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爸,我覺得你配不上我媽"6歲孩子說出中國女人的心裡話

"爸,我覺得你配不上我媽"6歲孩子說出中國女人的心裡話

(本文由國館原創,點擊上方關注)

越高級的男人,越在意形象。

——國館君按

「爸爸,我覺得你配不上我媽媽。」

你可能難以置信,這是一個6歲的孩子,親口對爸爸說的話。

那天,6歲的萱萱過生日,媽媽思雅決定在家裡辦個小派對,還邀請了自己閨蜜帶上老公孩子過來玩。

眼看派對時間快到了,思雅幫萱萱挑了一件粉色的蓬蓬裙,自己也換上一條露肩白色連衣裙,配上細細的項鏈,簡潔又顯氣質。

隨後思雅補了一下口紅,還不忘催促老公趕緊去換衣服。

誰知穿著家居服的老公竟然坐著不動:「都在家裡,我還換什麼衣服?我就穿這T恤挺好的啊。」

思雅就有些不開心:「開什麼玩笑,閨蜜都帶老公過來的,你快點,換上那件白色的POLO,還有,把鬍子都刮一刮。」

連站在一邊的萱萱都說:「爸爸,你看媽媽的裙子多漂亮,你穿這個不好看,怎麼配得上媽媽?」

思雅一聽,開心笑了:「哎呀我的乖女兒,真是說出了媽媽的心聲啊!」

老公還一臉抗拒:「都老男人了,還搞什麼打扮。」

中國男人,好像都不大願意在打扮自己上花心思下功夫。

「是我過得糙了!」

「大爺精緻起來,哪還有我們女孩子家什麼事。」

有意思的是,評論中幾乎沒人嘲笑大爺,甚至還有人說「這樣的大爺超贊」、「這種心態真好」。

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心裡居然有一些感動。

要知道,人們對男人喜歡保養打扮這件事,一直都抱有很多偏見的。

偏見(一):男人不需要打扮

我們一直認為,男人內在的本事當然比外在的形象重要。你還是個男孩的時候,學習好就行;當你長大成男人的時候,能賺錢就行。與其花時間去穿衣打扮,不如好好讀書掙錢。

同事強哥曾吐槽,因為家裡有哥哥和姐姐,從小媽媽給他穿的,永遠都是哥哥穿不下的衣服褲子,甚至姐姐的一些衣服,也被媽媽硬往身上套。給我們看了他小時候的照片,一個胖胖的男孩,穿著粉嘟嘟的外套。

獨生子女一代的80、90後笑話強哥,但是一些和他同年男同事卻紛紛表示深有體會。

他們也都抗議過,但所有的媽媽都一個說辭:「男孩子嘛,怕什麼!」

這可不是簡單的為了省點錢,而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男孩子不該也不用在意外表。

很多中國父母認為,女孩子應該穿得好看點。男孩嘛,隨便點沒關係。

哥哥的衣服留給弟弟穿,省錢又省事。至於什麼要有屬於自己的形象氣質,那根本不是個男孩子需要操心的問題。

偏見(二):男人愛打扮,就是不夠爺們兒

不修邊幅,對於女人來說是不講衛生,是邋遢,是失態,是罪過。

而對於男人來說,這才像個真男人、硬漢子。如今,不少中國男人仍以不修邊幅自豪,認為這才夠爺們兒。

中華幾千年歷史,男人最注重形象的應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男人流行敷粉、薰香,對一個人的評價,也都是從長相開始。

很多形容男人帥氣的詞和典故,都發生在這個時代。比如因為長得帥被圍觀致死的「璧人」衛玠(看殺衛玠);比如坐個車出去就被美女們投滿了瓜果的潘岳(擲果盈車),「檀郎」(潘岳字檀奴)乾脆成了女人夢中情人的代名詞。

但即使在如此注重男人形象的當時,大臣王猛拜見東晉大將桓溫時,仍然是一邊論說天下大事,一邊把手插進衣服里摸虱子,神情自然,好像身邊沒人一樣。桓溫看到,反而認為王猛談吐舉止非凡,與他相談熱切,還贈他車馬。

這種對「捫虱而談」的寬容,甚至是推崇,還一直被當成了男人應有的豪放。

不得不說,正是這種傳統思想,讓男人在不注重形象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漸行漸遠,直至不忍直視。

