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楞嚴經 第二卷 第二十二講

楞嚴經 第二卷 第二十二講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不論你從近的方面看,還是從遠的方面看,每個事物都有每個事物的體性,不是這樣子嗎?但是這裡頭又有千差萬別。雖然差別各不相同,但是同汝的見精,你能見那個精體(就是心),就是指阿難能見的這個見性,「清凈所矚」,你看得很清楚的這一切物類。這一切物類是不同的,那你的見性有沒有差別?所見的事物不同,能見的見性是沒有差別的,這叫見精妙明,誠汝見性,這就是真正的你,能見的體性。所見的事物有千差萬別,但是你的見精元明卻沒有差別。說我們的心應酬一切事物,觀一切法,千差萬別,你能見的心、能緣的心是見精妙明的。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所以見不是物,能見見於所見,所見的是些物,但是你能見的這個見精它不是物。辨別這個見不是物,物不是見,能見之見是性體,見於所見之見的是一切物質。你把見看成是物,佛破除阿難那個見,阿難把這個見跟物混淆,佛在這給他定出來,見不是物。你一定要執著見是物,見有見相,見是什麼樣子,有形相嗎?有相嗎?見無相,所以見不是物。「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你能看見我的見嗎?見不見見。就像我們互相之間,別人看一事物,你所見到的事物,這個見不是物,能見的見於所見。這要好好思考!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若見如是,聞也如是,覺也如是,見、聞、覺、知,這個能見是性體,所見是攀緣的所有的緣起,你能見到不見之處,你的見跟我的見,你能見到我不見之處嗎?就是這個意思。「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你跟我共同看一個事物,你能看見我的見嗎?倆人遊山玩水,到寺廟觀覽,我們就近的說,咱們倆同時看,你能看見我的見的見處,能看到嗎?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見我不見之處,你能看到我的見,能見到嗎?這個是兩個問題,一個見,一個不見,兩處。證明一個什麼問題呢?見性不是物。你的見,見我的見,是見不到的,因為我的見不是物,這個道理懂嗎?一次蘇東坡跟佛印禪師到寺廟裡頭去看,參觀去了,參觀寺廟。他看見塑的觀世音菩薩像拿個念珠,蘇東坡就問佛印禪師說:觀自在菩薩手裡拿個念珠,他念誰?佛印禪師跟他講: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蘇東坡說:觀世音菩薩手裡拿個念珠,觀世音還念觀世音,這什麼道理我不懂?佛印禪師說:你慢慢參去吧!觀世音還念觀世音,我跟大家解釋這個見、不見的意思。什麼含義呢?見,「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見他所見,能見見於所見之見,不是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見要見我不見之地,見我之見,不要見我不見之地。這就是佛印禪師跟蘇東坡說見我不見之地,什麼呢?觀自在還念觀自在,這不是物了,這是性體,叫返觀觀自性,這是性體。「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不要看見他那個見物之見,見物之見的見不是相。你若能見到我不見之地,不見之性體,自然非物。「云何非汝」,這是你的自己性,怎麼能說這個不是你呢!

這個問題大家需要參,見我所見不見之處,這就是我不見的體。你看見我的見,是見物的那個見,你要見我不見物那個見,那就是物體;見的是物相,認識見物相的那個物體。所以觀自在還是觀自在,觀自在念誰?還念觀自在,這個觀自在是相,那個觀自在是性,這就從性體的了解。你見到我不見之地,那就是我的見,我的見你是看不到的,你見我不見之地,那就不是物質了,是我性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見眾生之性,莫見眾生之相。若見我不見,見不見,見的是相,不見是性。後頭這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你見不到那個相。若不見我不見之地,你看不見我不見那個地方,那才是性體,不是物質,那就是你了。「云何非汝」,不是你是誰!所以見見之時,見不是見,見非是見。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你看物的時候,你見物的時候,「汝既見物,物亦見汝」,物就入了你的見中了,你看見物,物也看見你。「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這還叫一個什麼世間,混淆了。所以要知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物的時候不能見性了,若能見物而見到它的體,體無差別。咱們在相上說,男相、女相、老相、小相,這相有種種差別,將物之性就沒有差別了。那物亦見汝,物即是汝。見物是物,體性紛雜,那我跟你就不成安立了;各是各的性,各是各的世界,不成安立了。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這個就不同了。假使你見的時候,見我,我不是你;見汝非我,看見你的時候,你也不是我。但是見你的時候若能見我,這是見性周遍,非汝而誰!見物,見我,我不是物,物也不是我。你見一切有情,一切有情是不能混淆的,你的有情跟我的有情也不能混淆的,那有情跟無情又怎麼能一樣呢?有情跟無情也是不能混淆的,物不是我,我也不是物,但是見性是周遍的,我們這個見性,能見的性體是遍一切處的。就前頭舉的例子,你觀四大天王宮殿,乃至所有的微塵,這是你的見性周遍。那你這能見的見性不屬於物,和那物質是不能混淆的。這個道理這是顯見的,說你能見的見不是物質,就是這麼句話。能見的見可不是物質,見是見,物是物,能見之見跟所見的物質是兩回事情的。能見的見見物分明,你還懷疑什麼呢?

相關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輪迴那麼苦,我們卻習慣了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