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氣管里長樹,你見過嗎?

氣管里長樹,你見過嗎?

 一看到題目,你的腦海里肯定生出一連串問號:氣管里也能長樹?長啥樣的呀?為啥會長樹啊?那麼今天禹醫生一定讓你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首先,咱先來飽飽眼福:)

你知道這叫什麼嗎?聰明的你,仔細看看,這像什麼?有人說像鳳爪,又有人說,像金針菇?回答得不錯!醫生們還真的喜歡叫它金針菇(有人說,這幾天再也不想吃鳳爪和金針菇了,好吧,同感)。但再開動腦筋好好想想,更像啥?有沒有醫生給你打過比方,說氣管支氣管其實就像一棵樹,有很多的分枝。對了,就是樹!這個東東剛從氣管里取出來的時候呢,是彎曲蜷縮在一起的,當放進水裡後就會逐漸展開,就像支氣管樹!它可有一個很好聽的專有名字哦,叫「支氣管塑型」,而這個病就叫「塑型性支氣管炎」。

那麼問題來了,該有寶爸寶媽問了,這個東東是怎麼取出來的呢?其實,我們有個檢查,叫支氣管鏡檢查。(暫且不說這個檢查是如何操作的,等有機會,禹醫生再跟你們詳細聊。)這個支氣管鏡呢,有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把這些「異物」給取出來(不管是外來的還是內生的)。既然說到這,聰明的你就應該想到了,這個塑形應該不是外來的。(外來的異物,我們常見的有什麼花生啊、瓜子啊、米粒等等。)你說對了,這個塑形真的就是「內生」的異物。

那麼,估計你又該問了,氣管不應該是通氣的嗎,為啥會長這個東西呢?這就問到塑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機理上來了。其實呢,這個病在100多年前就有外國人報道過了,而在咱們國內,是從2004年有一位叫曾其毅的專家詳細介紹了該病以後呢,咱們中國人才開始對這個病有所認識。這個病最早見於一些先天性心臟病手術之後,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呼吸系統的疾病,比如肺部感染、哮喘、肺結核等等,都有可能出現這個塑形性支氣管炎。當然呼吸道感染疾病方面,研究顯示最常見的病原有肺炎支原體、甲流、腺病毒等,還有一些細菌、真菌等也會導致塑形的發生。

那就又產生疑問了:為啥有些病人不會得塑形,而有些病人就容易得?其實機制很複雜,據說是跟遺傳、過敏體質等有一定關係,具體機制還在研究中。但這不是咱今天學習的重點,重點是咱要重視這個病。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病哦,以前的研究報道顯示,一旦得了這個病,死亡率高達30%-50%。看到這裡,各位親,你是不是心一下子就提到嗓子眼兒了?不過呢,也別太過度緊張。近些年,支氣管鏡在兒科的發展越來越好,醫生們對這個病的認識越來越深,所以能夠做到早期識別、早點治癒,現在這個病病死率已明顯下降,據說降到了11.9%,但仍然不容忽視。

但你又該問了,為啥這個病這麼兇險呢?你想想看啊,氣管里本來應該是通氣的,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是常識。而如果氣管里長了這麼個東西,氣管難免就被堵塞了呀,不管是全部堵塞還是部分堵塞,病人的氣道總之就不通暢了。缺氧了,這不就是分分鐘要命的事嗎?

一心好學的寶爸媽又該發問了,那啥時候該考慮這個病呢?得了這個病又該怎麼治療呢?專業的意見呢,是這樣子的:有以下表現者應考慮到本病:(1)短時間內出現較嚴重的呼吸道梗阻和通氣功能障礙;(2)經氣管插管機械通氣及強化護理吸痰不能改善通氣;(3)持續頑固性呼吸窘迫,不能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和急性肺損傷解釋,治療效果差;(4)咳嗽時見咳出痰栓樣碎片或條索樣物者;(5)X線胸片示氣漏、肺不張或肺氣腫等;(6)單側或雙側肺呼吸音減低。其臨床表現與肺部X線檢查結果差異很大,無特徵性,主要靠支氣管腔內塑型性異物病理組織學切片進行診斷和分型。

其實,白話一點講就是,如果起病很急,短期內就出現無法通氣,氣管插管後通氣也不能改善,不能用常見的一些疾病來解釋病人的臨床表現,就需要考慮這個病了。尤其是看到病人能咳出來一些痰栓,更是要高度警惕了。另外,如果拍了胸片,發現肺裡面無法通氣,肺張不開了,或者肺的某些部位堵塞了,裡面的氣體出不來,這就是肺氣腫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家屬要仔細回憶一下有沒有什麼外源性「異物」吸入,畢竟這個病需要跟支氣管異物進行鑒別的。

至於如何治療,這個問題,我想聰明的寶爸媽應該已經想到了:取出來啊!沒錯,就是一個字:「取!」。這是救急的!一旦考慮了這個病,就需要儘早做支氣管鏡檢查和灌洗。這是最主要的檢查,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但是你可能會問了,這個「樹枝」看起來很軟,取的時候會不會斷啊?這個問題問得好。確實有這個可能存在。那該怎麼辦?實際上,可以配合用一些抗炎的藥物、一些濕化氣道的藥物,促進管型的溶解或排出,還要加強拍背吸痰、體位引流、電動振蕩按摩等物理治療方法。但也別忘了,如果是有病毒、細菌或者真菌感染,可別忘了針對病因治療哦!

聽了這些,聰明的親,你明白了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科禹醫生 的精彩文章:

TAG:兒科禹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