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崩潰!寶寶天生脾氣大?-哄不好的哭鬧警示腸絞痛

崩潰!寶寶天生脾氣大?-哄不好的哭鬧警示腸絞痛

各位爸爸媽媽:大家好!我是陽陽媽媽。

初為人母對每個媽媽都是一件開心幸福的事情,每天看著寶寶一點點的變化、一天天的長大,真是又驚喜又感動。在這個時侯,甚至連哭聲媽媽也覺得是另一種美好的聲音,是寶寶需要我的表現,餵奶、換尿布,看到寶寶重新安靜下來、甜甜的睡去,媽媽們「累並快樂著」!

但有些寶寶在滿月過後,某一天會突然發生尖叫並大哭,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哭到滿臉通紅、呼吸急促,怎麼哄也停不下來,後來像是哭累了就慢慢停下來了,有時候還睡著了。媽媽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手足無措,更讓人揪心的是,有了第一次之後隔三岔五就這樣大哭一次,但平時吃奶睡覺挺好的、長身體也在標準範圍內,這是怎麼回事?要不要去醫院?

如果寶寶出現了上述情況,那媽媽們要注意了:你聽說過腸絞痛(Colic)嗎?你知道小寶寶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腸絞痛而哭鬧的嗎?

什麼是腸絞痛?

嚴格意義來講,腸絞痛其實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個用來描述寶寶身體健康但總是無法控制地哭鬧的詞語。如果你家寶寶的情況符合上面的情況,而寶寶的身體並沒有其他問題,不是餓了、困了或者尿了,那他很可能就是腸絞痛。大概20%甚至更多的寶寶會發生腸絞痛,通常從6~8周時開始。

關於腸絞痛的定義,國際權威的羅馬Ⅲ標準曾經給出的定義是「3個3」:嬰兒哭鬧大於3小時,至少一周3天,持續3周以上。

但是,2016年,羅馬專家委員會對此進行了修訂,因為這個標準太過武斷地專註哭泣的量,缺乏嚴謹性。困擾嬰兒父母的,並不是量,而是「長時間、難以安撫和不明原因」的特性。更新的羅馬Ⅳ標準,將腸絞痛分為了臨床診斷標準和臨床研究標準兩種。

嬰兒腸絞痛的臨床診斷標準修訂為:

(1)癥狀開始和停止的年齡段

(2)由照料者反映,嬰兒出現反覆、長時間的哭鬧、煩躁或易激惹,且均無明顯原因、無法預防或解決。

(3)嬰兒無生長遲緩、發熱或生病的跡象。

臨床研究標準多兩個條件,但主要是要求醫生和研究者的,這裡不細說。也就是說,符合以上三個條件,就可以診斷為腸絞痛了。

為什麼會發生腸絞痛?

腸絞痛是一種神秘的、比較常見的寶寶生長發育中的問題,腸絞痛的發病機制迄今為止尚不明確,而對於父母來說,寶寶得腸絞痛是令人焦慮的。但有研究表明可能與以下因素相關:

·控制腸壁蠕動的神經發育不成熟

嬰幼兒腸壁的神經發育不成熟,容易造成腸道蠕動不規則,一段腸道蠕動較快,另一段蠕動較慢,而導致痙攣疼痛。

·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過敏

寶寶消化道里用於分解食物的消化酶還很少,不能充分消化母乳或者配方奶里的蛋白質,或者對牛奶蛋白過敏,可能會造成肚子脹氣疼痛。

·食物過敏

有證據表明,食物過敏也可能導致完全母乳餵養的嬰兒絞痛。母親飲食中的完整蛋白質可能會進入母乳,在一些嬰兒身上引發過敏反應。

·腸道菌群失調

另一種理論認為腸絞痛有時是由腸道中的健康細菌失衡引起的。研究表明,腸絞痛的嬰兒腸道菌群不同於正常嬰兒。益生菌(特別是羅伊氏乳桿菌,商品名為拜奧)的治療來調整腸道菌群已被證明有助於緩解一些嬰兒的絞痛癥狀。有關羅伊氏乳桿菌(拜奧)的詳細功能請點擊:《益生菌——羅伊氏菌的功效》。

