術活力呢?是保存本真,還是奇思妙想?是單一造型,還是材質碰撞?

一塊石頭究竟有多少種可能?這裡我們一起走進中外藝術大師的創意世界裡,探索石頭在設計中的應用與變化。

在傳統思維中,石頭給人一種堅硬沉重的感覺,但在藝術家的手裡,石頭已經不再是石頭,而是匯聚了藝術巧思的創意佳作,一改以往人們的刻板印象,或作為裝飾品、或作為藝術載體、或已成為創意對象……

以壁為紙 以石為繪

與貝聿銘先生設計的其他城市標誌性建築物不同,蘇州博物館採用了一種低調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美。為了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博物館外牆與內牆都以純凈的白色為主基調,僅僅在空間轉折處用灰色的線條來勾勒外形。

同時,建築材料的運用上,以「中國黑」花崗石片石取代磚瓦,切割成菱形體塊,干掛在不鏽鋼板做成的坡屋面上,黑中帶灰的「中國黑」,淋了雨便是黑色,而太陽一照便成了深灰色。

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牆體邊飾,與白牆相配,並與牆身連成一體,在傳統與現代創新結合上獨具匠心,為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符號增加了新的注釋。建築色彩沿襲蘇州傳統的黑白灰三色風格,顯得素雅高貴。

據說,位於中央大廳背部的主庭院設計最讓貝聿銘煞費苦心。主庭院東南西三面由新館建築相圍,北面與拙政園相鄰,大約佔新館面積1/5的空間。

這是一座在古典園林元素基礎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既不同於蘇州傳統的園林設計,又無法脫離中國人文氣息和神韻。

山水園隔北牆直接銜接拙政園之補園,水景始於北牆西北角,彷彿由拙政園西引水而出;北牆之下為獨創的片石假山。

當問及為何不採用傳統的太湖石時,貝聿銘曾說過,傳統假山藝術已無法超過。一輩子創新的大師,不願步前人的後塵。

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別具一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堅硬效果,使人看起來彷彿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了一體。

「柔軟」的石頭

在日本藝術家伊藤博敏(Hirotoshi Ito)眼中,這些形狀各異的石頭都是最樸實、最值得雕琢的材料。

伊藤博敏的家族從1879年就已經開始進入石雕行業了。儘管他在東京國立美術大學學的是金工專業,但在1982年畢業之後他就接手了家族企業,此後一直致力於石雕藝術。

2017年6月,他在東京的小高畫廊舉辦了名為《神秘之石!》的個展,讓大家再次感受到了藝術賦予石頭的神秘力量。

伊藤博敏的石雕作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大理石或花崗岩的表面進行雕刻。在這些作品中,他基本上沒有改變石材本身的特性,只是通過改變石頭的形態,賦予其人文主義色彩。

另一種,則是將河邊或海邊的普通石頭添加了不同的元素與材質,使原本刻板的石頭變得生動、鮮活,好像真實存在於生活中的物品。比如這個石頭「錢包」。但是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石雕,它們都有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即伊藤博敏最大化地保留了石頭的原始形態。

簡單來講,伊藤博敏的雕塑作品屬於腦洞大開的超現實主義風格。他充分利用了家門口不遠處河邊撿來的石頭,在保持材料原有基本形狀或質地不變的基礎上,離經叛道,附帶著異於常人的幽默。如一塊有著粗糙紋理的石頭,竟然被一個巨大的拉鏈給拉開了,裡面露出了一顆由各種機械與電子元件包圍的眼睛!伊藤博敏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技術,成為了他創造力的基礎;堅硬的石頭被掏空,然後一個個地鑲上拉鏈齒。打開的拉鏈顯示隱藏的硬幣、花朵、笑臉或一個個場景。

他一改石頭在人們印象中堅硬陰暗的質感,變得「柔軟」起來,甚至使其具有了包裹感,同時也賦予了它們溫暖與生命。這些經由伊藤博敏雕刻的石雕,很多都變得怪異而又幽默,不僅擁有了人類的秉性與表情,有的還散發著詭異的氣息,但是伊藤博敏卻認為這是他最完美的畫布。

將石頭疊成不可思議的藝術

形狀各異的石塊被層層疊起,以一種不可思議的角度和形態「懸」在空中,一動不動,這就是石頭平衡(Stone Balance)。

加拿大的邁克爾·格萊布(Michael Grab) 就是「石頭平衡」的藝術家之一,1984年,他出生在加拿大的埃德蒙頓市,2002年到了美國科羅拉多讀大學。

大學畢業後,他偶然發現了自己在平衡石頭方面的興趣和天賦。從那以後,便開始專註於做平衡石頭的雕塑。

他的藝術作品「重力膠水」 (Gravity Glue)就是完全利用石頭平衡完成的——即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僅靠大自然的重力將形狀各異的石頭疊在一起,令人驚嘆。

他利用每塊石頭凹凸不平的表面,尋找微小的缺口,作為石頭平衡中的三個支撐點,然後通過研究、直覺及經驗找到最佳的那個,將其搭建起來。

然而,找缺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恆地觀察實踐,幾滴水掉下來,一陣風吹過,數小時的努力就有可能功虧一簣。儘管格萊布自己也曾說過,平衡石頭一點也不簡單,但是他卻對這項藝術充滿了熱情。

邁克爾·格萊布的大部分作品都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地區進行的。重力是這些石頭間的唯一「粘合劑」,完成這些作品需要驚人的耐心,他發現就像是精神治療的一個過程:

「在尋找岩石的支撐點的同時,還有一個最基本的非物理元素,它很難用語言解釋。簡而言之,我把這定義為冥想,或者是在你自己的身心裡找到一個零點或沉默點。通過你的意念和耐心,石頭之間一些微妙的平衡會實現。這個過程中的挑戰在於——克服你心裡可能會冒出的任何疑問和懷疑。」

在科羅拉多州的博爾德地區,邁克爾·格萊布為此設計了一個平衡石頭的公園,一直到現在,他仍然在堅持自己的創作,並且每天都把自己的創作通過網路分享給全世界的觀眾。

- 完 -

| 厲亦平 王靜姝

編輯| 沛然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報 的精彩文章:

盛夏,來享受一場豐盛的水果饗宴吧

TAG:美術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