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未解之謎,爭論了上千年,是學術之爭,還是利益驅使?

諸葛亮未解之謎,爭論了上千年,是學術之爭,還是利益驅使?

原標題:諸葛亮未解之謎,爭論了上千年,是學術之爭,還是利益驅使?


由歷史名人出生地所引起的爭議,除了純粹的學術之爭外(家鄉自豪感,文化優越感),也包括名人效應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諸葛亮就是其中一位。


只要上過中學的人,就不會對諸葛亮的《出師表》感到陌生,文中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導致河南南陽與湖北襄陽為了諸葛亮「躬耕」的地方,爭論了上千年。而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教科書《隆中對》與《出師表》,更讓這一爭論愈演愈烈。



在語文書中,「躬耕於南陽」的介紹是:「南陽,郡名,在現在湖北襄陽一帶。」這讓人頓生困惑:襄陽在漢代屬南郡,與南郡一水之隔的南陽郡轄37縣,南陽玉南郡當時是兵力的兩個郡,什麼時候南陽跑南郡去了呢?


兩方各執說辭,歷代為此早已爭論不休,可以說劍拔弩張、互不想讓,為了找出答案,我們應該從歷史入手。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歷史上最初的記述是在蜀漢建興五年(公園227年)諸葛亮出師北伐前,所著的《出師表》中。西晉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全文收錄了諸葛亮的《出師表》。



然而到了東晉時期,王隱寫的《蜀記》說隆中有諸葛亮的「故宅」,而習鑿齒的《漢晉春秋》說隆中屬於南陽郡鄧縣,到了南北朝,酈道元在《水經》中根據東晉時期的王、習說法,再加上自己的臆斷,將諸葛亮的「家」、「宅」確立為躬耕之地,從此以後,諸葛亮躬耕襄陽隆中說逐漸形成,發展為現在的「襄陽派」。



小說《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也把握不準,乾脆在書中技術哦襄陽三顧,有說南陽躬耕,大家就更糊塗了。到了1987年,國家擬發行「三顧茅廬」郵票,「三顧」之地自然無法迴避,並由此引發了一場全國的學術討論,最終南陽略勝。


其實通過對歷史的惠顧,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兩地都有不解之緣,他先隨舒叔父到襄陽投奔劉表,又因叔父病亡自己不願意投靠劉表,轉入南陽並躬耕於此,所以,襄陽有諸葛亮的故宅,南陽則是他的躬耕之地,三顧茅廬的事就發生在卧龍崗上。

事情到目前為止,南陽和襄陽之爭就應該到一段落了,可是為何兩地還是爭論不休,這已經不是一場簡單的學術之爭,演變成了利益之爭,經濟的追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大仙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作為一國之君,第一次坐汽車,竟如此看法,難怪清朝要滅亡

TAG:王大仙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