·不良情緒

媽媽的焦慮和煩躁情緒也會傳染給寶寶,還有些專家認為,寶寶一陣一陣長時間的哭鬧是一種發泄,因為他們正在發育的神經系統還不能很好地處理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因素。

大多數寶寶在3~4個月之後,自己就會逐漸減少哭鬧次數,這也許是寶寶的神經逐漸發育健全,對環境或其他的刺激因素也不再那樣敏感的緣故,但真正的原因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腸絞痛的表現是什麼?

寶寶表現為突發性尖叫,伴有聲嘶力竭的大哭,甚至哭到臉紅脖子粗,或有頭部搖晃、全身拱直、呼吸略顯急促等現象,同時常會伴有腹部鼓脹、便秘(但是大便並不幹燥)、兩手掌握拳、兩腿屈向腹部、四肢末端冰冷。

無論寶寶是不是頭胎,是男孩還是女孩,是母乳餵養或配方奶餵養,這種情況都會發生。好在腸絞痛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但媽媽們要注意,寶寶在小月齡里,脹氣比較常見,但是真正可以稱作腸絞痛的並不多。所以,腸絞痛雖然聽起來恐怖,但先不要驚慌,小寶寶哭鬧是比較常見的,媽媽要多種方式嘗試安撫。如果你不能確定寶寶到底是不是腸絞痛,那就說明一定不是,因為腸絞痛寶寶那種爆發性、無法安撫的哭叫,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應該帶寶寶去醫院嗎?

是的,應該去醫院看一下寶寶的哭叫問題。尤其寶寶的哭叫已經發作過幾次,去醫院檢查的重要性在於:可以排除其他潛在的原因,如腸道問題或泌尿系統感染。醫生也會檢查寶寶的餵養和生長發育情況。

如果寶寶有其他癥狀:比如發燒、嘔吐或血便,請立刻去醫院,這些癥狀不是由絞痛引起的,以免延誤治療。

怎樣安撫寶寶、緩解腸絞痛?

腸絞痛並非不能緩解,雖然下面的方法不一定每次都有效,但是嘗試一下也沒有壞處。

·餵奶:這是最容易讓孩子恢復平靜的辦法,吃母乳還能有效的防止牛奶過敏的發生。母乳餵養的媽媽忌食某些刺激性的食物,還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中是否有可能引起過敏的成分。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媽媽可以試著停止攝取奶產品、咖啡因、洋蔥、捲心菜以及其他有刺激性的食物,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嬰兒是喝配方奶,建議換一種水解蛋白的配方奶。

·輕揉腹部:在手上塗一層嬰兒潤膚霜或者嬰兒油,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揉寶寶的小肚子,有助於排除腸道內的氣體。

·抱寶寶的方法:可以用襁褓包裹寶寶,讓寶寶在襁褓里尋找最熟悉的記憶。換一個不同的姿勢抱,比如讓寶寶趴在肩上。還可以用嬰兒背帶或者背巾背著他走走來安慰他。

·聲音的安撫:寶寶的神經系統還不能很好地處理周圍環境中的各種刺激因素,熟悉的聲音會讓寶寶有安全感。有些白色電器的聲音也會有相似的效果,比如吹風機、吸塵器,所以往往在家中很嘈雜的時候,寶寶也會停止哭泣。

·輕晃孩子或趴著玩:將寶寶面朝下放在你的腿上,輕輕搖晃,也能起到一定的鎮靜效果。有時將孩子置於俯卧位也會獲得一想不到的效果。

·換個環境換個人:帶哭鬧的寶寶出去走走,或者索性交給爸爸,可能在爸爸的懷抱里寶寶很快就停止了哭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女人想要和你分手,才會在這四個時刻,對你「胡亂」的發脾氣
劉國梁在蘑菇屋遇到幾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也就是他脾氣好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