偏見(三):男人愛打扮,就是臭美

記得我剛上初中開學的第一天,班上的同學輪流自我介紹。輪到一個男孩子發言時,他先整理了一下頭髮,然後才走上講台。

就這麼個小動作,被同桌發現了,使勁地笑他:「喲!喲!喲!看你臭美的!」其他同學也跟著大笑起來。那個男孩的臉都漲紅了,彷彿做了一件很糗的事。

聽一個男同事說,讀書的時候因為近視戴個眼鏡,都會被嘲笑是臭美顯擺。如今,如果一個男人總是照鏡子,被人揶揄的事情也並不少見。

在我們的印象里,男人愛美,是異類,甚至是有些丟人。

這種思想觀念和教育的側重,深刻影響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男人。

偏見(四):男人愛打扮,就是不務正業

前幾天,閨蜜向我抱怨說她想和男朋友分手。理由是 「他太愛打扮了!」

她說約個會,男朋友居然總要花半個小時,在家裡弄頭髮選衣服,還敷了個面膜。出門看到太陽有點曬,他竟然還怕晒黑,要打傘。

閨蜜覺得「這麼愛打扮的男人,怎麼會把心思花在工作上。我看我還是跟他分手好了,他那樣子,我可指望不了他能夠掙錢養家」 。

愛打扮的男人就是不務正業,不靠譜,這好像已經成了我們的共識。

這和我們經典的傳統文化內涵不無關係。實用,是中國傳統智慧的精髓。這種思想嚴重影響到了我們對男女打扮這事兒的看法。

女人打扮得好看,能嫁個好人家。但男人打扮就是華而不實,不如去打拚事業來得實在。

這種過於功利化的審美,在今天看來,實在是有些扭曲。

中國男人的墮落

4年前,一篇《上海馬路上,女比男明顯高一個檔次》的帖子火了。

文章放了多幅在上海街頭實拍的年輕男女走在一起的照片。通過鮮明的對比,說明「現在的男的要麼狗頭狗腦,要麼縮頭縮腦,沒一個看著舒服的,倒是女生都蠻有氣質的」。

而另一篇《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的文章,也揭露了「中國男人太不注重修飾」、「中國男人外在形象氣質普遍不佳」的社會現象。

去年,馮唐一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更是給中國男人敲響了警鐘。

什麼是油膩?就是流不動了,像豬油一樣凝固在那兒了。

滿面油光、啤酒肚、駝背、溜肩、謝頂……是油膩中年男的真實寫照。

到底是什麼促使了中國男人在形象自我管理的路上自暴自棄,一路放飛自我的呢?

第一,男權社會自大和狂妄的遺毒

其實,在自然界中,大多數是雄性更愛美。有美麗的羽毛並開屏的是雄孔雀;有長長的鬃毛威武雄壯的是雄獅;就連家養的雞也是公雞比母雞更漂亮,歌聲更嘹亮……

但到了人類世界裡,就反過來了。

記得小時候看《太平天國》,有這樣一個鏡頭:

定都天京後,權勢熏天的東王楊秀清娶了女狀元做小妾。兩人要就寢上床,楊秀清催促女狀元去洗澡。女狀元洗乾淨出來:「你也去洗洗吧。」楊秀清一把摟過女狀元:「你洗乾淨就行了。」

看看,就是這麼狂妄。一副老子有權有地位就可以,至於干不幹凈,無所謂了。

雖然這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但那種男權社會狂妄的遺毒卻依然還在,邋遢而不以為意的背後,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優越感。

第二,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審美能力

正如前文所講,由於社會對男人打扮這事兒的各種偏見,導致了男人從小缺乏這種審美的意識和能力。

現如今,有很多男人其實真想好好捯飭捯飭自己,但卻不知從何著手。很多男人連基本的衣著得體都做不到,乾脆亂搭一通,豹紋T恤、緊身皮褲再加大金鏈子,簡直成了審美的災難。

究其原因,是因為大部分男人從小就缺乏 「美育」的培養。

「美育」是德國著名作家席勒提出的概念。也稱為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以培養孩子健康的審美觀,發展孩子認識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追求美是人的本能,但審美卻是一種能力。

中國男人尤其缺乏這種能力,讓打扮自己成了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情。加上社會的偏見,讓男人對打扮更非常排斥。所幸就破罐子破摔,一路放飛自我了。

會打扮男人,高一個段位

但事實上,現實從來不曾虧待一個會打扮的男人。一個乾淨、清爽、得體,衣著有品位的男人,無疑會更受歡迎。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有這麼一個經典場景:

男主角史密斯穿著T恤和夾克,匆匆趕去證券公司面試。面試官問他:「如果有個人連襯衫都沒穿,就跑來參加面試,你會怎麼想?如果最後我還雇了這個人,你又會怎麼想?」

史密斯回答:「那他穿的褲子一定十分考究。」

誠然史密斯的回答非常機智。

但也說明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你的穿著、形象,會極大地影響他人對你的判斷。

正如楊瀾所說:「沒有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發現你優秀的內在。」

這句話,對男人也同樣實用。

面試、相親、和朋友聚會、和客戶談判……在這些場合中,你的外表,會起到很大的決定作用。

網上曾經流傳一個關於林肯面試的故事。他說:「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40歲以後的臉卻是自己決定的。」

你的外表,很多時候真的就是你靈魂的模樣。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精神面貌。

65歲的張雙利,做了大半輩子的影視配角,如今憑著用心的穿衣搭配、獨特的時尚觸覺,被譽為「中國第一潮叔」。好衣服易得,好品味難求。張雙利年過半百,再配上一身好衣品,更能突顯他成熟穩重的男人魅力,也讓他成就了事業的高峰。

82歲的王德順,從70歲開始有意識地鍛煉腹肌。還曾光著膀子走時裝周,一身結實的肌肉。耄耋之年,不少老人已是手腳發抖、弓腰駝背、走路帶喘。而王德順的身子骨仍然健碩硬朗,精神抖擻。

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好運,成功的事業和健康的體魄,只屬於那些肯認真對待自己的人。

包括外表。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說過:「肉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願你能用心對待自己的神殿,這樣,裡面供奉著的靈魂才更有吸引力。

張雙利

王德順

◎本期編輯 ? 嘉薈

◎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本文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



國館:用文化溫暖人心,讓好書滋養心靈,以好物點綴生活。品味有內涵的好書,遇見精緻有品的美物。

微信搜索關註:國館文化(ID:guoguanwenhua) 微博:@國館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館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最有道理的一句話里,卻漏了這一點

TAG:國館 |