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地·感懷丨王劍冰:官渡懷古

大地·感懷丨王劍冰:官渡懷古

原標題:大地·感懷丨王劍冰:官渡懷古



槐樹岡上的槐花剛剛開過,四野的楝樹就以淡紫的馥郁搖醒朝露。再過一天就是小滿,小滿一到,地里就一天天變樣。鄉里人會說,沒聽布穀在叫「快黃快熟」嗎?布谷鳥一叫,官渡最好的時光就來了。

真的是大平原,風一吹就吹到天邊。除了樹木和莊稼,沒有什麼遮擋和起伏。難怪這裡有一場大戰,因為人馬和戰車能跑得起來。看著那一望無際的颯颯的綠,偶爾會想起那場烽火蕭蕭的廝殺。


有人說官渡之名來源於一條水,官渡水,實際就是古人開挖的運河,也就是劉邦項羽對陣的鴻溝。鴻溝西連廣武虎牢關和鞏洛要隘,東下汴河淮河和泗水。此地南倚嵩山,西依邙山,北臨黃河,絕對是袁紹奪取許昌的要津。袁紹當時統領大軍十萬,氣勢磅礴。曹操只有兩萬兵力,在非勢均力敵的情況下,為保許都,只有迎頭在官渡布陣,同袁紹決一雌雄。


這個時候,劉備還在曹操的麾下,多少還有些優勢可言。但是劉備在曹操部署作戰時,突然舉兵佔領下邳,並聯繫袁紹合力攻曹。這給曹操和袁紹各帶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機會,得壞消息者努了勁也要拔除肉刺,有好機會者卻不聽田豐「舉軍而襲其後」的建議,致使劉備「單挑」而潰敗,曹操征討後從容回軍官渡。曹操此役還迫降關羽,如果曹操像對待呂布一樣對待關羽,劉備後來的大勢就很難說。反過來,劉備不叛離曹操,兩股力量相合,也許又會是另一種結局。


結果是,曹袁兩軍你爭我奪相持近一年,袁紹煩不能勝,曹操更是力不能支。但曹操還是抓住機會,兩次燒了袁紹糧草。那個即將見分曉的倒計時,來自於曹操的捨命率隊偷襲。此時,在茅廬中冷眼觀望的諸葛亮不免感嘆:「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曹操在於會用人又信人,使得荀彧、荀攸、許攸都在關鍵時起作用。也有史學家說,曹操攻淳于瓊燒糧草,固然是有膽氣的孤注一擲,他的能耐,還在歷久堅守而挫了袁軍銳氣。

大平原給了曹操放馬馳騁的天地,官渡之戰煉鑄了曹操的性情與格局,並影響其後的抱負包括文學上的認知與施展。


官渡橋村,這是同官渡最緊密的地名。幾位老人在頗有規模的官渡寺前閑待著,我同他們聊起來,知道這裡原來還有個官渡台,當地人稱它「曹公台」,而官渡寺也是一個屯兵的地方。官渡橋還轄一個小村叫逐鹿營。提到逐鹿營,老人們興奮起來,七嘴八舌地說著。我聽明白了,曹袁兩軍對壘的時候,曾為爭一頭小鹿在此發生激戰,最後曹操的人得到那頭鹿,因而群情振奮,最終拿下一個以少勝多的結果。這個結果與那頭鹿有關嗎?這麼說,那不是一頭簡單的鹿,或是上天投下的一個籌碼。鹿死誰手,誰就得到勝利的預示。


問起周圍的村子,說還有草場村,是曹操糧草的囤積地。一位老人手一指,說前面還有水潰村,曹操水淹袁紹的地方。還有倉砦村,說是當時的戰備倉庫。不免慨嘆,只有在這裡,才能深切感覺出這些村名伴隨的鼓角黃塵。


天空飄起細雨,在官渡的大地上行走,透過那場廝殺,感到歷史有很多讓人回味的東西。曹操一生征戰,勞心勞力,官渡讓他揚名,赤壁使他毀譽。


經千年風雨,昔日的戰場變成聞名遐邇的大蒜和西瓜產地,變成鄉情純馨的牟山濕地公園和雁鳴湖,變成園藝場、綠博園。人們從八方來,來享受清新的氣息和融洽的色彩,也算是一種文化的接續或者文明的衍變吧。「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曹操所引發的慷慨雄豪的魏晉風骨,倒是一個提醒,打打殺殺只能留下一個案例,和平與文化的影響,才能進入恆久。

一群遊人由遠而近,嘰嘰喳喳的聲音同細雨攪在一起。隨風飄來誰的歌聲,飛揚而沉鬱,聲聲砸在厚實的土地上:「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


文章刊載於6月25日大地副刊

圖片選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文藝 的精彩文章:

文明之聲 | 懸泉漢簡中的絲路繁華

TAG:人民日報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